可精确控制用量的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1500发布日期:2019-01-05 08:4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可精确控制用量的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可精确控制用量的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农耕作业中,施肥的过程往往通过人工来进行操作,操作人员背着肥料在田间施工,耗费人力物力,增加农耕作业的时间,同时施肥量的多少也是通过操作者根据经验量取,施肥的间隙以及每次施肥量的多少不是可控的,不利于提高农耕作业的工作效率和耕种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良好的可精确控制用量的施肥装置。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精确控制用量的施肥装置,包括肥料控制器,所述肥料控制器的上方连接有肥料桶,所述肥料控制器的下方通过送料管连接到施肥处,所述肥料控制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调节转轮,所述调节转轮上设有若干用于盛放肥料的凹槽,所述调节转轮的中心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连接有电动机。

其进一步是:所述外壳的上下端设有与肥料桶和送料管连接的开口端。

所述调节转轮的一端为圆柱形,所述调节转轮的另一端通过径向设置的若干隔板组成辐轮状,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调节端盖,所述调节端盖上设有与辐轮状隔板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调节端盖通过固定端盖固定在外壳外。

所述隔板的长度不小于外壳的长度。

所述外壳与调节转轮之间设有毛刷。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可精确控制用量的施肥装置以机械化装置代替人工操作,在提高作业效率的情况下减少了工作强度,并降低了农耕作业成本,通过控制器可对施肥量进行精量化控制,使施肥装置的工能更加完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控制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调节转轮,3、调节端盖,4、毛刷,5、固定端盖,6、送料管,7、隔板,8、肥料控制器,9、肥料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可精确控制用量的施肥装置,包括肥料控制器8,所述肥料控制器8的上方连接有肥料桶9,所述肥料控制器8的下方通过送料管6连接到施肥处,所述肥料控制器8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调节转轮2,所述调节转轮2上设有若干用于盛放肥料的凹槽,所述调节转轮2的中心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连接有电动机。所述外壳1的上下端设有与肥料桶9和送料管6连接的开口端。本发明的可精确控制用量的施肥装置通过肥料控制器对肥料的多少进行调节,满足不同的需求,肥料控制器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料筒和送料管,使用时不需人工背料,直接推动整个装置便可操作,省时省力,肥料控制器内的调节转轮通过传动杆连接控制转动,并通过改变调节转轮在外壳内的位置改变凹槽在外壳内的体积,从而实现对肥料用量的调整,方便快捷。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可精确控制用量的施肥装置,所述调节转轮2的一端为圆柱形,所述调节转轮2的另一端通过径向设置的若干隔板7组成辐轮状,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有调节端盖3,所述调节端盖3上设有与辐轮状隔板7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调节端盖3通过固定端盖5固定在外壳1外。所述隔板7的长度不小于外壳1的长度。所述外壳1与调节转轮2之间设有毛刷4。本发明的施肥装置外壳内设有圆柱形通孔,通孔内设置调节转轮,调节转轮一端为柱形,另一端为由隔板沿径向设置组成的辐轮状,隔板之间间隔相同,分隔出一个个一端开放的槽,隔板的长度不小于外壳的长度,调节调节转轮在通孔内轴向的位置,可实现槽在通孔内长度变化,配合调节端盖,使留在通孔内的槽形成两端封闭的凹槽,且该凹槽的容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外壳与调节转轮之间设有毛刷,外壳上下端设有开口,当肥料从外壳上端落入凹槽内,调节转轮旋转,带着肥料的凹槽转动,配合毛刷使用,可保证每个凹槽内的肥料容量相同,转动到下方的开口时,肥料通过送料管落入土壤内,实现施肥的过程,该过程操作简单,施肥量可精量化控制,效果良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可精确控制用量的施肥装置,包括肥料控制器,肥料控制器的上方连接有肥料桶,肥料控制器的下方通过送料管连接到施肥处,肥料控制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调节转轮,调节转轮上设有若干用于盛放肥料的凹槽,调节转轮的中心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连接有电动机。本发明的可精确控制用量的施肥装置以机械化装置代替人工操作,在提高作业效率的情况下减少了工作强度,并降低了农耕作业成本,通过控制器可对施肥量进行精量化控制,使施肥装置的工能更加完善。

技术研发人员:谢心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田园乐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31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