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砾质土壤改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89244发布日期:2020-06-05 21:31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砂砾质土壤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葡萄酒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对葡萄种植面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虽然很多地方的气候条件适宜葡萄的种植,但由于土壤并不适合葡萄的生长,如一些河流冲击的平原,土壤含沙量大、砾石多、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养分少、水肥容易流失,要想建立优质的葡萄基地必须改良土壤,减少水肥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砂砾质土壤改良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砂砾质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理表层土,清理深度控制在地下常水位以上;

(2)将清表土中加入土壤改良剂充分拌合,形成拌合土,拌合比例依据土质情况取为1:9~3:7;

(3)将拌合土堆置3~5天进行摊铺和洒水;

(4)在土质处于湿润状态下进行种植,在移栽树木处树坑每坑可加2.5kg~20kg的土壤改良剂;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菌棒废弃物碎料、粉碎过的生物炭土、塘泥和草木灰,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菌棒废弃物碎料为30%~50%,生物炭土为20%~35%,塘泥为10%~25%,草木灰为5%~15%。

优选的,上述砂砾质土壤改良方法,还包括:

(5)种植后进行洒水,保持地面湿润状态;

(6)后期利用造粒制品进行追肥,追肥量依据植物生长情况进行每次每亩50kg~300kg进行追肥。

优选的,上述砂砾质土壤改良方法,菌棒废弃物碎料、粉碎过的生物炭土和塘泥依次循环分层摊铺、翻耕均匀、润养、拌匀和堆垛发酵而制成,堆垛发酵后再加入草木灰,在翻耕均匀过程中还需进行洒水补润。

优选的,上述砂砾质土壤改良方法,土壤改良剂在加入草木灰后还包括以下步骤:依次进行高温杀菌消毒、干燥处理和包装制成成品。

优选的,上述砂砾质土壤改良方法,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在加入草木灰后还包括以下步骤:依次加入20%~40%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及絮凝剂、高温杀菌消毒、干燥处理和进行造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发明中的土壤改良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的肥力,可相应的减少化肥的使用,改良剂相对比较轻,塘泥的加入有效避免由于改良撒施扬尘危害,使用便利;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条件要求低,可在改良工程现场制备,生产费用较常用化肥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并能够予以实施。

实施例1土壤改良剂制备

砂砾质土壤改良剂原料包括菌棒废弃物碎料、粉碎过的生物炭土、塘泥和草木灰。

制备方法:

步骤1,现场准备:选取材料堆积发酵场地,并将袋装香菇菌棒废弃物、生物炭土及草木灰运至堆料场分开堆放,草木灰要进行遮盖以保持干燥状态;

步骤2,材料处理:将袋装香菇菌棒废弃物进行打碎或粉碎处理形成菌棒粒料,将生物炭土过2mm筛后物质经过粉碎机粉碎形成生物炭土粒料,草木灰进行人工炭头剔除处理。

步骤3,材料分层摊铺:在发酵场铺10~25cm厚用水喷洒湿润的菌棒废弃物碎料,接着在上面加铺3cm~10cm林间粉碎过的生物炭土,然后将泵车泵装好的塘泥用泵抽洒在生物炭土上层积泥厚度2cm~6cm,可按照以上三层顺序再次摊铺1~2层;

步骤4,堆料翻耕、搅拌均匀:摊铺后,经过12小时后使用翻耕机进行翻耕均匀,翻耕过程中进行局部洒水以保证集料湿润(以手抓挤压无明水出现为好),补润后过搅拌机拌匀;

步骤5,集料堆垛:将翻耕均匀的集料使用推土机进行推积,总堆积厚度取0.6m~2m,堆垛宽度l为2~3m,堆垛地面净间距h取0.8m以上,堆垛放坡取1:0.5~1:2;

步骤6,集料发酵:堆垛进行微生物发酵,堆垛表层保证气温在5℃以上,经过3~5天将堆垛集料内外翻层、搅拌,发酵期内翻拌3~7次,发酵15天后基本发酵完成(根据现场情况可适当延长发酵时间,以保证发酵最佳);

步骤7,添加草木灰:发酵完成后进行ph检测,在发酵完成的集料中加入5%~15%草木灰拌合进行ph微调,以满足植被生长的ph,得以制成可投入使用改良剂;

步骤8,改良剂产品制备:若将其生成产品输送产地以外需进行高温杀菌消毒,干燥处理,进行包装制成成品肥施用;若在产地使用,可现取现配好后无需杀菌消毒、干燥即可施用。

实施例2砂砾土壤改良方法

采用实施例1的改良剂,对含沙量≥60%砂砾土壤进行改良,其也可用于含沙量≥60%水域滩涂的改良,包括以下步骤:

(1)清理表层土,清理深度控制在地下常水位以上;

(2)将清表土中加入改良剂充分拌合,形成拌合土,拌合比例依据土质情况取为1:9~3:7;

(3)将拌合土堆置3~5天进行摊铺和洒水;

(4)在土质处于湿润状态下进行种植,在移栽树木处树坑每坑可加2.5kg~20kg实施例1的干燥土壤改良剂。

(5)种植后进行洒水,保持地面湿润状态;

(6)后期利用造粒制品进行追肥,追肥量依据植物生长情况进行每次每亩50kg~300kg进行追肥。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砂砾质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清理表层土,清理深度控制在地下常水位以上;

(2)将清表土中加入土壤改良剂充分拌合,形成拌合土,拌合比例依据土质情况取为1:9~3:7;

(3)将拌合土堆置3~5天进行摊铺和洒水;

(4)在土质处于湿润状态下进行种植,在移栽树木处树坑每坑可加2.5kg~20kg的土壤改良剂;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菌棒废弃物碎料、粉碎过的生物炭土、塘泥和草木灰,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菌棒废弃物碎料为30%~50%,生物炭土为20%~35%,塘泥为10%~25%,草木灰为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砾质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种植后进行洒水,保持地面湿润状态;

(6)后期利用造粒制品进行追肥,追肥量依据植物生长情况进行每次每亩50kg~300kg进行追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砂砾质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菌棒废弃物碎料、粉碎过的生物炭土和塘泥依次循环分层摊铺、翻耕均匀、润养、拌匀和堆垛发酵而制成,堆垛发酵后再加入草木灰,在翻耕均匀过程中还需进行洒水补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砂砾质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土壤改良剂在加入草木灰后还包括以下步骤:依次进行高温杀菌消毒、干燥处理和包装制成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砂砾质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在加入草木灰后还包括以下步骤:依次加入20%~40%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及絮凝剂、高温杀菌消毒、干燥处理和进行造粒。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砾质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理表层土,清理深度控制在地下常水位以上;(2)将清表土中加入土壤改良剂充分拌合,形成拌合土,拌合比例依据土质情况取为1:9~3:7;(3)将拌合土堆置3~5天进行摊铺和洒水;(4)在土质处于湿润状态下进行种植,在移栽树木处树坑每坑可加2.5kg~20kg的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菌棒废弃物碎料、粉碎过的生物炭土、塘泥和草木灰。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的肥力,可相应的减少化肥的使用,改良剂相对比较轻,塘泥的加入有效避免由于改良撒施扬尘危害,使用便利;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条件要求低,可在改良工程现场制备,生产费用较常用化肥低。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蒋建国
技术研发日:2018.11.13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