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灌水无损移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39568发布日期:2020-10-09 18:0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灌水无损移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农业机械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灌水无损移苗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态农庄、大棚蔬菜瓜果种植和经济或者园艺林木种植的飞速发展,所有经人工培育的植物幼苗都需要进行移栽,由于幼苗种植密度大,加上受空间地理的限制,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机械操作,传统的移苗方法还是手工或者借助弯铲移植,挖出幼苗后移栽到新的土壤环境,在此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移栽效率低,有时还经常损伤幼苗,降低幼苗成活率,给农业林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灌水无损移苗器,包括左右各一个友好舒适型塑料手柄、铝合金操作杆、左右各半个圆锥形取苗器、左右各半个圆锥形取苗器连接螺栓和强力支撑弹簧,友好舒适型塑料手柄套设在铝合金操作杆上,左右各半个圆锥形取苗器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连接在铝合金操作杆下部之间设有强力支撑弹簧。

优选地,还包括输水软管、水箱、加水控制按钮,一侧铝合金操作杆上设有水箱,输水管连接在水箱下部与圆锥形取苗器之间。

优选地,手柄、水箱和软管采用塑料材质,左右各半个圆锥形取苗器采用铝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挖掘、取苗、和灌水一体化的无损移苗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精巧,不受地理空间限制,携带方便,操作灵活,移栽加浇灌一体化,有效避免移栽过程造成的幼苗散土、伤根、伤叶的问题,缓苗速度快,成活率高,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为高效移苗定植提供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灌水无损移苗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灌水无损移苗器,采用手柄、操作杆、水箱、软管和圆锥形取苗器连接构成,手柄、水箱和软管采用塑料材质,其他统一采用铝合金材质,整体重量轻,携带和操作方便,可多次循环使用。

1.构件名称:

便携灌水无损移苗装置具体结构为:左右各一个友好舒适型塑料手柄1,铝合金操作杆2,左右各半个圆锥形取苗器3,左右各半个圆锥形取苗器连接螺栓4,加水控制按钮5,水箱6,输水软管7,强力支撑弹簧8。连接螺栓4

左右各半个圆锥形取苗器3在连接螺栓4位置有部分重叠,通过连接螺栓4连接,连接螺栓4上面左右各半个圆锥形取苗器3相接部位有缺口,便于绕着连接螺栓4旋转。

2、操作说明:

友好舒适型塑料手柄1套在铝合金操作杆2上,向水箱6注满水,移栽幼苗时,手握手柄1同时向内使劲,利用杠杆作用原理左右各半个圆锥形取苗器3张开,向下套在幼苗周围,松手后,强力支撑弹簧8向外撑开,取苗器3合上,幼苗挖取完成,手提手柄把移栽器放在到定植穴上方,借助重力作用压向土壤,随后手握手柄1同时向内使劲,按下加水控制按钮5,水箱6里的水随着输水管7沿着移苗器3内壁流向幼苗根部,一定时间后,向上提拉取苗器,幼苗定植在土壤里,移栽完成。

整个移栽过程,不会损伤幼苗,不会散土,同时还浇灌了幼苗,快捷方便,保证了成活率,提高了移栽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灌水无损移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各一个友好舒适型塑料手柄、铝合金操作杆、左右各半个圆锥形取苗器、左右各半个圆锥形取苗器连接螺栓和强力支撑弹簧,友好舒适型塑料手柄套设在铝合金操作杆上,左右各半个圆锥形取苗器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连接在铝合金操作杆下部之间设有强力支撑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灌水无损移苗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水软管、水箱、加水控制按钮,一侧铝合金操作杆上设有水箱,输水管连接在水箱下部与圆锥形取苗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灌水无损移苗器,其特征在于,手柄、水箱和软管采用塑料材质,左右各半个圆锥形取苗器采用铝合金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灌水无损移苗器,包括左右各一个友好舒适型塑料手柄、铝合金操作杆、左右各半个圆锥形取苗器、左右各半个圆锥形取苗器连接螺栓和强力支撑弹簧,友好舒适型塑料手柄套设在铝合金操作杆上,左右各半个圆锥形取苗器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连接在铝合金操作杆下部之间设有强力支撑弹簧。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挖掘、取苗、和灌水一体化的无损移苗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精巧,不受地理空间限制,携带方便,操作灵活,移栽加浇灌一体化,有效避免移栽过程造成的幼苗散土、伤根、伤叶的问题,缓苗速度快,成活率高,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为高效移苗定植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黄红慧;张征田;杨晓洁;程瑶;杜瑞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阳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03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