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鸭嘴式双行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1511发布日期:2018-11-14 00:16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鸭嘴式双行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鸭嘴式双行排种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采棉机结构配置,两组采棉滚筒中心线之间的最小距离是76cm,即要求采摘的最小行距是76cm。为了适应农机,新疆最初提出了“66+10”的三角带状种植模式,宽、窄行间隔种植,要求宽行66cm,窄行6cm,宽、窄行间隔种植方式既能满足采棉机的采摘要求,又可提高棉花产量。实现棉花的窄行种植必须避免相邻棉花植株因株距减小造成相互干扰生长的情况,同时,棉花膜下精量穴播具有抗低温多雨气候能力强的效果,棉花播种装置须适用于在膜上播种。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棉花鸭嘴式双行排种装置,实现在膜上进行精量穴播,并且可以实现窄行间距播种,种子在行间交错种植。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鸭嘴式双行排种装置,包括排种器轴(5),鸭嘴排种装置i(1),鸭嘴排种装置ii(2),中间壳体(6);鸭嘴排种装置i(1)与鸭嘴排种装置ii(2)安装在排种器轴(5)上左右两侧,在左右两鸭嘴排种装置中间安装中间壳体(6);优选的,鸭嘴(18)在两排种装置的侧面位置呈交错排列,且两鸭嘴排种装置的所有鸭嘴(18)与排种器轴(5)的轴心连线岔开角度相同,所述鸭嘴(18)均匀分布在所述排种装置侧视图周圈上。

鸭嘴排种装置包括排种勺轮(7)、隔板(9)、导种轮(11)、排种装置内壳体(13)、滚筒(15)、滚筒固定座(17)、鸭嘴(18)、轴承(21),排种装置内壳体(13)安装在排种器轴(5)上,导种轮(11)安装在排种装置内壳体(13)上,隔板(9)安装在导种轮(11)上,排种勺轮(7)安装在隔板上,排种装置内壳体(13)安装在滚筒(15)内,滚筒固定座(17)安装在排种器轴(5)上并将滚筒(15)安装在滚筒固定座(17)上,另一排种装置安装方式相同,鸭嘴排种装置i(1)与鸭嘴排种装置ii(2)由相同的部件构成,两排种装置对称安装在排种器轴(5)上。

安装在两鸭嘴排种装置中所述的内壳体(13)与中间壳体(6)形成充种腔。

鸭嘴排种装置中的排种勺轮(7)、隔板(9)、导种轮(11)、排种装置内壳体(13)、滚筒(13)和滚筒固定座(17)与排种器轴(5)同轴转动。

排种勺轮周圈分布多个小勺,小勺只可以存放1粒棉花种子。

本发明的鸭嘴式双行排种装置的工作区间可以划分为五个部分,即充种区、清种护种区、递种区、导种区、投种区。本排种器具有两个鸭嘴排种装置,两个排种装置共用一个充种腔,种箱中的种子由进种管进入充种腔内,滚筒在外力的作用下绕排种器轴做圆周回转运动,种腔充种区内的种子在排种勺轮的扰动下充入由充种勺轮与隔板形成的穴内并随排种勺轮回转进入递种区,在种子自身重力作用下滑入导种轮完成递种过程,在导种轮回转过程中种子落入滚筒上的鸭嘴内,在鸭嘴打开时进行投种,完成一次播种周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以实现棉花在农膜上的窄行播种,播种装置结构紧凑;本发明的鸭嘴式双行排种装置播种的种子在两播种行上交错排布,使播种的种子株距大于播种行间距,实现高密度直播棉的最优空间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鸭嘴式双行排种装置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鸭嘴式双行排种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鸭嘴式双行排种装置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鸭嘴式双行排种装置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专利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专利的附图,对技术方案进行全面清楚的描述,当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专利的一部分案例,而不是全部的案例。基于本发明专利的实施例,此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且在此实施例上稍加改动,整体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都应该属于本发明专利保护的范围。

一种鸭嘴式双行排种装置,包括排种器轴,鸭嘴排种装置i,鸭嘴排种装置ii,中间壳体,清种门和清种门销;其特征在于鸭嘴排种装置i与鸭嘴排种装置ii安装在排种器轴上左右两侧,在左右两鸭嘴排种装置中间安装中间壳体,鸭嘴排种装置i与鸭嘴排种装置ii中间的间距为中间壳体的宽度;优选的,鸭嘴在排种装置的侧面位置呈交错排列,且两鸭嘴排种装置的所有鸭嘴与排种器轴的轴心连线岔开角度相同,鸭嘴均匀分布在所述排种装置侧视图周圈上。

鸭嘴排种装置包括排种勺轮、隔板、导种轮、排种装置内壳体、滚筒、滚筒固定座、鸭嘴、轴承,所述排种装置内壳体安装在排种器轴上,导种轮安装在排种装置内壳体上,隔板安装在导种轮上,排种勺轮安装在隔板上,所述排种装置内壳体安装在滚筒内,滚筒固定座安装在排种轮轴上并将滚筒安装在滚筒固定座上,另一排种装置安装方式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鸭嘴排种装置i与鸭嘴排种装置ii由相同的部件构成,两排种装置对称安装在排种器轴上;安装在两鸭嘴排种装置中的壳体与中间壳体形成充种腔,在中间壳体上方设置有输种口,中间壳体下方设置有清种门,种子由输种口进入双行排种装置中;鸭嘴排种装置中的排种勺轮、隔板、导种轮、排种装置内壳体、滚筒和滚筒固定座与排种器轴同轴转动。鸭嘴的排种装置在农膜上播种时,双行排种装置的鸭嘴滚动到膜上位置,随着双行排种装置的滚动,鸭嘴撑开农膜开出地穴,同时盛有棉花种子的小穴运动到上方位置,种子从小穴中脱离,沿导种通道经鸭嘴进入地穴中,实现膜上播种,两鸭嘴排种装置同轴转动,排种装置中的种子由鸭嘴排出,两鸭嘴排种装置排出双行种子,种行间距即为两鸭嘴排种装置的距离。

基于以上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专利的原理,不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显而易见的修改和润饰,通过这些修改和润饰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可以应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这些都不影响本发明专利的实现,都应该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因为,本发明专利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鸭嘴式双行排种装置,包括排种器轴,鸭嘴排种装置I,鸭嘴排种装置II,中间壳体;鸭嘴排种装置I与鸭嘴排种装置II安装在排种器轴上左右两侧,在左右两鸭嘴排种装置中间安装中间壳体,左右两排种装置与中间面对称,且由相同的零件装配而成,本发明可以实现棉花在农膜上的窄行播种,播种装置结构紧凑;本发明的鸭嘴式双行排种装置播种的种子在两播种行上交错排布,使播种的种子株距大于播种行间距,实现高密度直播棉的最优空间布置。

技术研发人员:宋雷洁;李雪军;杨振;杨欣;范晓文;黄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9.10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