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饲养和繁育的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8930发布日期:2020-05-15 15:25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水虻饲养和繁育的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养殖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黑水虻饲养和繁育的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黑水虻,又称亮斑扁角水虻(hermertiaillucensl.),是一种双翅目腐生性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是一种利用价值非常高的资源昆虫和环境昆虫,利用黑水虻来处理生物废弃物不仅能够有效的避免污染问题,而且能够通过生物转化对生物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因此黑水虻人工养殖获得成功显现出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黑水虻人工养殖分为幼虫的饲养和成虫的产卵繁育,目前一般是将黑水虻的幼虫饲养和成虫的繁育分开布局,该方法造成用地的浪费,而且幼虫饲养室遗落的幼虫羽化后容易从幼虫室逃逸,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且幼虫饲养室发热量大,热能没有充分利用,而成虫饲养室在温度较低时往往要另外加热,造成能源浪费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黑水虻饲养和繁育的一体化结构,解决现有黑水虻饲养和繁育结构中存在的占地面积大、成虫易逃逸以及热能没有充分利用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水虻饲养和繁育的一体化结构,其内部为上下结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从上至下分别为繁育室和饲养室,繁育室和饲养室之间通过楼板间隔,楼板上开设多个通孔,通孔上可拆卸设置透明材质制成的诱虫罩,诱虫罩对羽化成虫进行导光及引诱,所述饲养室为不透光设计。

优选的,所述饲养室内设置多层饲养架,相邻饲养架之间行走通道上设置供饲养管理车运行的轨道。

优选的,所述饲养室侧壁上设置风机a,顶部等间距设置温度传感器a。

优选的,所述繁育室侧壁上设置风机b,顶部等间距设置温度传感器b。

优选的,所述风机a、风机b、温度传感器a、温度传感器b均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饲养室、繁育室的温度调节。

优选的,所述繁育室为拱形顶。

优选的,所述诱虫罩内设置有供成虫附着的附着物,如塑料制树叶等。

优选的,所述诱虫罩为顶部密封、底部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架体包括支撑柱、悬臂梁、托盘,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所述悬臂梁沿着支撑柱的长度方向从上往下依次水平且平行设置,悬臂梁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左右两侧或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饲养架形成单列式或双列式布局,每列之间设置行走通道,托盘设置于同侧相邻的两个悬臂梁之间,与架体的底面平行。

优选的,所述行走通道上设置供饲养管理车运行的轨道,所述诱虫罩成列设置于行走通道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繁育室内还设置有光照装置和加热装置,并与控制器电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水虻饲养和繁育的一体化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黑水虻饲养和繁育一体化结构能够显著的降低占地面积,而且幼虫饲养室多余的热量能够传递到成虫繁育室进行利用,设置的采光和诱虫罩能够对下层进行采光以及引诱遗落的羽化成虫进入繁育室。整个结构布局紧凑,提升了养殖密度,且结构简单,养殖环境便于控制,非常适合大规模饲养黑水虻,实现了极大提升饲养效率的目的,利于黑水虻的大规模人工繁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多层饲养架的俯视图。

图中,1为轨道;2为多层饲养架;3为黑水虻幼虫饲养室;4为采光和诱虫罩;5为黑水虻繁育室;6为附着物;7为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黑水虻饲养和繁育的一体化结构,包括下层的黑水虻饲养室3,上层的黑水虻繁育室5,黑水虻繁育室为拱形顶,所述的黑水虻饲养室内设置有多层饲养架2,以及饲养架中间的供饲养管理车运行的轨道1,上下层之间采用楼板间隔,参见图2,楼板上设置通孔,通孔处设计了采光和诱虫的采光诱虫罩4,诱虫罩为顶部密封、底部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结构,诱虫罩内设置有供成虫附着的塑料制树叶作为附着物6,本实施例的建筑结构内的侧壁上设置风机,上下层的顶部设置温度传感器7,风机与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饲养室、繁育室的温度调节。

所述架体包括支撑柱8、悬臂梁9、托盘10,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所述悬臂梁沿着支撑柱的长度方向从上往下依次水平且平行设置,悬臂梁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左右两侧或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饲养架形成单列式或双列式布局,每列之间设置行走通道,托盘设置于同侧相邻的两个悬臂梁之间,与架体的底面平行。

诱虫罩成列设置于行走通道的上方,且由透明材质制作而成,诱虫罩与楼板可拆卸连接,如开口处采用常规的螺纹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的一体化结构将黑水虻繁育室设置在饲养室上方,能够显著的降低用地面积,而且第一层的热量可以传递到黑水虻繁育室,保证繁育室良好的气温,同时采光诱虫罩能够为饲养室提供采光,而且能够将饲养室遗落的成虫通过采光诱虫罩引诱后移至上层的繁育室,有效避免成虫的逃逸。整个装置布局紧凑,提升了养殖密度,且结构简单,养殖环境便于控制,非常适合大规模饲养黑水虻,实现了极大提升饲养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如下:幼虫养殖,将黑水虻幼虫和食料放置在饲养室的托盘中,在黑水虻幼虫养殖期间,饲养室行走通道上设置轨道可实现饲养管理车自动进行补料和收料,饲养室的风机(图中未示出)与环境监测装置电连接,通过风机保持幼虫养殖期间的空气流通和散热;当物料处理完成后,由饲养管理车将托盘内的物料和幼虫收集运输至指定虫粪分离区域。再由饲养管理车重新在托盘内添加物料和幼虫进行处理。如此循环。部分没有收集到的遗落的幼虫则在饲养室内羽化后由于诱虫罩的采光和诱虫作用成虫被收集与诱虫罩内,人工将收集与诱虫罩内的黑水虻成虫放置于繁育室内,繁育室的活动空间内设置有风机(图中未示出),繁育室可以通过饲养室内热量对活动空间内部进行加热升温,以诱导黑水虻成虫的交配行为。黑水虻成虫的活动空间内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和光照装置,控制器分别和加热装置、光照装置连接,用于监测活动空间内的温度和光亮度,当繁育室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当繁育室光亮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光照装置进行光照补偿。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方式,并且易于作出其他多种变化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中描述的准确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黑水虻饲养和繁育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内部为上下结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从上至下分别为繁育室和饲养室,繁育室和饲养室之间通过楼板间隔,楼板上开设多个通孔,通孔上可拆卸设置透明材质制成的诱虫罩,诱虫罩对羽化成虫进行导光及引诱,所述饲养室为不透光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室内设置多层饲养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室侧壁上设置风机a,顶部等间距设置温度传感器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繁育室侧壁上设置风机b,顶部等间距设置温度传感器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a、风机b、温度传感器a、温度传感器b均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饲养室、繁育室的温度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繁育室为拱形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罩内设置有供成虫附着的附着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罩为顶部密封、底部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饲养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架体,所述架体包括支撑柱、悬臂梁、托盘,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所述悬臂梁沿着支撑柱的长度方向从上往下依次水平且平行设置,悬臂梁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左右两侧或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饲养架形成单列式或双列式布局,每列之间设置行走通道,托盘设置于同侧相邻的两个悬臂梁之间,与架体的底面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通道上设置供饲养管理车运料的轨道,所述诱虫罩成列设置于行走通道的上方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黑水虻饲养和繁育的一体化结构,包括下层的黑水虻饲养室,上层的黑水虻繁育室,以及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采光与诱虫罩。所述的黑水虻饲养室内设置有多层的饲养架,以及饲养架中间的供饲养管理车运行的轨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将黑水虻繁育室设置在饲养室上方,能够显著的降低用地面积,而且第一层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顶壁传递到黑水虻繁育室,保证繁育室良好的气温,同时采光诱虫罩能够为饲养室提供采光,而且能够将饲养室遗落的成虫通过采光诱虫罩引诱至上层的繁育室。

技术研发人员:许道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道军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