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便于喂蚕的养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9849发布日期:2020-05-08 12:50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便于喂蚕的养蚕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蚕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便于喂蚕的养蚕架。



背景技术:

蚕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俗称之蚕宝宝或娘仔。家蚕的英文名为“silkworm”(意为“丝虫”)是因为它用丝织茧。茧是由一根300-900米长的丝织成的。现如今我国茧丝绸产量与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已成为可以主导世界茧丝价格走势的茧丝绸大国。

蚕吐出的蚕丝经济价值较高,因此很多地方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养蚕,来收集蚕丝,然而现有的养蚕架大多结构简单,仅仅只是多个养蚕板的层叠结构,这就使得无法很便捷的向位于高层处的养蚕板投料来饲养蚕,也无法便捷的对蚕的排泄物和残余桑叶进行清洁,大大增加了人工养蚕的困难,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新型的便于喂蚕的养蚕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便于喂蚕的养蚕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便于喂蚕的养蚕架,包括两组支撑架,两组所述支撑架对称设置且顶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支撑转轴,所述支撑转轴固定连接在支撑圆盘的中心位置,两个所述支撑圆盘之间沿圆环固定安装有多根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上转动安装有养殖架,所述养殖架包括养蚕板、连接架、转动环套和接污板,所述养蚕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固定设置有转动环套,两个所述转动环套转动套接在一根支撑连杆上,所述养蚕板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底部设置有多孔目的栅格板,所述养蚕板两侧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挂杆,所述接污板两侧的两端均连接有挂接绳套,所述挂接绳套一一对应挂接在挂杆上,所述接污板位于养蚕板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支撑连杆与养殖架的设置数量为2-16组。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斜撑杆。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撑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与驱动电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挂杆远离养蚕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挂杆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自重,养蚕板在跟随支撑圆盘转动时始终处于垂直地面的方向,保证养蚕板的朝向,确保蚕不会掉落地面,且由于其能够跟随支撑圆盘转动,因此每个养殖架均可转动至靠近地面的位置,此状态下饲养人员能够轻易的对每个养殖架上进行投放桑叶,方便喂养蚕,而接污板位于养蚕板的正下方,可对蚕的排泄物、残余的桑叶进行收集,便于对养殖架进行清洁,降低了蚕的饲养难度,提高了喂养蚕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新型的便于喂蚕的养蚕架,包括两组支撑架1,支撑架1上固定设置有斜撑杆2,两组支撑架1对称设置且顶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支撑转轴3,支撑转轴3固定连接在支撑圆盘4的中心位置,其中一个支撑架1的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5,且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支撑转轴3传动连接,支撑架1上设置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与驱动电机5电连接,两个支撑圆盘4之间沿圆环固定安装有多根支撑连杆6,支撑连杆6上转动安装有养殖架7,支撑连杆6与养殖架7的设置数量为2-16组,养殖架7包括养蚕板8、连接架9、转动环套10和接污板14,养蚕板8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架9,连接架9上固定设置有转动环套10,两个转动环套10转动套接在一根支撑连杆6上,养蚕板8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底部设置有多孔目的栅格板11,养蚕板8两侧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挂杆12,接污板14两侧的两端均连接有挂接绳套13,挂接绳套13一一对应挂接在挂杆12上,挂杆12远离养蚕板8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挂杆12的直径,接污板14位于养蚕板8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每个养蚕板8上均养殖有蚕,蚕产生的排泄物以及桑叶碎屑均可通过栅格板11上的孔落在接污板14上,当需要对养蚕板8上的蚕进行喂养时,通过控制开关启动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带动支撑圆盘4及其上的养殖架7转动,使得需要投放桑叶的养殖架7转动至靠近地面的位置,此时停下驱动电机5,饲养人员可将养蚕板8上的旧桑叶清理掉,投放上新鲜桑叶,供蚕食用,将挂接绳套13从挂杆12上取下,从而拆下接污板14,对其上的脏污进行清洁,这样就能使得每个养殖架7均能够便捷的进行投放桑叶和清洁环境,降低了蚕的饲养难度,提高了喂养蚕的便捷性,同时空间利用率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便于喂蚕的养蚕架,包括两组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撑架(1)对称设置且顶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支撑转轴(3),所述支撑转轴(3)固定连接在支撑圆盘(4)的中心位置,两个所述支撑圆盘(4)之间沿圆环固定安装有多根支撑连杆(6),所述支撑连杆(6)上转动安装有养殖架(7),所述养殖架(7)包括养蚕板(8)、连接架(9)、转动环套(10)和接污板(14),所述养蚕板(8)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架(9),所述连接架(9)上固定设置有转动环套(10),两个所述转动环套(10)转动套接在一根支撑连杆(6)上,所述养蚕板(8)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底部设置有多孔目的栅格板(11),所述养蚕板(8)两侧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挂杆(12),所述接污板(14)两侧的两端均连接有挂接绳套(13),所述挂接绳套(13)一一对应挂接在挂杆(12)上,所述接污板(14)位于养蚕板(8)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便于喂蚕的养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杆(6)与养殖架(7)的设置数量为2-16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便于喂蚕的养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固定设置有斜撑杆(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便于喂蚕的养蚕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5),且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支撑转轴(3)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与驱动电机(5)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便于喂蚕的养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杆(12)远离养蚕板(8)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挂杆(12)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便于喂蚕的养蚕架,涉及养蚕工具领域,包括两组支撑架,两组所述支撑架对称设置且顶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支撑转轴,所述支撑转轴固定连接在支撑圆盘的中心位置,两个所述支撑圆盘之间沿圆环固定安装有多根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上转动安装有养殖架,所述养殖架包括养蚕板、连接架、转动环套和接污板,所述养蚕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固定设置有转动环套。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养殖架均可转动至靠近地面的位置,此状态下饲养人员能够轻易的对每个养殖架上进行投放桑叶,方便喂养蚕,而接污板位于养蚕板的正下方,可对蚕的排泄物、残余的桑叶进行收集,便于对养殖架进行清洁。

技术研发人员:门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门雷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