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力耕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4255发布日期:2020-06-23 20:40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省力耕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省力耕田机。



背景技术:

目前,农用翻耕机械翻耕稻田时,由于稻田长满杂草,需要翻耕后堆置一段时间,待杂草腐死后再行翻整种植,耕作效率低,也有一次性耕整稻田的农用机械,通过打碎杂草来达到除草的目的,但翻整后泥土也同样打的很碎,导致一些杂草根易随水冲上来重新生根发芽,也减少了泥土中的含氧量,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除杂草、一次性翻耕到位的省力耕田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机架9,在机架9上安装有操作手柄1,机架9前端安装有动力机构2、驱动机构3和前耕轮4,前耕轮4通过驱动机构3在动力机构2作用下行走,机架9后端安装有圆盘犁6和提柄7;所述前耕轮4包括耕筒41、旋耕刀片42、后衬块43和方轴孔44,耕筒41端板上设置有方轴孔44与驱动机构3配合安装,耕筒41筒体外侧设置有成排的旋耕刀片42,所有旋耕刀片42逆时针安装或所有旋耕刀片42顺时针安装,旋耕刀片42头部向一侧弯折,在旋耕刀片42与耕筒41连接处位于旋耕刀片42弯折方向相反一侧设置有后衬块43,后衬块43与耕筒41、旋耕刀片42侧面成固定紧密配合。

所述旋耕刀片42头部向一侧弯折。

所述旋耕刀片42头部朝同一侧弯折。

所述旋耕刀片42中间轴线与耕筒41外沿切线夹角为30-60º。

所述方轴孔44侧板与耕筒41内壁之间设置有加强肋45。

所述耕筒41端板上设置有方轴孔44与驱动机构3配合安装。

所述圆盘犁6通过支撑架5安装在机架9上,支撑架5包括横杆51和两端侧杆52,横杆51与机架9连接,两侧杆52上设置有2个以上定位孔53,所述圆盘犁6包括犁盘61、转轴62和悬杆63,转轴62上套装有1个以上犁盘61,转轴62两端套装有悬杆63,悬杆63上设置有通孔,通孔通过螺栓连接与定位孔53配合。

所述圆盘犁6后侧设置有挡泥板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耕整轮刀片向同一方向弯曲设置,并向同一方向弯折,翻整田地时,泥土向同一方向翻起,避免出现沟;前耕轮不仅作为耕整轮同时作为行走轮,刀片倾斜角度大,刀片将翻起的杂草压入泥中,使之无法存活,也不会对泥土过分打散、和稀泥,而是存在小块泥巴坨,既能防止杂草有机会随水漂浮存活,同时泥巴坨内部具有空隙,空隙中的空气有利于作物生长。通过设置后衬块,加强刀片根部受力,防止工作过程中刀片左右摆动,避免影响行走方向和整机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前耕轮的机构示意图。

图3是旋耕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撑架与圆盘犁结构示意图。

图5是犁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手柄,2-动力机构,3-驱动机构,4-前耕轮,41-耕筒,42-旋耕刀片,43-后衬块,44-方轴孔,45-加强肋,5-支撑架,51-横杆,52-侧杆,53-定位孔,6-圆盘犁,61-犁盘,62-转轴,63-悬杆,7-提柄,8-挡泥板,9-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9,在机架9上安装有操作手柄1,机架9前端安装有动力机构2、驱动机构3和前耕轮4,前耕轮4通过驱动机构3在动力机构2作用下行走,机架9后端安装有圆盘犁6和提柄7。前耕轮不仅作为耕整轮同时作为行走轮,旋耕刀片将杂草连同泥土一起翻起,并把杂草压入泥中,边耕整边行走,避免同一个地方重复多次翻整,而导致杂草被翻整出重新生长,也避免泥土翻整过碎导致含氧量大大降低而不利于作为生长;机架后端设置有提柄,遇草多缠绕时或过田埂时方便提起除草或通过,还可以提起方便整个机器转向。参阅图1至图5。

实施例2,所述前耕轮4包括耕筒41、旋耕刀片42、后衬块43和方轴孔44,耕筒41端板上设置有方轴孔44与驱动机构3配合安装,耕筒41筒体外侧设置有成排的旋耕刀片42,所有旋耕刀片42逆时针安装或所有旋耕刀片42顺时针安装,旋耕刀片42头部向一侧弯折,在旋耕刀片42与耕筒41连接处位于旋耕刀片42弯折方向相反一侧设置有后衬块43,后衬块43与耕筒41、旋耕刀片42侧面成固定紧密配合。旋耕刀片沿同一方向安装并向同一边弯折,使翻起的泥土倒向同一边,避免出现泥沟,通过设置后衬块,加强刀片根部受力,防止工作过程中刀片左右摆动。参阅图1至图5,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所述旋耕刀片42头部朝同一侧弯折。参阅图1至图5,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4,所述旋耕刀片42中间轴线与耕筒41外沿切线夹角为30-60º。参阅图1至图5,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5,所述方轴孔44侧板与耕筒41内壁之间设置有加强肋45。参阅图1至图5,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6,所述圆盘犁6通过支撑架5安装在机架9上,支撑架5包括横杆51和两端侧杆52,横杆51与机架9连接,两侧杆52上设置有2个以上定位孔53,所述圆盘犁6包括犁盘61、转轴62和悬杆63,转轴62上套装有1个以上犁盘61,转轴62两端套装有悬杆63,悬杆63上设置有通孔,通孔通过螺栓连接与定位孔53配合。参阅图1至图5,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7,所述圆盘犁6后侧设置有挡泥板8,阻挡泥水溅到人身上,同时防护人的脚触碰刀片而发生意外。参阅图1至图5,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省力耕田机,其特征是:它包括机架(9),在机架(9)上安装有操作手柄(1),机架(9)前端安装有动力机构(2)、驱动机构(3)和前耕轮(4),前耕轮(4)通过驱动机构(3)在动力机构(2)作用下行走,机架(9)后端安装有圆盘犁(6)和提柄(7);所述前耕轮(4)包括耕筒(41)、旋耕刀片(42)和后衬块(43),耕筒(41)筒体外侧设置有成排的旋耕刀片(42),所有旋耕刀片(42)逆时针安装或所有旋耕刀片(42)顺时针安装,在旋耕刀片(42)与耕筒(41)连接处位于旋耕刀片(42)安装方向相反一侧设置有后衬块(43),后衬块(43)与耕筒(41)、旋耕刀片(42)侧面成固定紧密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耕田机,其特征是:所述旋耕刀片(42)头部向一侧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耕田机,其特征是:所述旋耕刀片(42)头部朝同一侧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耕田机,其特征是:所述旋耕刀片(42)中间轴线与耕筒(41)外沿切线夹角为30-60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耕田机,其特征是:所述耕筒(41)端板上设置有方轴孔(44)与驱动机构(3)配合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省力耕田机,其特征是:所述方轴孔(44)侧板与耕筒(41)内壁之间设置有加强肋(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耕田机,其特征是:所述圆盘犁(6)通过支撑架(5)安装在机架(9)上,支撑架(5)包括横杆(51)和两端侧杆(52),横杆(51)与机架(9)连接,两侧杆(52)上设置有2个以上定位孔(53),所述圆盘犁(6)包括犁盘(61)、转轴(62)和悬杆(63),转轴(62)上套装有1个以上犁盘(61),转轴(62)两端套装有悬杆(63),悬杆(63)上设置有通孔,通孔通过螺栓连接与定位孔(53)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耕田机,其特征是:所述圆盘犁(6)后侧设置有挡泥板(8)。


技术总结
一种省力耕田机,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的耕田机需要翻田堆置等待杂草死了之后再行耕整,耕整效率低,杂草容易再生、旋耕刀片不宜过长容易左右摆动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它包括机架(9),在机架(9)上安装有操作手柄(1),机架(9)前端安装有动力机构(2)、驱动机构(3)和前耕轮(4),前耕轮(4)通过驱动机构(3)在动力机构(2)作用下行走,机架(9)后端安装有圆盘犁(6)和提柄(7)。它主要是用于田地翻耕。

技术研发人员:范国阳;范婷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湘乡市明洋耕整机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08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