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栽培蛹虫草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66420发布日期:2019-03-08 22:57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人工栽培蛹虫草的方法。



背景技术:

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又称北冬虫夏草、蛹草、北虫草,与冬虫夏草同为虫草属,是我国特有的珍稀药用真菌,在云南主要分布在寒、温气候带地区,在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有少量分布或不分布。蛹虫草药学价值很高,主要有效成分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天然冬虫夏草,分别为冬虫夏草的2.9倍、2.7倍和3.2倍,而氨基酸含量基本相接近,食用、药用价值可与天然冬虫夏草相媲美,是天然冬虫夏草的理想代用品。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冬虫夏草价值的认可,需求量也随之增加,而野生冬虫夏草资源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栽培蛹虫草的方法,使野生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成为可能,而且栽培的蛹虫草成活率高,采收率高,品质好。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栽培蛹虫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菌种活化:将斜面培养基制作成短斜面和长斜面两种固体培养基,经灭菌、冷却,接入保藏的菌种,24-26℃恒温培养;

2)菌种扩大培养:用摇瓶种子培养基,灭菌冷却后接入活化的长斜面菌种,22-24℃恒温震荡培养;

3)装料与封口:将玻璃瓶为栽培容器,加入谷物和营养液,用塑料薄膜覆盖瓶口;

4)灭菌与接种;

5)菌丝体培养:将接种后的玻璃瓶置于15~22℃、湿度为55%~70%的环境中绝对避光培养;

6)诱导子实体形成:待菌丝体吃透培养基后移入15~20℃的环境中进行光照培养,当菌丝变为橘红色,在薄膜上扎小孔进行通气,并对环境喷雾洒水。

7)采收。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薄膜为聚丙烯薄膜覆盖瓶口,然后用橡皮筋套住封口。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喷雾洒水使湿度达到70%~8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中,待子实体长到5-8cm,其顶部出现许多小刺时,表明蛹虫草已经成熟,即可采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栽培方法使野生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成为可能,而且栽培的蛹虫草成活率高,采收率高,品质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一种人工栽培蛹虫草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菌种活化:将斜面培养基制作成短斜面和长斜面两种固体培养基,经灭菌、冷却,接入保藏的菌种,24-26℃恒温培养;

2)菌种扩大培养:用摇瓶种子培养基,灭菌冷却后接入活化的长斜面菌种,22-24℃恒温震荡培养;

3)装料与封口:将玻璃瓶为栽培容器,加入谷物和营养液,用塑料薄膜覆盖瓶口;

4)灭菌与接种;

5)菌丝体培养:将接种后的玻璃瓶置于15~22℃、湿度为55%~70%的环境中绝对避光培养;

6)诱导子实体形成:待菌丝体吃透培养基后移入15~20℃的环境中进行光照培养,当菌丝变为橘红色,在薄膜上扎小孔进行通气,并对环境喷雾洒水;

7)采收。

所述塑料薄膜为聚丙烯薄膜覆盖瓶口,然后用橡皮筋套住封口。

所述步骤6)喷雾洒水使湿度达到70%~85%。

所述步骤7)中,待子实体长到5-8cm,其顶部出现许多小刺时,表明蛹虫草已经成熟,即可采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栽培蛹虫草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菌种活化:将斜面培养基制作成短斜面和长斜面两种固体培养基,经灭菌、冷却,接入保藏的菌种,恒温培养;2)菌种扩大培养:用摇瓶种子培养基,灭菌冷却后接入活化的长斜面菌种,恒温震荡培养;3)装料与封口:将玻璃瓶为栽培容器,加入谷物和营养液,用塑料薄膜覆盖瓶口;4)灭菌与接种;5)菌丝体培养:将接种后的玻璃瓶绝对避光培养;6)诱导子实体形成:待菌丝体吃透培养基后进行光照培养,当菌丝变为橘红色,在薄膜上扎小孔进行通气,并对环境喷雾洒水。7)采收。本发明的栽培方法使野生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成为可能,而且栽培的蛹虫草成活率高,采收率高,品质好。

技术研发人员:宫文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森源菌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4
技术公布日:2019.03.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