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天矿边坡简易治理绿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97206发布日期:2020-05-01 21:18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露天矿边坡简易治理绿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露天矿边坡简易治理绿化方法,属于矿山边坡治理、绿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从古至今,人类从自然界索取矿产资源,求得生存和发展。金属矿床开采方式分为地下开采、海洋开采和露天开采。在经济合理剥采比范围内,优选露天开采方式,露天开采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露天开采在给我们提供各种矿物资源的同时,也导致了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露天开采,严重破坏了山体结构。而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也随着裂隙、地表径流流入采空区或洼地,造成许多地方土壤养分短缺,土壤承载力下降,造成土地贫瘠、植被破坏,最终导致矿区大面积人工裸地的形成,使水土更易移动,水土流失加剧,影响了山体、斜坡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地面塌陷、开裂、崩塌和滑坡频繁发生,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增大。露天矿开采形成的靠帮边坡,急需治理。

在露天矿边坡绿化防护领域,通常采用格构梁,并在坡体上施工长锚杆固定,格构之间采用覆土植被等措施,但成本过高,特别对于大面积暴露的露天矿山岩体,覆绿成本不可估量,且施工方法复杂,工期长。还有的采用先修筑矿山边坡平台,再在平台的外侧修建挡墙,在挡土坎内侧覆土,并进行生态恢复。此种方法由于平台宽度有限,限制了施工作业的空间;且矿山边坡一般为高陡坡面,在平台外侧修建挡墙危险系数非常高,施工难度也非常大。并且,修建挡墙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及材料并非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常用项目,因此,还需要专门购进或租赁相关的设备,最终导致绿化治理的成本高,工序复杂,实现难度大,绿化治理效果也随之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并提供一种露天矿边坡简易治理绿化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边坡治理绿化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露天矿边坡现有平台,在每个边坡平台上堆置种植土,堆置的种植土顺坡外倾;

s2、在种植土上播撒草种,同时,种植攀援类植物幼苗,株距≤1.5m,攀援类植物养护期控制其生长方向,向上攀爬的攀援类植物与向下攀爬的攀援类植物互相间隔设置;

s3、在种植土上铺设秸秆或其他枯枝、枯草;

s4、在每个边坡平台靠近边沿处设临时挡墙;

s5、绿化达标后移除临时挡墙。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

步骤s5中所述碎石粒径优选配比为,20mm≤粒径≤30mm,占比为25%~35%;15mm≤粒径<20mm,占比为50%~60%;5mm≤粒径<15mm,占比为5%~10%;粒径<5mm,占比≤5%。

步骤s2中堆置的种植土坡面坡度不小于12%。

步骤s5中临时挡墙由碎石袋装铺设,临时挡墙高度≥0.3m,碎石粒径≤30mm。

所述步骤s2中的草种为狗牙根、高羊茅或早熟禾。

所述步骤s2中的攀援类植物为爬山虎或葛藤,可单独栽种其中一种,也可混合栽种。

所述种植土为土壤肥料复合体。

由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露天矿边坡简易治理绿化方法,其步骤非常简单,无需重新设置治理平台,完全利用矿山矿石开采后保留的自有平台,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工期也大大缩短。露天矿边坡在治理时只需在每个边坡平台上堆置种植土,在种植土上栽种植物,再在种植土上铺设秸秆或其他枯枝、枯草,并设置临时挡墙即可。整个工艺流程非常简单易行,且所种植的攀援类植物和草种都是常规的绿化物种,成本低,绿化效果非常好。在种植攀援类植物幼苗时,通过在养护期控制其生长方向,并采用向上攀爬的攀援类植物与向下攀爬的攀援类植物互相间隔设置的方式,使攀援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上垂下挂的生长格局,攀援类植物的攀附能力强,对其生长方向加以控制可使边坡的绿化覆盖效果更好。碎石袋临时挡墙很好的起到了过滤泥沙、保土固砂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且采用碎石袋装制成临时挡墙,制作安装都非常简单方便,也有利于后期拆除。在种植土上铺设秸秆或其他枯枝等则保证了草种和攀援类植物的生长,防止雨水直接冲刷种植土,防止种植土被雨水冲走、流失,且后期秸秆或枯枝等自然腐烂,还可作为植物的肥料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种植土铺设时自带倾斜坡度,更方便排水,无需增设排水管道。设置碎石袋临时挡墙、铺设秸秆或枯枝等都是非常简单易行的措施,治理绿化的成本低、但效果好。整个治理过程,无需使用施工机械,对边坡的扰动小,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对边坡造成二次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治理绿化方法治理的露天矿边坡示意图。

图中:1.向上攀爬的爬山虎或葛藤;2.碎石袋临时挡墙;3.种植土;4.向下攀爬的爬山虎或葛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露天矿边坡简易治理绿化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s1、利用采矿后形成的露天矿边坡现有平台5,在每个边坡平台5上堆置种植土3,堆置的种植土3顺坡外倾,堆置的种植土坡面坡度为12%,所述种植土3为土壤和肥料的混合物;

s2、在种植土3上播撒草种,所述草种为狗牙根、高羊茅或早熟禾等;同时,种植爬山虎或葛藤幼苗,株距为1.5m,爬山虎或葛藤养护期控制其生长方向,向上攀爬的爬山虎或葛藤1与向下攀爬的爬山虎或葛藤4互相间隔设置。即向上攀爬的爬山虎或葛藤1之间的株距为3m,向下攀爬的爬山虎或葛藤4之间的株距也为3m,爬山虎或葛藤可单独种植其中一种,也可两种混合种植。

s3、在种植土3上铺设秸秆或其他枯枝、枯草,防止阳光直射,减少水分蒸发,保证新生草种和爬山虎或葛藤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防止雨水直接冲刷种植土3,后期秸秆等自然腐烂,可作为肥料为植物提供养分。

s4、在每个边坡平台5靠近边沿处设临时挡墙2,临时挡墙2由碎石袋装铺设,具有过滤泥沙、保土固砂,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临时挡墙2高度为0.3m,碎石袋应牢固可靠,碎石粒径应小于等于30mm,粒径太大不能达到保土固砂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碎石粒径的分布为:

20mm≤粒径≤30mm,占比为31%;

15mm≤粒径<20mm,占比为57%;

5mm≤粒径<15mm,占比为8%;

粒径<5mm,占比为4%。

s5、绿化达标后移除临时挡墙2。

本实施例中所种植的植物为爬山虎或葛藤,也可以用其他攀援类植物代替。

本实施例的露天矿边坡简易治理绿化方法已经在某大型深凹露天铁矿靠帮边坡治理绿化中应用,经统计分析,与传统露天矿边坡治理绿化方法相比,节省成本投资500余万元,且工期缩短整整1年。整个治理过程,未对露天采场下部台阶生产作业产生任何影响,该方法简单、实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且整体绿化效果好,绿化覆盖面积广,种植的植物上垂下挂,植被分布均匀,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效果显著,且美化了边坡环境,净化了周边空气,环保意义重大。



技术特征:

1.一种露天矿边坡简易治理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露天矿边坡现有平台,在每个边坡平台上堆置种植土,堆置的种植土顺坡外倾;

s2、在种植土上播撒草种,同时,种植攀援类植物幼苗,株距≤1.5m,攀援类植物养护期控制其生长方向,向上攀爬的攀援类植物与向下攀爬的攀援类植物互相间隔设置;

s3、在种植土上铺设秸秆或其他枯枝、枯草;

s4、在每个边坡平台靠近边沿处设临时挡墙;

s5、绿化达标后移除临时挡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矿边坡简易治理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碎石粒径优选配比为,20mm≤粒径≤30mm,占比为25%~35%;15mm≤粒径<20mm,占比为50%~60%;5mm≤粒径<15mm,占比为5%~10%;粒径<5mm,占比≤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矿边坡简易治理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堆置的种植土坡面坡度不小于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矿边坡简易治理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临时挡墙由碎石袋装铺设,临时挡墙高度≥0.3m,碎石粒径≤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矿边坡简易治理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草种为狗牙根、高羊茅或早熟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矿边坡简易治理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攀援类植物为爬山虎或葛藤,可单独栽种其中一种,也可混合栽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矿边坡简易治理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为土壤肥料复合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露天矿边坡简易治理绿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露天矿边坡现有平台,在每个边坡平台上堆置种植土,堆置的种植土顺坡外倾;S2、在种植土上播撒草种,同时,种植攀援类植物幼苗,株距≤1.5m,攀援类植物养护期控制其生长方向,向上攀爬的攀援类植物与向下攀爬的攀援类植物互相间隔设置;S3、在种植土上铺设秸秆或其他枯枝、枯草;S4、在每个边坡平台靠近边沿处设临时挡墙;S5、绿化达标后移除临时挡墙。本发明的露天矿边坡简易治理绿化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边坡治理绿化效果好,整个治理过程,不需施工机械,对边坡扰动小,不会对边坡造成新的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胡斌;王杰;魏二剑;崔阿能;马利遥;李京;方庆红;刘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