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诱饵钓饵抛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4950发布日期:2020-05-06 22:3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诱饵钓饵抛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在钓鱼时诱饵和钓饵同时抛投的气动诱饵钓饵抛投装置。



背景技术:

大多数的垂钓爱好者在使用抛竿抛投诱饵和钓饵时,投掷距离难以超过70m,且不能将诱饵和钓饵同时抛出,当打窝诱饵与钓饵距离较远时,诱饵失去作用。而对于初学钓鱼爱好者来说,难以掌握准确抛竿技巧,诱饵和钓饵即抛不远,也抛不准。而老年和体弱钓者,由于体能较弱,抛投诱饵和钓饵距离更近。目前尚未有能将诱饵和钓饵同时抛投、扩大抛竿垂钓范围的抛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诱饵钓饵抛投装置,不仅能够通过诱饵钓饵抛投组件同时抛投诱饵和钓饵,而且抛投器能够将诱饵钓饵抛投组件抛投得更远,扩大抛竿垂钓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法:一种气动诱饵钓饵抛投装置,它包括抛竿鱼线轮、抛投器以及诱饵钓饵抛投组件;所述抛投器包括耐压气罐、四通管、阀门、变径连接筒以及发射筒;所述四通管由四个相互导通带有接头的通道组成,四通管的右侧接头连接有气压表,四通管的左侧接头连接有气门嘴,四通管的下侧接头与所述耐压气罐连通,四通管的上侧接头与所述阀门一端连通;所述变径连接筒的一端与阀门连通,变径连接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射筒连接。

上述结构中,所述诱饵钓饵抛投组件包括内筒、外筒以及连接线;所述内筒及外筒直径不同,内筒可套于外筒内,内筒与外筒外底部分别设有金属坠,内筒与外筒之间连接线上还设有圆板;所述连接线一端与抛竿鱼线轮的鱼线连接,连接线的另一端依次连接内筒、圆板,并与外筒连接,内筒和圆板之间部分的连接线上串结有多个鱼钩。

上述结构中,所述诱饵钓饵抛投组件包括浅盘体以及金属坠;所述浅盘体中心设有连接线,浅盘体顶部端面连接有多个鱼钩,浅盘体底部设置所述金属坠,

上述结构中,所述发射筒中部设有伸缩支架。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不仅能够通过诱饵钓饵抛投组件同时抛投诱饵和钓饵,而且抛投器能将诱饵钓饵抛投组件抛投得更远,扩大抛竿垂钓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抛投器整体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诱饵钓饵抛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诱饵钓饵抛投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诱饵钓饵抛投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耐压气罐1、四通管2、阀门3、变径连接筒4、发射筒5、气压表6、气门嘴7、伸缩支架8、内筒21、外筒22、连接线23、金属坠24、圆板25、鱼钩26、浅盘体31、金属坠32、连接线33、鱼钩34。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而连接的位置和方向可以改变,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气动诱饵钓饵抛投装置,它包括抛竿鱼线轮(图未示)、抛投器以及诱饵钓饵抛投组件。具体地,抛投器包括耐压气罐1、四通管2、阀门3、变径连接筒4以及发射筒5;四通管2由四个相互导通带有接头的通道组成,四通管2的右侧接头连接有气压表6,四通管2的左侧接头连接有气门嘴7,四通管2的下侧接头与耐压气罐1连通,四通管2的上侧接头与阀门3一端连通,变径连接筒4较小直径一端与阀门3连通,变径连接筒4较大直径一端与发射筒5连接。其中,气门嘴7与外置的气泵、打气筒或气瓶的出气端连接,气泵、打气筒或气瓶可将高压气体通过气门嘴7,向耐压气罐1内充装高压气体,并观察气压表6上的压力指示值,直至达到所需压力,完成耐压气罐1内的气体充装,耐压气罐1内充装的高压气体作为动力源。

优选地,诱饵钓饵抛投组件与抛竿鱼线轮线杯上鱼线连接,诱饵钓饵抛投组件包括内筒21、外筒22以及连接线23;具体地,如图2所示,内筒21及外筒22直径不同,内筒21可套装于外筒22内,内筒21与外筒22外底部上分别设有金属坠24,且内筒21与外筒22之间还设有圆板25。进一步地,连接线23一端与抛竿鱼线轮的鱼线连接,连接线23的另一端依次连接内筒21、圆板25,并与外筒22连接,且在内筒21和圆板25之间部分的连接线23上串结有多个鱼钩26。诱饵钓饵抛投组件装配时,将诱饵和挂有钓饵的鱼钩26分层置于内筒21内,并将圆板25盖于内筒21的敞口处;将装有诱饵和钓饵的内筒21套装于外筒22内,然后在外筒22的敞口处包裹少量粘性鱼饵密封,最后将套装在一起的内筒21和外筒22在放入发射筒5内准备抛投,即完成诱饵钓饵抛投组件装配过程。

实施该诱饵钓饵抛投组件抛投时,首先将抛竿鱼线轮的线杯置于出线状态,快速开启阀门3,释放耐压气罐1内的高压气体,使高压气体将发射筒5内的诱饵钓饵抛投组件抛射出去。当诱饵钓饵抛投组件落入水底后,提起抛竿收紧鱼线,用力向身体后上方扬起抛竿,诱饵钓饵抛投组件的内筒21与外筒22被分离,圆板25带出诱饵及挂有钓饵的鱼钩26。内筒21、诱饵、鱼钩26、圆板25以及外筒22分散落于水底,架好鱼竿,收紧鱼线,等待鱼咬钩。

优选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诱饵钓饵抛投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诱饵钓饵抛投组件包括浅盘体31以及金属坠32;浅盘体31呈盘状结构,浅盘体31中心设有连接线33,且位于浅盘体31顶部端面连接有多个鱼钩34,金属坠32设置于浅盘体31底部在使用该诱饵钓饵抛投组件时,在糟食干料中加入水分,充分搅拌后形成诱钓一体的糟食鱼饵,在浅盘体31内装入糟食鱼饵,捏紧并形成一定高度圆柱体,将连接在浅盘体31内的鱼钩34分别插入糟食内,或在鱼钩34上挂有钓饵,轻轻插入糟食表面上,完成诱饵钓饵抛投组件装配,连接线33与抛竿鱼线轮的鱼线连接,最后将诱饵钓饵抛投组件放入发射筒5内。实施该诱饵钓饵抛投组件抛投时,采用前述相同实施抛投方式,将该诱饵钓饵抛投组件抛投出去,待该诱饵钓饵抛投组件沉入水底,架好鱼竿,收紧鱼线,等待鱼咬钩。

优选地,发射筒5中部设有伸缩支架8,该伸缩支架8可伸缩调节,以确定发射筒5抛射角度。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不仅能够通过诱饵钓饵抛投组件同时抛投诱饵和钓饵,而且抛投器能将诱饵钓饵抛投组件抛投得更远,扩大抛竿垂钓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优选实施方式,并非限制本专利范围,凡是利用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诱饵钓饵抛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耐压气罐、四通管、阀门、变径连接筒以及发射筒;所述四通管由四个相互导通带有接头的通道组成,四通管的右侧接头连接有气压表,四通管的左侧接头连接有气门嘴,四通管的下侧接头与所述耐压气罐连通,四通管的上侧接头与所述阀门一端连通;所述变径连接筒的一端与阀门连通,变径连接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射筒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诱饵钓饵抛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诱饵钓饵抛投组件包括内筒、外筒以及连接线;所述内筒及外筒直径不同,内筒可套装于外筒内,内筒与外筒外底部分别设有金属坠,内筒与外筒之间还设有圆板;所述连接线一端与抛竿鱼线轮的鱼线连接,连接线的另一端依次连接内筒、圆板,并与外筒连接,内筒和圆板之间部分的连接线上串结有多个鱼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诱饵钓饵抛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诱饵钓饵抛投组件包括浅盘体以及金属坠;所述浅盘体呈盘状结构,浅盘体中心设有连接线,位于浅盘体顶部端面连接有多个鱼钩,所述金属坠设置于浅盘体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诱饵钓饵抛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发射筒中部设有伸缩支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诱饵钓饵抛投装置,它包括抛竿鱼线轮、抛投器以及诱饵钓饵抛投组件;所述抛投器包括耐压气罐、四通管、阀门、变径连接筒以及发射筒;所述四通管由四个相互导通带有接头的通道组成,四通管的右侧接头连接有气压表,四通管的左侧接头连接有气门嘴,四通管的下侧接头与所述耐压气罐连通,四通管的上侧接头与所述阀门一端连通;所述变径连接筒的一端与阀门连通,变径连接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射筒连接。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不仅能够通过诱饵钓饵抛投组件同时抛投诱饵和钓饵,而且抛投器能将诱饵钓饵抛投组件抛投得更远,扩大抛竿垂钓的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永琳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