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施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8825发布日期:2020-06-26 20:2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施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施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施肥机。



背景技术:

机械化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且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技术成熟。水肥一体化的出现,对农作物的灌溉和施肥带来了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施肥机,用于实现对农作物的智能施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施肥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肥箱,其特征是,肥箱为两个,还包括:

搅拌机构,搅拌机构设置在机架与肥箱之间用于对肥箱内的水肥进行搅拌;

出液管,出液管与肥箱底部连通,在其中一根出液管上设有电磁阀;

连接管,连接管与出液管螺纹连接,连接管内设有球阀;

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置在机架与球阀之间,用于调节两球阀的开度,且调节机构对两球阀的调节作用相反;

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在施肥机构与连接管之间设有混合管。

进一步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搅拌电机、固定在搅拌电机输出端的主轴、固定在主轴顶部的主动带轮、转动安装在肥箱内的搅拌轴、固定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固定在搅拌轴顶部的从动带轮、设置在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的皮带。

进一步地,出液管为l形结构,出液管的第一端与肥箱底部连通,出液管的第二端与连接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调节机构包括与球阀固定连接的旋钮、固定在旋钮上的摆杆、设置在两摆杆之间的连杆、与连杆中部铰接的驱动杆、与驱动杆固定连接的转轮、驱动转轮的调节电机。

进一步地,混合管为t形结构,混合管的上端与连接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施肥机构包括与混合管下端固定连接的施肥主管、等间距设置在施肥主管上的施肥支管、固定在施肥支管末端的喷头、固定在机架上的管架,喷头可调节的设置在管架上。

进一步地,在管架上设有长条孔,在长条孔的前后壁上设有横槽以及等间距设置且与横槽连通的竖槽,在喷头外壁设有与横槽和竖槽滑动连接的滑块。

进一步地,在竖槽内壁设有阻尼件。

一种智能施肥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驱动整个施肥机行走;

(2)控制搅拌机构动作,对肥箱内的水肥进行搅拌;

(3)根据作物根系周围环境,通过调节机构调节两肥箱内流出的水肥含量。

进一步地,根系周围环境包括根系周围水分含量、微量元素含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施肥机,可以实现对多种水肥的施加比例调节,以使得作物获得所需量的微量元素及水分,以确保植物处于最佳生长环境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施肥机的正视图;

图2为肥箱的俯视图;

图3为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管架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

图中:1机架,2肥箱,21搅拌轴,22搅拌叶片,23从动带轮,24搅拌电机,25主轴,26轴承,27主动带轮,28皮带,3出液管,31电磁阀,4连接管,41旋钮,42摆杆,43连杆,44驱动杆,45转轮,46调节电机,5混合管,6施肥主管,61施肥支管,62喷头,7管架,71长条孔,72横槽,73竖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施肥机主要包括机架1、肥箱2、搅拌机构、调节机构和施肥机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机架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部件,机架上至少设置有驾驶室、行走机构,在机架上固定有两个肥箱2,如图2所示,肥箱为方形,在肥箱内转动安装有搅拌轴21,在搅拌轴上固定有搅拌叶片22,在搅拌轴的上部固定有从动带轮23,在两肥箱之间设有与机架固定连接的搅拌电机24,在搅拌电机输出端固定有主轴25,在两搅拌电机之间设有轴承26,通过轴承实现对主轴的支撑。在主轴的上部固定有两个主动带轮27,在主动带轮与对应的从动带轮之间设有皮带28,搅拌电机、主轴、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皮带、搅拌轴、搅拌叶片构成了搅拌机构,通过搅拌机构实现对肥箱内水肥的搅拌。

在肥箱的底部固定有出液管3,出液管与肥箱连通,出液管为l形管。在其中一根出液管上设有电磁阀31,出液管的第一端与肥箱连接,在出液管的第二端设有连接管4,出液管的第二端伸入连接管内并与之螺纹连接,出液管与连接管之间密封良好。在连接管内设有球阀,如图3所示,在连接管外部设有与球阀固定连接的旋钮41,旋钮上固定有摆杆42,摆杆的第一端与旋钮固定连接,在两摆杆的第二端之间设有连杆43,连杆与摆杆铰接连接。摆杆、连杆和连接管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在连杆的中部铰接连接有驱动杆44、驱动杆固定在转轮45上,转轮固定在调节电机46的输出端,调节电机固定在机架上。调节电机、转轮、驱动杆、摆杆、连杆构成了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驱动连接管内球阀的开度。驱动杆与摆杆的长度相等,当摆杆处于竖直位置时,左侧连接管内的球阀将整个连接管关闭,右侧连接管内的球阀将连接管完全打开。在驱动杆的作用下驱动连杆向左移动时,左侧连接管内的球阀开度增大、右侧连接管内的球阀开度减小,进而调节两个肥箱内流出的水肥比例。当摆杆处于水平状态时,左侧连接管被完全打开,右侧连接管被关闭。这样,每个肥箱内流出的水肥占比可以在0-100%之间调节,为实现对右侧出液管的封闭,在右侧出液管上设有电磁阀31,当该电磁阀开启后,肥箱内的水肥才能进入右侧连接管。

在两连接管之间设有混合管5,混合管为“t”字形结构,混合管两部的两端与对应的连接管螺纹连接。经两肥箱流出的水肥在混合管内进行混合,在混合管的下端固定有施肥主管6,施肥主管与混合管垂直设置并连通,在施肥主管上连接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施肥支管61,施肥支管为软管。在施肥主管的下方设有管架7,如图4、图5所示,管架为直杆,管架于机架固定连接。在管架上设有长条孔71,在施肥支管的下部设有喷头62,喷头设置在长条孔中,在喷头外壁上设有滑块,在长条孔的前内壁上分别设有横向的横槽72,在长条孔的前后壁上还分别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且竖向的竖槽73,竖槽与横槽连通。竖槽与横槽形成梳齿状,竖槽内壁设置阻尼件,如橡胶垫片,滑块由横槽滑入竖槽内后,可以实现对喷头的固定。调节喷头的位置,可以适应不同行宽的作物种植需要。施肥主管、施肥支管、管架、喷头构成了施肥机构。肥箱至少设置两个,肥料数目不同时,配备不同数目的出液管、不同数目的混合管接头。

一种智能施肥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驱动整个施肥机行走;

(2)控制搅拌机构动作,对肥箱内的水肥进行搅拌;

(3)根据作物根系周围环境(包括根系周围水分含量、微量元素含量),通过调节机构调节两肥箱内流出的水肥含量。调节电机的动作,由控制器控制,控制器可以读取已提前检测的作物根系周围环境数据,控制调节电机动作,进而调节球阀的开度,以使得相应量的肥料施加在作物根系附近,实现智能施肥。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施肥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肥箱,其特征是,肥箱为两个,还包括:

搅拌机构,搅拌机构设置在机架与肥箱之间用于对肥箱内的水肥进行搅拌;

出液管,出液管与肥箱底部连通,在其中一根出液管上设有电磁阀;

连接管,连接管与出液管螺纹连接,连接管内设有球阀;

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置在机架与球阀之间,用于调节两球阀的开度,且调节机构对两球阀的调节作用相反;

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在施肥机构与连接管之间设有混合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施肥机,其特征是,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搅拌电机、固定在搅拌电机输出端的主轴、固定在主轴顶部的主动带轮、转动安装在肥箱内的搅拌轴、固定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固定在搅拌轴顶部的从动带轮、设置在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的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施肥机,其特征是,出液管为l形结构,出液管的第一端与肥箱底部连通,出液管的第二端与连接管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施肥机,其特征是,调节机构包括与球阀固定连接的旋钮、固定在旋钮上的摆杆、设置在两摆杆之间的连杆、与连杆中部铰接的驱动杆、与驱动杆固定连接的转轮、驱动转轮的调节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施肥机,其特征是,混合管为t形结构,混合管的上端与连接管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施肥机,其特征是,施肥机构包括与混合管下端固定连接的施肥主管、等间距设置在施肥主管上的施肥支管、固定在施肥支管末端的喷头、固定在机架上的管架,喷头可调节的设置在管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施肥机,其特征是,在管架上设有长条孔,在长条孔的前后壁上设有横槽以及等间距设置且与横槽连通的竖槽,在喷头外壁设有与横槽和竖槽滑动连接的滑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施肥机,其特征是,在竖槽内壁设有阻尼件。


技术总结
一种智能施肥机及其控制方法,用于实现对农作物的智能施肥。施肥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肥箱,还包括:搅拌机构,搅拌机构设置在机架与肥箱之间用于对肥箱内的水肥进行搅拌;出液管,出液管与肥箱底部连通,在其中一根出液管上设有电磁阀;连接管,连接管与出液管螺纹连接,连接管内设有球阀;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置在机架与球阀之间,用于调节两球阀的开度,且调节机构对两球阀的调节作用相反;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在施肥机构与连接管之间设有混合管。本实用新型可对作物根系进行智能施肥,将所需量的肥料施加在作物根系附近。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伟;司纪升;王宗帅;冯波;李升东;肖静;孔令安;王法宏;禚其翠;王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08.23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