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便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8392发布日期:2020-07-17 15:35阅读:3421来源:国知局
鱼便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便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客厅放置鱼缸,让居室更加温馨,同时养鱼还能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然而,在养鱼时,如何处理水中的鱼粪便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当水中的鱼粪、残饵较多时,其会污染水体,产生有害物质并造成含氧量下降,从而导致鱼缺氧或中毒死亡。

通常,鱼缸会安装一个过滤装置,现有的过滤装置大多采用过滤棉来过滤水中的杂质,当水经过过滤棉时,水中的杂质会留在过滤棉上,这样一来,过滤棉很快就被堵塞,因此,使用者需要频繁地清洗过滤棉,或者更换新的过滤棉,这种过滤装置费力又费钱。随后,市场上出现了鱼便分离器。

现有的鱼便分离器体积较大,多为落地式,很多鱼缸的柜体无法容纳。另外,水泵从鱼缸里连接到放置于地面上的鱼便分离器,再从鱼便分离器连接到鱼缸顶部的过滤器,需要很长的连接管,连接管过长会导致抽水机的水流衰减过大,大大降低过滤的效果,并且连接管过长还影响鱼缸的整体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鱼便分离装置,其结构简单、体积小,且鱼粪便的分离效果较好,用户可以将其挂在鱼缸侧壁或者放置在鱼缸顶部,所需的连接管很短,不会破坏鱼缸的整体美观性,同时也减少对抽水机水流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鱼便分离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盖、进水口、出水口,箱体盖设置在箱体之上,用于盖住箱体,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箱体盖或箱体上,箱体内设有多个挡板,挡板交错设置,构成箱体内的水流通道,进水口位于水流通道的一端,出水口位于水流通道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挡板分为第一组挡板和第二组挡板,第一组挡板和第二组挡板交错设置,水流通道形成于第一组挡板和第二组挡板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组挡板和第二组挡板分别包括多个第一挡板和多个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垂直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排列方向的平面内的投影中,第一挡板的自由端与第二挡板的自由端重叠。

进一步地,位于第一组挡板和第二组挡板之间的水流通道为弯曲状水流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倾斜地设置在箱体内,第一挡板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挡板的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自由端向着对方的方向且向下延伸。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中的两者之一连接于箱体的侧壁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鱼便分离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鱼便分离装置包括箱体1,该箱体1上方开口,并用箱体盖2盖住,优选地,箱体盖2可拆卸地设置于箱体1上,便于打开从而对箱体1内进行清洗。

鱼便分离装置还设置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使得鱼缸内的水能从进水口31进入鱼便分离装置,在进行鱼便分离后,再从出水口32流出。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可以设置在箱体1上,也可以设置在箱体盖2上。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设置在箱体盖2上。

箱体1内设置多个挡板,分为第一组挡板41和第二组挡板42,两组挡板相对设置。第一组挡板41和第二组挡板42分别包括多个第一挡板410和多个第二挡板420。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交错设置,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一组挡板41和第二组挡板42之间形成一个弯曲的水流通道50。

具体地,箱体1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第一组挡板41设置于箱体1的第一侧壁11上,第二组挡板42设置于支撑板13上,该支撑板13设置在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之间,且平行于这两个侧壁。支撑板13与箱体1的底板14不接触,两者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供水流通过。

第一组挡板41和第二组挡板42分别从第一侧壁11和支撑板13的相对面上相向且向下倾斜延伸,因而,第一挡板410、第二挡板420的自由端分别低于它们与第一侧壁11和支撑板13连接的一端。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交错设置,即在水平方向上,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中,第一挡板410的自由端和第二挡板420的自由端重叠。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第一组挡板41和第二组挡板42之间形成弯曲的水流通道50,进一步地,是波浪形的水流通道50。水流要从箱体底流到出水口处,需绕过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的阻挡,在两者之间的空隙中流动,因而形成了波浪形的水流通道50。

优选地,多个第一挡板410之间相互平行且等间距排列,多个第二挡板420之间也相互平行且等间距排列。

支撑板13与第二侧壁12之间的空间构成进水通道51,进水口31位于该进水通道51上方,与进水通道51相通。出水口32位于水流通道50的上方,与水流通道50相通。由于支撑板13距离箱体底板14有一定距离,因此进水通道51与水流通道50相通。

当鱼缸中的水从进水口31进入箱体1时,水沿进水通道51流动至箱体1的底部,再从支撑板13和箱体底板14之间流入第一侧壁11和支撑板14之间的区域,在进入水流的推动下,该区域内的水沿第一组挡板41和第二组挡板42之间的水流通道50蜿蜒向上流动。由于向上流动的速度较慢,且弯曲水流通道的设计更加延长了水流路径和降低水流速度,在较慢的流动速度下,水中的鱼粪便逐渐沉淀至箱体1的底部,并且由于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的交错重叠设置,使得鱼粪便难以向上运动,而是留在箱体底部,从而实现了鱼便分离的目的。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技术特征:

1.鱼便分离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盖、进水口、出水口,所述箱体盖设置在所述箱体之上,用于盖住所述箱体,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盖或所述箱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交错设置,构成箱体内的水流通道,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水流通道的一端,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水流通道的另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分为第一组挡板和第二组挡板,所述第一组挡板和第二组挡板交错设置,所述水流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组挡板和第二组挡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挡板和第二组挡板分别包括多个第一挡板和多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垂直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排列方向的平面内的投影中,所述第一挡板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挡板的自由端重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组挡板和第二组挡板之间的所述水流通道为弯曲状水流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一挡板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倾斜方向相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自由端向着对方的方向且向下延伸。

7.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所述的鱼便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中的两者之一连接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鱼便分离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盖、进水口、出水口,箱体盖设置在箱体之上,用于盖住箱体,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箱体盖或箱体上,箱体内设有多个挡板,挡板交错设置,构成箱体内的水流通道,进水口位于水流通道的一端,出水口位于水流通道的另一端。该鱼便分离装置分离效果较高,且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摆放。

技术研发人员:闵国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闵国洪
技术研发日:2019.11.20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