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用稻种催芽组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62250发布日期:2020-12-29 12:4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种植用稻种催芽组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稻催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种植用稻种催芽组盒。



背景技术:

水稻是由稻种催芽进而由秧苗长成的,催芽的效率直接表现在水稻稻种的利用率上,催芽效率高稻种的利用率就越高,经济效益就越好。现有的方式一般是直接通过编制袋将稻种包裹进行催芽,或直接将稻种泡入水中。通过编织袋催芽时需要经常对编织袋浇水,这样的方式稻种催芽过程中需要费力搅拌,易因稻种无法充分散开而发热失水,同时水不易进入袋子内部不利于催芽。直接将稻种放入水中浸泡来催芽时,稻种不易与空气接触,还容易浸泡而腐烂。两种催芽方式都会存在部分稻种损失的情况,而且两种方法都不能让稻种充分受光,同时耗费人力和用水成本。因此,现急需一种可延长对稻种的浇水时间,可将稻种散开,易与空气接触,不易在催芽过程中浸泡腐烂,且可节省人力和用水成本的催芽组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可延长对稻种的浇水时间,可将稻种散开,易与空气接触,不易在催芽过程中浸泡腐烂,且可节省人力和用水成本的催芽组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稻种植用稻种催芽组盒,包括催芽盒,所述催芽盒底部设置有集水盒,所述集水盒上侧设置有隔水板,催芽盒的内壁设置有放置隔水板的定位台,催芽盒一侧的外壁分别对应集水盒和隔水板开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催芽盒项部配套设置有注水盒;所述隔水板上端设置有固定在催芽盒上的网格状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棉垫;所述棉垫上开设有呈蜂窝状分布的稻种格,稻种格之间通过吸水壁相隔开;所述注水盒底部等间距的设置有出水头。

进一步的,所述隔水板上设置有穿出第二槽口的抽杆。

进一步的,所述催芽盒外壁的顶侧设置有卡条,所述注水盒的侧壁开设有与卡条相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棉垫由海绵构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易于操作,可节省人力和用水成本。棉垫上呈蜂窝状分布的稻种格易于将稻种散开,使稻种易于接触空气。通过注水盒向催芽盒内浇水,注水盒底部的出水头可限制水流大小,防止水流过大将稻种冲出稻种格,并且等间距的出水头可对棉垫均匀浇水。棉垫无法吸收的水分可通过催芽盒底部的集水盒进行收集,用于再次利用。通过棉垫吸收的水分对稻种进行供水,可防止稻种因长期浸泡而腐烂,让稻种更易接触空气,同时可使稻种保持湿润,起到持续供水的作用。放置棉垫用的支架底侧还设置有隔水板,隔水板可起到阻隔作用,使棉垫多余水分流到集水盒后,阻隔棉垫内的水继续下滴,防止棉垫水分流失。

2、通过注水盒、棉垫和集水盒的配合使用,可防止稻种持续浸泡在水中,能让稻种在催芽过程中间隔性的换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注水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棉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催芽盒,2-集水盒,3-隔水板,4-支架,5-棉垫,6-注水盒,11-定位台,12-第一槽口,13-第二槽口,14-卡条,31-抽杆,51-吸水壁,52-稻种格,61-出水头,6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水稻种植用稻种催芽组盒,包括催芽盒1,所述催芽盒1底部设置有集水盒2,所述集水盒2上侧设置有隔水板3,催芽盒1的内壁设置有放置隔水板3的定位台11,催芽盒1一侧的外壁分别对应集水盒2和隔水板3开设有第一槽口12和第二槽口13,所述催芽盒1项部配套设置有注水盒6;所述隔水板3上端设置有固定在催芽盒1上的网格状支架4;所述支架4上设置有棉垫5;所述棉垫5上开设有呈蜂窝状分布的稻种格52,稻种格52之间通过吸水壁51相隔开;所述注水盒6底部等间距的设置有出水头61;所述催芽盒1外壁的项侧设置有卡条14,所述注水盒6的侧壁开设有与卡条14相配合的卡槽62;所述棉垫5由海绵构成。

其中,所述隔水板3上设置有穿出第二槽口13的抽杆31,可便于控制隔水板抽出或插入催芽盒中。

本发明使用时,先将注水盒6从催芽盒1上部取下,从催芽盒内拿出棉垫5向稻种格52中撒种,完成撒种后放回催芽盒1内,置于支架4上。再从第二槽口13拉动抽杆31将隔水板3从催芽盒1中抽离,将注水盒6重新通过卡槽62与卡条14的配合,卡装在催芽盒1顶部。然后便可向注水盒6中加水,进而对棉垫5进行浇水工作,待多余水分从棉垫5透过网格状的支架4流入集水盒2后,即可重新将隔水板3插入催芽盒1中,阻止棉垫5保留的水分继续下滴,帮助棉垫5锁住水分。棉垫5通过内部储存的水分,持续对稻种格52内的稻种进行供水,同时稻种格52之间的吸水壁51,可保证位于稻种格52上部的稻种也可吸收到水分。采用将稻种分散浸水催芽的方式,使稻种出芽速度均匀,保持与空气接触,防止稻种过于集中而发生腐烂。

浇水过程完成后,可将集水盒2从催芽盒1中取出,将收集的水保存,待下次进行浇水时,即可按上述步骤继续使用,节省用水成本。为使稻种充分受光,可将注水盒6从催芽盒1上取下,让催芽盒1接受光照,更利于稻种出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种植用稻种催芽组盒,包括催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催芽盒底部设置有集水盒,所述集水盒上侧设置有隔水板,催芽盒的内壁设置有放置隔水板的定位台,催芽盒一侧的外壁分别对应集水盒和隔水板开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催芽盒项部配套设置有注水盒;所述隔水板上端设置有固定在催芽盒上的网格状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棉垫;所述棉垫上开设有呈蜂窝状分布的稻种格,稻种格之间通过吸水壁相隔开;所述注水盒底部等间距的设置有出水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稻种催芽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板上设置有穿出第二槽口的抽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稻种催芽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催芽盒外壁的顶侧设置有卡条,所述注水盒的侧壁开设有与卡条相配合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稻种催芽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垫由海绵构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种植用稻种催芽组盒,包括催芽盒,所述催芽盒底部设置有集水盒,所述集水盒上侧设置有隔水板,催芽盒的内壁设置有放置隔水板的定位台,催芽盒一侧的外壁分别对应集水盒和隔水板开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催芽盒顶部配套设置有注水盒;所述隔水板上端设置有固定在催芽盒上的网格状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棉垫;所述棉垫上开设有呈蜂窝状分布的稻种格,稻种格之间通过吸水壁相隔开;所述注水盒底部等间距的设置有出水头。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延长对稻种的浇水时间,可将稻种散开,易与空气接触,不易在催芽过程中浸泡腐烂,且可节省人力和用水成本的催芽组盒。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国;杨英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康淼源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