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瓜嫁接砧木葫芦种子催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76599发布日期:2018-11-27 21:16阅读:14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的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西瓜嫁接砧木葫芦种子催芽方法。
背景技术
: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为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吸肥力强,与西瓜嫁接的亲和性稳定,嫁接苗成活率较高,还能增强西瓜的抗枯萎病能力,提高西瓜产量,因此,在生产上嫁接西瓜常用葫芦作为砧木。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葫芦种子种皮较厚,吸水困难,存在发芽率低,脱壳率低,成苗率低的问题。为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通常要进行催芽处理。传统的催芽方法双层滤纸法的出芽率及脱壳率均较低,人工脱壳增加了育苗成本,更容易对幼苗子叶造成机械损伤;应用化学物质进行催芽,持效时间长又污染环境,通常不被采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西瓜嫁接砧木葫芦种子的发芽率是本发明的目的。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西瓜嫁接砧木葫芦种子催芽方法,解决葫芦种子在发芽过程中发芽率低,脱壳率低,成苗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西瓜嫁接砧木葫芦种子催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挑选籽粒饱满,形状一致,没有病斑和虫眼的种子,去除秕籽及杂质;(2)杀菌处理:用百菌清500倍稀释液浸泡葫芦种子2~3h;(3)浸种处理:先将清洗后的葫芦种子在55℃热水中浸泡30min,然后在30℃温水中浸泡6~8h,捞出后用清水将种子表面的粘液洗净,用吸水纸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4)破壳处理:用镊子将葫芦种子脐部的缝合线轻轻夹开,开口长度为种子长度的三分之一,进行“破壳”;(5)催芽处理:将用水拌好的育苗基质放于催芽盒底部,把种子均匀地撒在基质上,并覆盖基质,盖紧盒盖,置于光照培养箱恒温30℃催芽,光暗周期为14h/8h;(6)播种育苗:两天后,将露出胚根的种子按常规方法播种于32孔穴盘,胚根部分朝下,播种深度1cm,覆盖基质并浇足水,在穴盘上方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待子叶破土而出时掀掉薄膜并进行正常管理,成苗后用于西瓜嫁接。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调控葫芦种子发芽过程中的温湿度变化,大大提高了葫芦种子的发芽率、脱壳率及成苗率,缩短了发芽周期,绿色无污染,经济又环保,可培育出健壮的葫芦砧木幼苗,为提高西瓜嫁接成活率打下基础。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西瓜嫁接砧木葫芦种子催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挑选籽粒饱满,形状一致,没有病斑和虫眼的种子,去除秕籽及杂质;(2)杀菌处理:用百菌清500倍稀释液浸泡葫芦种子2h;(3)浸种处理:先将清洗后的葫芦种子在55℃热水中浸泡30min,然后在30℃温水中浸泡8h,捞出后用清水将种子表面的粘液洗净,用吸水纸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4)破壳处理:用镊子将葫芦种子脐部的缝合线轻轻夹开,开口长度为种子长度的三分之一,进行“破壳”;(5)催芽处理:将用水拌好的育苗基质放于催芽盒底部,把种子均匀地撒在基质上,并覆盖基质,盖紧盒盖,置于光照培养箱恒温30℃催芽,光暗周期为14h/8h;(6)播种育苗:两天后,将露出胚根的种子按常规方法播种于32孔穴盘,胚根部分朝下,播种深度1cm,覆盖基质并浇足水,在穴盘上方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待子叶破土而出时掀掉薄膜并进行正常管理,成苗后用于西瓜嫁接。实施例2:一种西瓜嫁接砧木葫芦种子催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挑选籽粒饱满,形状一致,没有病斑和虫眼的种子,去除秕籽及杂质;(2)杀菌处理:用百菌清500倍稀释液浸泡葫芦种子3h;(3)浸种处理:先将清洗后的葫芦种子在55℃热水中浸泡30min,然后在30℃温水中浸泡6h,捞出后用清水将种子表面的粘液洗净,用吸水纸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4)破壳处理:用镊子将葫芦种子脐部的缝合线轻轻夹开,开口长度为种子长度的三分之一左右,进行“破壳”;(5)催芽处理:将用水拌好的育苗基质放于催芽盒底部,把种子均匀地撒在基质上,并覆盖基质,盖紧盒盖,置于光照培养箱恒温30℃催芽,光暗周期为14h/8h;(6)播种育苗:两天后,将露出胚根的种子按常规方法播种于32孔穴盘,胚根部分朝下,播种深度1cm,覆盖基质并浇足水,在穴盘上方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待子叶破土而出时掀掉薄膜并进行正常管理,成苗后用于西瓜嫁接。上述实施例催芽效果与传统方法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表1:处理发芽率/%脱壳率/%传统方法催芽42.619.1实施例190.396.2实施例290.896.6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说明,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所属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出各种修改。技术特征: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种植领域,公开了一种西瓜嫁接砧木葫芦种子催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挑选籽粒饱满,形状一致,没有病斑和虫眼的种子;(2)杀菌处理:用杀菌液浸泡葫芦种子;(3)浸种处理:先将清洗后的种子进行热水浸泡,然后进行恒温浸泡;(4)破壳处理:用镊子将葫芦种子脐部的缝合线轻轻夹开;(5)催芽处理:将水分充足的育苗基质放于催芽盒底部,把种子均匀地撒在基质上,并覆盖基质,盖紧盒盖,恒温催芽;(6)播种育苗:两天后,将露出胚根的种子播种于育苗穴盘,成苗后用于西瓜嫁接。本发明提高了葫芦种子的发芽率、脱壳率及成苗率,绿色无污染,经济又环保,可培育出健壮的葫芦砧木幼苗,为提高西瓜嫁接成活率打下基础。技术研发人员:时丕彪;王军;费月跃;李亚芳;耿安红;彭亚民;王伟义;顾闽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技术研发日:2018.08.29技术公布日:2018.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