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杆类花卉的杂交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2891发布日期:2020-09-18 17:5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高杆类花卉的杂交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杆类花卉的杂交袋装置。



背景技术:

杂交育种,一般是指种内不同品种间的杂交育种,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新品种中,或产生杂种优势,获得比亲本品种更强或表现更好的新品种。高杆类花卉指花茎较长的花卉,这类花卉花径长且脆弱易折断,常见的杂交袋套袋由于压迫花卉和花茎,杂交难以获得杂交种子,杂交成活率也较低。因此,需要研发一种适用于高杆类花卉杂交工具袋。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适用于高杆类花卉的杂交袋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高杆类花卉的杂交袋装置,包括杂交袋、横杆和支撑杆,所述横杆首端横向连接于竖直设置的支撑杆顶端,所述杂交袋通过绳子连接于横杆尾端,所述横杆设有长度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杆设有高度调节装置。

优选的,所述长度调节装置是由空心套管和套杆组成,所述空心套管上一侧等距离间隔设置有一行第一定位孔,所述套杆相应位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内通过第一弹簧连接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相匹配的第一定位珠,所述空心套管与套杆通过第一定位珠和第一定位孔卡合固定;所述高度调节装置是由空心长管和长杆组成,所述空心长管上一侧等距离间隔设置有一行第二定位孔,所述长杆相应位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内通过第二弹簧连接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孔相匹配的第二定位珠,所述空心长管与长杆通过第二定位珠和第二定位孔卡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长度调节装置是由若干个第一伸缩节组成的伸缩杆,所述高度调节装置是由若干个第二伸缩节组成的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杂交袋包括下端设有袋口的袋体,所述袋体为长方体形或圆柱体形。

优选的,所述袋口可通过设置在袋体下端的收紧绳或拉链封闭。

优选的,所述袋体为不透光材料制成,袋体侧边设有标签栏和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为塑料透明薄膜,观察口表面覆盖有覆盖纸。

优选的,所述横杆首端与支撑杆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尾端成箭头形。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可根据花卉特点灵活地选择杂交袋和调节装置高度、长度,可减少杂交过程中杂交袋的重量对花卉的损伤,从而能提高了杂交的成活率,杂交袋套好后对花茎的损伤降低,解决了高杆类花卉杂交操作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横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杂交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适用于高杆类花卉的杂交袋装置,包括杂交袋1、横杆2和支撑杆3,横杆2首端通过转轴7横向连接于竖直设置的支撑杆3顶端,横杆2可以以支撑杆3为圆心360度圆周转动,方便根据花卉位置调整杂交袋1的方位,杂交袋1通过绳子4连接于横杆2尾端,横杆2长度可调节和支撑杆3地高度可调节,可以根据花卉的高度和位置合理选择,支撑杆3的尾端32成箭头形,可以插立在花卉附近的土壤里。

如图2所示,横杆2可调节方式是通过由空心套管52和套杆53组成,空心套管52下侧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孔521,套杆53相应位置有6个第一定位槽54,第一定位槽54内通过第一弹簧532连接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521相匹配的第一定位珠531,空心套管52与套杆53通过第一定位珠531和第一定位孔521卡合固定,需要调节长度时用手按动第一定位珠531,可以左右滑动套杆53,到合适长度后第一定位珠531落入第一定位孔521内,第一定位珠531在第一弹簧532的作用下抵紧在第一定位孔521内从而固定整个横杆2的长度;定位槽54可以在套杆53上设置更多个用来更大范围的调节横杆2的长度。

如图3所示,支撑杆3高度可以调节是由空心长管62和长杆63组成,空心长管62右侧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孔621,长杆63相应位置有6个第二定位槽64,第二定位槽64内通过第二弹簧632连接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孔621相匹配的第二定位珠631,空心长62与长杆63通过第二定位珠631和第二定位孔621卡合固定,需要调节高度时用手按动第二定位珠631,可以上下滑动长杆63,到合适长度后第二定位珠631落入第二定位孔621内,第二定位珠631在第二弹簧632的作用下抵紧在第二定位孔621内从而固定整个支撑杆3的高度;定位槽64可以在长杆63上设置更多个,用来更大范围的调节支撑杆3的高度。

如图4所示,杂交袋1包括下端设有袋口12的袋体11,袋体11为长方体形,(也可以是圆柱体形),杂交袋可以设置为20cm*20cm*15cm,也可以是其他多种规格如:15cm*15cm*10cm,可适用于石蒜类大花,同时可用于百合等,不同的规格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和大小的花卉的花骨朵,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袋口12通过设置在袋体11下端的收紧绳111封闭(封闭方式也可以选择拉链等其他封闭方式),袋体11套入花卉后可收紧袋口的收紧绳111;袋体11为不透光材料制成,袋体11侧边设有标签栏13和观察口14,标签栏13可插入标签纸用于记录,观察口14为塑料透明薄膜,观察口14表面覆盖有覆盖纸141,需要观察时可以掀开覆盖纸141。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横杆2的长度可调节是通过由若干个第一伸缩节501组成的伸缩杆来调节的,支撑杆3高度可调节是通过若干个第二伸缩节601组成的伸缩杆来调节的,使用时拉开伸缩节到合适位置便可调节相应的高度和长度,不使用时收起伸缩节便于收纳。

具体操作步骤为:在杂交的时候,根据花大小选择合适的杂交袋1,根据花的高度,通过调节空心长管62和长杆63来调节支撑杆3到合适高度,将支撑杆尾端的箭头32戳进土壤固定,通过调节空心套管52和套杆53,确定横杆2合适的长度(也可在支撑杆3上系绳子作为横杆2);将杂交袋1套于花上,根据花卉高度调节绳子4的长度,使杂交袋1的重量不压迫花卉,收紧绳111收紧将袋口封住,标签栏13可放入标签用于记录,一次从用完后,可更换标签纸,便于重复利用,杂交袋1整体为不透明材料,需要观察时可以掀开覆盖纸141,透过透明的观察口14观察花卉状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高杆类花卉的杂交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杂交袋(1)、横杆(2)和支撑杆(3),所述横杆(2)首端横向连接于竖直设置的支撑杆(3)顶端,所述杂交袋(1)通过绳子(4)连接于横杆(2)尾端,所述横杆(2)设有长度调节装置(5),所述支撑杆(3)设有高度调节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杆类花卉的杂交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装置(5)是由空心套管(52)和套杆(53)组成,所述空心套管(52)上一侧等距离间隔设置有一行第一定位孔(521),所述套杆(53)相应位置有第一定位槽(54),所述第一定位槽(54)内通过第一弹簧(532)连接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521)相匹配的第一定位珠(531),所述空心套管(52)与套杆(53)通过第一定位珠(531)和第一定位孔(521)卡合固定;所述高度调节装置(6)是由空心长管(62)和长杆(63)组成,所述空心长管(62)上一侧等距离间隔设置有一行第二定位孔(621),所述长杆(63)相应位置有第二定位槽(64),所述第二定位槽(64)内通过第二弹簧(632)连接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孔(621)相匹配的第二定位珠(631),所述空心长管(62)与长杆(63)通过第二定位珠(631)和第二定位孔(621)卡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杆类花卉的杂交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装置(5)是由若干个第一伸缩节(501)组成的伸缩杆,所述高度调节装置(6)是由若干个第二伸缩节(601)组成的伸缩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杆类花卉的杂交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交袋(1)包括下端设有袋口(12)的袋体(11),所述袋体(11)为长方体形或圆柱体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高杆类花卉的杂交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口(12)可通过设置在袋体(11)下端的收紧绳(111)或拉链(112)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高杆类花卉的杂交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1)为不透光材料制成,袋体(11)侧边设有标签栏(13)和观察口(14),所述观察口(14)为塑料透明薄膜,观察口(14)表面覆盖有覆盖纸(1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杆类花卉的杂交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2)首端与支撑杆(3)顶端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杆类花卉的杂交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的尾端(32)成箭头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杆类花卉的杂交袋装置,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该杂交袋装置包括杂交袋、横杆和支撑杆,所述横杆首端横向连接于竖直设置的支撑杆顶端,所述杂交袋通过绳子连接于横杆尾端,所述横杆设有长度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杆设有高度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可根据花卉特点灵活地选择杂交袋和调节装置高度、长度,可减少杂交过程中杂交袋的重量对花卉的损伤,从而能提高了杂交的成活率,杂交袋套好后对花茎的损伤降低,解决了高杆类花卉杂交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婷;徐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2.16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