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包托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4100发布日期:2020-06-02 18:2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菌包托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食用菌接种生产线中,需要将插入接种棒之后的菌包进行装筐然后运送,在插棒机输出机构将菌包输送到装筐等待区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菌包与传输辊道之间强硬移动损伤菌包出现微孔,而微孔在生产中会出现感染杂菌,从而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传统插棒机输出机构在转移菌包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菌包托包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菌包托包装置,菌包支架58内纵向安装托板支架75,托板支架75上纵向设有支架导槽59,支架导槽59内设有导柱60,导柱60上端固定连接位于托板支架75上部的菌包托板74,位于菌包支架58下侧的导柱60下端连接导柱座61。

所述菌包支架58为u型架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菌包托包装置,导柱连接菌包托板并通过菌包支架导槽引导移动,当菌包移动受阻时,菌包托板带动其上菌包移动,减少菌包直接强硬移动损伤菌包出现微孔,从而进一步避免了菌包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菌包托包装置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菌包托包装置主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菌包托包装置与插棒机出棒机构配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菌包托包装置与插棒机出棒机构实现菌包移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菌包托包装置与插棒机出棒机构实现菌包移动示意图。

图中:16、菌包,58、菌包支架,59、支架导槽,60、导柱,61、导柱座,62、插棒机输出机构,63、推杆,74、菌包托板,75、托板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菌包托包装置结构如图1-2所示,菌包支架58为u型架体结构,菌包支架58内纵向安装托板支架75,托板支架75上纵向设有支架导槽59,支架导槽59内设有导柱60,导柱60上端固定连接位于托板支架75上部的菌包托板74,位于菌包支架58下侧的导柱60下端设有导柱座61。

如图3-5所示,托包装置位于架体11内底部与插棒机输出机构62输出待装区处,托包装置解决装筐装置与插棒机输出机构63连接对口问题,起连接桥作用,导柱60连接菌包托板74并通过菌包支架导槽59引导移动,当菌包16移动受阻时,菌包托板74带动其上菌包16移动,形成下托板式软接触或缓接触,减少菌包直接强硬移动损伤菌包出现微孔,菌包托板74可以来回滑动,在返回机构作用下返回原位,在推杆63做用下前行。



技术特征:

1.一种菌包托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菌包支架(58)内纵向安装托板支架(75),托板支架(75)上纵向设有支架导槽(59),支架导槽(59)内设有导柱(60),导柱(60)上端固定连接位于托板支架(75)上部的菌包托板(74),位于菌包支架(58)下侧的导柱(60)下端连接导柱座(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包托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包支架(58)为u型架体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菌包托包装置,菌包支架内纵向安装托板支架,托板支架上纵向设有支架导槽,支架导槽内设有导柱,导柱上端固定连接位于托板支架上部的菌包托板,位于菌包支架下侧的导柱下端连接导柱座。本实用新型的菌包托包装置,导柱连接菌包托板并通过菌包支架导槽引导移动,当菌包移动受阻时,菌包托板带动其上菌包移动,减少菌包直接强硬移动损伤菌包出现微孔,从而进一步避免了菌包污染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罗连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富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