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叶绕树覆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17714发布日期:2020-11-13 16:0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落叶绕树覆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落叶绕树覆土装置,具体涉及就地束缚枯枝落叶于树干根部上方土壤表面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绿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街头绿地游园多有乔木灌木,尤其是不同直径与高度的乔木丰富了生态与城市风景线。乔木树窝或树穴的表土易于板结,需要年度性地疏松表土,不仅如此也需要适当补充肥料。疏松表土后,树穴表土裸露易于因雨飞溅,可以适当覆盖。另一方面,绿地多数是草灌乔组合,不同季节的养护导致绿化垃圾需要处置,外运有成本,就地收纳也能提供土壤养分。现实中就有采用厚实块状松树皮覆盖在大树根部土壤表土上方进行吸水蓄水保持土壤墒情的应用,值得借鉴。也有应用枯枝败叶在地表坑洞内蓄水的应用,值得借鉴。防护工程中有钢丝笼与铁丝笼内充填石块,也可供借鉴。要有束缚枝叶的小巧的包围固定装置,不仅可以组合使用,而且简单实用并具防盗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落叶绕树覆土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披露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落叶绕树覆土装置,包括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柔软尼龙网帘、小椭圆板、细绳、卡槽与u形钉;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的孔眼均匀布置,两长侧边有柔软尼龙网帘,两端有小椭圆板;柔软尼龙网帘上有交错伸出的细绳;小椭圆板中部有限位的卡槽,带圆平帽的u形钉置于卡槽内;落叶由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为支撑基面并由柔软尼龙网帘借助细绳绑扎聚拢包围;三至六组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两两在端头借助u形钉内置于相邻的卡槽内而彼此非接触式联系,环绕包围接地部位的树干并平躺在土壤表面。

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覆盖在柔软尼龙网帘聚拢包围的树叶上面,柔软尼龙网帘两端与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的两端平齐,小椭圆板可翻转且宽度在5cm,u形钉表面不光滑且有小倒刺。

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宽度在20-30cm,u形钉长度大于柔软尼龙网帘所聚拢包围的树叶厚度2cm。

优选地,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与小椭圆板的组成材料里加有阻燃剂。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的孔眼提供了雨水渗透通道并节约了材料,遮盖枯枝落叶的表面提供了美观性,平放于场地在装填落叶时提供平整工作台面;柔软尼龙网帘适应包裹聚拢落叶的能力并有较好的变形适应,且有细绳绑扎辅助确保操作中的整体性;限位的卡槽便于u形钉插入土壤固定而保持稳定性,进一步地,小椭圆板的可翻转又便于按压或踩压操作趋近于向下凹的适应而提供接地牢靠性以及与u形钉配合形成落叶包间的空气隔断,更进一步充填土后由于不光滑有倒刺u形钉的密切粘附土壤成为防火阻燃的隔断;圆弧状硬质多孔平板及可组合性,又提供环绕树干包围成圆的实用性。枯枝落叶又可吸水蓄水覆盖在表土减少水土流失,抑制地表径流与土壤板结,并为树根提供水分;不仅如此,待腐烂后又提供养分;不再需要远距离外运,装置也可重复使用。除此之外,装置的空隙又为小昆虫小动物提供避乱场所。特别地,当把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竖直立地半埋于土壤中,让柔软尼龙网帘所聚拢包围的树叶包半躺在土壤里,可代替篱笆或石条围挡组成生态树池。与工程用的钢丝笼或铁丝笼相比,除却对落叶包的良好变形适应性外还具备防盗性,不易伤人皮肤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落叶绕树覆土装置,包括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1、柔软尼龙网帘2、小椭圆板3、细绳4、卡槽5与u形钉6;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1的孔眼均匀布置,两长侧边有柔软尼龙网帘2,两端有小椭圆板3;柔软尼龙网帘2上有交错伸出的细绳4,小椭圆板3中部有限位的卡槽5,带圆平帽的u形钉6置于卡槽5内;落叶由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1为支撑基面并由柔软尼龙网帘2借助细绳4绑扎聚拢包围;三至六组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1两两在端头借助u形钉6内置于相邻的卡槽5内而彼此非接触式联系,环绕包围接地部位的树干并平躺在土壤表面。

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1覆盖在柔软尼龙网帘2聚拢包围的树叶上面,柔软尼龙网帘2两端与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1的两端平齐,小椭圆板3可翻转且宽度5cm,u形钉表面不光滑且有小倒刺。

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1宽度在20-30cm,u形钉6长度大于柔软尼龙网帘2所聚拢包围的树叶厚度2cm。



技术特征:

1.一种落叶绕树覆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1)、柔软尼龙网帘(2)、小椭圆板(3)、细绳(4)、卡槽(5)与u形钉(6);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1)的孔眼均匀布置,两长侧边有柔软尼龙网帘(2),两端有小椭圆板(3);柔软尼龙网帘(2)上有交错伸出的细绳(4),小椭圆板(3)中部有限位的卡槽(5);带圆平帽的u形钉(6)置于卡槽(5)内,落叶由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1)为支撑基面并由柔软尼龙网帘(2)借助细绳(4)绑扎聚拢包围;三至六组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1)两两在端头借助u形钉(6)内置于相邻的卡槽(5)内而彼此非接触式联系,环绕包围接地部位的树干并平躺在土壤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叶绕树覆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1)覆盖在柔软尼龙网帘(2)聚拢包围的树叶上面,所述的柔软尼龙网帘(2)两端与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1)的两端平齐,所述的小椭圆板(3)可翻转且宽度在5cm,所述的u形钉(6)表面不光滑且有小倒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叶绕树覆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1)宽度在20-30cm,所述的u形钉(5)长度大于柔软尼龙网帘(2)所聚拢包围的树叶厚度2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落叶绕树覆土装置,包括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柔软尼龙网帘、小椭圆板、细绳、卡槽与U形钉;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的孔眼均匀布置,两长侧边有柔软尼龙网帘,两端有小椭圆板;柔软尼龙网帘上有交错伸出的细绳;小椭圆板中部有卡槽,带圆平帽的U形钉置于限位卡槽内;落叶由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为支撑基面并由柔软尼龙网帘借助细绳绑扎聚拢包围;三至六组圆弧状多孔硬塑质平板两两在端头借助U形钉内置于相邻卡槽内而彼此非接触式联系,环绕包围接地部位的树干。本装置就地束缚枯枝落叶于树根土壤表面,减少绿化垃圾外运与树穴松土后的泥土飞溅,增强了表土的蓄水保墒,改善了表土通透性,并提供腐殖质供应。

技术研发人员:曹林涛;王景芸;韩尚宇;郑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文理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6.15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