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0874发布日期:2020-09-04 11:4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红松嫁接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



背景技术:

随着红松种子产业特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日渐凸显,红松果林产业受到高度重视。采用嫁接的方法建立红松无性系果林,具有结实早、产量高的特点。近几年,红松无性系果林建立在北方广泛开展,4-6级积温带地区因无霜短、嫁接时间过晚或当年降水量大等造成接穗木质化不好,因冬季持续低温或早春的寒风而造成嫁接苗接穗冻害问题,降低了嫁接成活率和保存率,制约着红松果林的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就需要一种能够防止接穗冻害、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因接穗木质化不好,冬季持续低温和早春的寒风而造成接穗冻害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接穗冻害、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它包括套体、支撑杆固定套、支撑杆、绑带和封口胶条,所述套体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不规则六边形,所述支撑杆固定套竖直固定在套体前后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支撑杆穿过支撑杆固定套安装在套体内,所述绑带与套体的下开口端连接,所述套体的上开口端回折形成回折边,所述封口胶条设置于回折边内侧的上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套体呈不规则六边形,套体的两个直侧边用于卡在第一轮枝上,套体的下开口端延伸至砧木主干处。

进一步地:所述套体为双层材料,内层为保温层,外层为铝膜。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固定套的宽度与支撑杆的粗细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倒钩型金属条。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针对部分寒温带地区因无霜期短,接穗木质化不好导致接穗冻害所提出的一种保温性好、不捂苗、抗风折、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通过将嫁接处设置于套体内使得嫁接处不易受到环境的侵害,其内设置的保温层防止嫁接处受冻,倒钩型支撑杆使嫁接处不易断裂,回折边使套体封装更紧密。

附图说明

图1为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套体的剖视图;

图3为支撑杆的示意图;

图4为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其中,1为套体、2为支撑杆固定套、3为支撑杆、4为绑带、5为回折边、6为封口胶条、101为保温层、102为铝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它包括套体1、支撑杆固定套2、支撑杆3、绑带4和封口胶条6,所述套体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不规则六边形,所述支撑杆固定套2竖直固定在套体1前后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支撑杆3穿过支撑杆固定套2安装在套体1内,所述绑带4与套体1的下开口端连接,所述套体1的上开口端回折形成回折边5,所述封口胶条6设置于回折边5内侧的上开口处。如此设置的目的是:红松嫁接穗沿着套体1的下开口处套入,到接穗80%高度在套体1的上开口露出,用手捏住套体1的下端与嫁接体结合的部位,提拉套体1的上开口促使保护套内红松接穗的松针向上捋顺;套体1前后两侧的两个支撑杆3分别由上至下顺着支撑杆固定套2插入,支撑杆3的上部弯钩挂在支撑杆固定套2的上开口处;将套体1和支撑杆3通过绑带4一起绑扎固定在砧木主干上。

实施例2

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所述套体1呈不规则六边形,套体1的两个直侧边用于卡在第一轮枝上,套体1的下开口端延伸至砧木主干处。如此设置的目的是:套体1的两个直侧边卡在第一轮枝上,使套体1在轮枝的作用下悬挂在嫁接处,所述套体1的下开口端延伸至砧木主干处,使其在支撑杆3的作用下紧贴砧木主干,使套体1在轮枝和支撑杆3的共同作用下包裹在嫁接处,避免因风折造成嫁接接穗损伤。

实施例3

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所述套体1为双层材料,内层为保温层101,外层为铝膜102。如此设置的目的是:铝膜102起到支撑和隔绝温度的作用,所述保温层101为珍珠棉保温层,能够有效隔绝外界低温。

实施例4

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所述支撑杆固定套2的宽度与支撑杆3的粗细匹配。所述支撑杆3为倒钩型金属条。如此设置的目的是:所述支撑杆固定套2的宽度与支撑杆3的粗细吻合,使支撑杆3在支撑杆固定套2内不发生滑动,以避免其固定不稳,为增加支撑杆3的固定效果,所述支撑杆3采用倒钩型金属条。

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将红松嫁接穗沿着保护套的下开口处套入,到接穗80%高度在保护套的上开口露出,用手捏住支撑杆固定套2下端与嫁接体结合部位,提拉保护套的上开口促使保护套内红松接穗的松针向上捋顺。

s2:支撑杆3,两个支撑杆分别由上至下顺着支撑杆固定套2插入,支撑杆上部弯钩挂在支撑杆固定套2的上口。

s3:绑带4,使其将保护套下端和支撑杆绑扎固定在砧木主干上。

s4:带岭地区套保护套时间为11月末,12中旬进行保护套上部回折封口,翌年2月中旬打开上部封口,3月末去掉保护套。



技术特征:

1.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套体(1)、支撑杆固定套(2)、支撑杆(3)、绑带(4)和封口胶条(6),所述套体(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不规则六边形,所述支撑杆固定套(2)竖直固定在套体(1)前后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支撑杆(3)穿过支撑杆固定套(2)安装在套体(1)内,所述绑带(4)与套体(1)的下开口端连接,所述套体(1)的上开口端回折形成回折边(5),所述封口胶条(6)设置于回折边(5)内侧的上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呈不规则六边形,套体(1)的两个直侧边用于卡在第一轮枝上,套体(1)的下开口端延伸至砧木主干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为双层材料,内层为保温层(101),外层为铝膜(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固定套(2)的宽度与支撑杆(3)的粗细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为倒钩型金属条。


技术总结
一种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属于红松嫁接苗培育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接穗冻害、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红松嫁接接穗保护套。本实用新型中,套体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不规则六变形,支撑杆固定套竖直固定在套体前后两侧的中间位置,支撑杆穿过支撑杆固定套安装在套体内,绑带与套体的下开口端连接,套体的上开口端回折形成回折边,封口胶条设置于回折边内侧的上开口处。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红松嫁接。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伟;李春晓;刘彬昕;姜秀煜;徐冰玉;刘涛;张晓燕;孙美欧;姜伟阳;关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带岭林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11.11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