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稻育秧摆盘覆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6714发布日期:2020-07-17 15:2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新型水稻育秧摆盘覆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秧摆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摆盘覆土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稻育秧过后,需要将其移栽至育秧盘内进而覆土生根,便于后续插秧等操作,传统的人工覆土方式播撒不够均匀,而单独使用小车料斗播撒覆土则容易因土块缺少动力单纯由重力难以覆撒均匀,其结构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新型水稻育秧摆盘覆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摆盘覆土装置,包括覆土小车、育秧盘,所述覆土小车上部具有入土孔,覆土小车内部具有收纳腔,收纳腔中部具有挡板,挡板下部具有光轴,光轴外部具有震荡板,光轴左侧具有驱动轴,驱动轴外部具有凸轮,驱动轴端部具有二号链轮,覆土小车右部对称分布一号支脚,一号支脚下部具有转动轴,一号支脚通过转动轴与驱动辊连接,驱动辊外部均匀分布外齿,转动轴端部具有一号链轮,一号链轮通过传动链与二号链轮挂接,凸轮外缘与震荡板内侧面配合,覆土小车下部具有出土孔,外齿与育秧盘顶面压合。

所述覆土小车左部对称分布二号支脚,二号支脚内侧具有压辊,压辊与土层压合,覆土小车上部具有推拉把手。

有益效果:

一号支脚通过转动轴与驱动辊连接,转动轴端部具有一号链轮,推动推拉把手时,驱动辊转动带动一号链轮转动,一号链轮通过传动链与二号链轮挂接,此时可以驱动驱动轴转动,凸轮随驱动轴转动推动震荡板上部,震荡板沿光轴轴线发生摆动,使收纳腔内部的土壤受到震荡力,在与重力共同作用下自出土孔撒出,随后压辊向前可以将土层压平,其方便覆土撒出,且可以直接压平土层,结构合理,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水稻育秧摆盘覆土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水稻育秧摆盘覆土装置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水稻育秧摆盘覆土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摆盘覆土装置,包括覆土小车01、育秧盘03,所述覆土小车01上部具有入土孔11,覆土小车01内部具有收纳腔20,收纳腔20中部具有挡板21,挡板21下部具有光轴15,光轴15外部具有震荡板16,光轴15左侧具有驱动轴17,驱动轴17外部具有凸轮18,驱动轴17端部具有二号链轮26,覆土小车01右部对称分布一号支脚12,一号支脚12下部具有转动轴24,一号支脚12通过转动轴24与驱动辊27连接,驱动辊27外部均匀分布外齿22,转动轴24端部具有一号链轮23,一号链轮23通过传动链与二号链轮26挂接,凸轮18外缘与震荡板16内侧面配合,覆土小车01下部具有出土孔25,外齿22与育秧盘03顶面压合。

所述覆土小车01左部对称分布二号支脚13,二号支脚13内侧具有压辊14,压辊14与土层压合,覆土小车01上部具有推拉把手19。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摆盘覆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覆土小车、育秧盘,所述覆土小车上部具有入土孔,覆土小车内部具有收纳腔,收纳腔中部具有挡板,挡板下部具有光轴,光轴外部具有震荡板,光轴左侧具有驱动轴,驱动轴外部具有凸轮,驱动轴端部具有二号链轮,覆土小车右部对称分布一号支脚,一号支脚下部具有转动轴,一号支脚通过转动轴与驱动辊连接,驱动辊外部均匀分布外齿,转动轴端部具有一号链轮,一号链轮通过传动链与二号链轮挂接,凸轮外缘与震荡板内侧面配合,覆土小车下部具有出土孔,外齿与育秧盘顶面压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稻育秧摆盘覆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覆土小车左部对称分布二号支脚,二号支脚内侧具有压辊,压辊与土层压合,覆土小车上部具有推拉把手。


技术总结
新型水稻育秧摆盘覆土装置,包括覆土小车、育秧盘,所述覆土小车上部具有入土孔,覆土小车内部具有收纳腔,收纳腔中部具有挡板,挡板下部具有光轴,光轴外部具有震荡板,光轴左侧具有驱动轴,驱动轴外部具有凸轮,驱动轴端部具有二号链轮,覆土小车右部对称分布一号支脚,一号支脚下部具有转动轴,一号支脚通过转动轴与驱动辊连接,驱动辊外部均匀分布外齿,转动轴端部具有一号链轮,一号链轮通过传动链与二号链轮挂接,凸轮外缘与震荡板内侧面配合,覆土小车下部具有出土孔,外齿与育秧盘顶面压合。

技术研发人员:陈璐;李春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璐;李春凤
技术研发日:2019.10.12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