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恢复人工林的造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437149发布日期:2022-03-30 09:0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恢复人工林的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2.传统的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修复模式:皆伐

劈草炼山

整地

栽植

全面锄草抚育。传统的炼山能较彻底清除不适宜的自然植被和清理空间,是目前迹地清理简单、迅速、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并且清除的植物对土壤具有短期激肥效益,有利于林木早期生长,促进林木提早郁闭。但是,这种传统模式存在着以下缺点:第一,造林地物种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林分的抗逆性能降低,病虫害加剧,林分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了林业的持续经营;第二,炼山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各种养分的损失和土壤结构的破坏,土壤保水蓄水能力下降,土壤肥力下降,地力衰退;第三,营林投资大,经济效益差,传统营林采用劈草炼山、挖大穴整地和全面的锄草抚育,锄草做到面光,花工大,投资高;第四,人工栽植的阔叶树苗成活率不高,生长量较低,不能满足生态建设的要求。第五、劈草、锄草抚育时,将有培育前景的阔叶幼苗幼树也一并砍除,林地上只有人工栽植的植株,有效光合物少,林地郁闭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恢复人工林的造林方法,通过在人工林林下人工栽植阔叶树,采取采伐、抚育等措施,为人工栽植阔叶树生长营造近自然的生境,从而实现对人工林快速、高效、生物多样的生态修复。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恢复人工林的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s1,对林地进行初步调查:包括调查造林地地形条件、确定造林地的规格与造林面积、人工林密度与配置,调查造林地内灌木、杂草、伐根的生长状况;
7.步骤s2,林地选择:选择适合栽植阔叶树生物特性的人工林;
8.步骤s3,对造林地造林整地前进行林地清理:包括对不同生长状态的伐根进行局部挖除和改造、对不同生长状态和坡地不同位置的灌木、杂草进行割除或保留;
9.步骤s4,择伐:对人工林适度择伐,将采伐木枝桠打到梢头,使采伐剩余物落到实地,时间在栽植阔叶树树苗前一年的12月前完成;
10.步骤s5,扩穴栽植:选择地面挖出树穴,向树穴中栽植阔叶树树苗,时间在栽植阔叶树树苗当年的3月前完成;
11.步骤s6,择伐后扩穴抚育:在扩穴栽植当年进行扩穴培蔸,在之前树穴的基础上向外扩穴;
12.步骤s7,皆伐:对人工林剩余林木进行皆伐,将采伐木枝桠打到梢头,使采伐剩余物落到实地,时间在栽植阔叶树树苗当年的10月~12月;
13.步骤s8,扒穴扶正截杆:将覆盖在阔叶树幼苗上采伐剩余物向外扒开,对歪倒的幼
苗扶正,将打断的幼苗在地面以上的部分进行截杆,时间在栽植阔叶树树苗的第二年的1月~3月;
14.步骤s9,皆伐后扩穴抚育:在栽植阔叶树树苗的第二年和第三年,每年在之前树穴的基础上再向外扩穴。
15.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8中,对被打断的幼苗在地面上的部分进行截杆,截杆的时间在栽植阔叶树树苗的第二年的1月~3月,利用阔叶树幼苗的柔韧性和抗折性,截杆后的阔叶树幼苗萌发修复能力强。
16.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9中,皆伐后扩穴抚育在栽植阔叶树树苗的第二年和第三年每年进行两次,为阔叶树树苗生长营造了一种近自然的环境,时间在每年5月~6月、9月~10月。
17.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8.1、本发明对林地进行初步调查,包括调查造林地地形条件、确定造林地的规格与造林面积、人工林密度与配置、调查造林地内灌木、杂草、伐根的生长状况等,从宏观上把握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以及人工林密度配置等;对造林地造林整地前进行林地清理:包括对不同生长状态的伐根进行局部挖除和改造、对不同生长状态和坡地不同位置的灌木杂草进行割除和保留,最大限度地维持当地生态环境,防止因林地清理而引起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19.2、扩穴栽植和扩穴抚育,只对阔叶树树苗周边进行锄草,林地上其它物种特别是乔木的幼苗幼树得到很好的保存,充分利用自然力恢复森林,有助于形成多树种混交的林分,物种多样性得到提高;
20.3、采伐剩余物平铺在地面上自然腐烂,土壤保水蓄水能力得到提高,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各种养分肥力增加,地力提高,有利于林地的养分循环,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1.4、在皆伐前,人工栽植阔叶苗在人工林林下已经生长一年,实际是将人工林采伐迹地栽植提早实施了一年,缩短了林分一年的经营期,减少了林地一年的使用地租。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3.本发明的恢复人工林的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步骤s1,对林地进行初步调查:包括调查造林地地形条件、确定造林地的规格与造林面积、人工林密度与配置,调查造林地内灌木、杂草、伐根的生长状况。
25.步骤s2,林地选择:选择适合栽植阔叶树生物特性的人工林。
26.步骤s3,对造林地造林整地前进行林地清理:包括对不同生长状态的伐根进行局部挖除和改造、对不同生长状态和坡地不同位置的灌木、杂草进行割除或保留。
27.步骤s4,择伐:对人工林适度择伐,将采伐木枝桠打到梢头,使采伐剩余物落到实地,时间在栽植阔叶树树苗前一年的12月前完成。
28.步骤s5,扩穴栽植:选择地面挖出树穴,向树穴中栽植阔叶树树苗,时间在栽植阔叶树树苗当年的3月前完成。
29.步骤s6,择伐后扩穴抚育:在扩穴栽植当年进行扩穴培蔸,在之前树穴的基础上向外扩穴。
30.步骤s7,皆伐:对人工林剩余林木进行皆伐,将采伐木枝桠打到梢头,使采伐剩余物落到实地,时间在栽植阔叶树树苗当年的10月~12月。
31.步骤s8,扒穴扶正截杆:将覆盖在阔叶树幼苗上采伐剩余物向外扒开,对歪倒的幼苗扶正,将打断的幼苗在地面以上的部分进行截杆,时间在栽植阔叶树树苗的第二年的1月~3月。在步骤s8中,对被打断的幼苗在地面上的部分进行截杆,截杆的时间在栽植阔叶树树苗的第二年的1月~3月,利用阔叶树幼苗的柔韧性和抗折性,截杆后的阔叶树幼苗萌发修复能力强。
32.步骤s9,皆伐后扩穴抚育:在栽植阔叶树树苗的第二年和第三年,每年在之前树穴的基础上再向外扩穴。在步骤s9中,皆伐后扩穴抚育在栽植阔叶树树苗的第二年和第三年每年进行两次,为阔叶树树苗生长营造了一种近自然的环境,时间在每年5月~6月、9月~10月。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恢复人工林的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林地进行初步调查:包括调查造林地地形条件、确定造林地的规格与造林面积、人工林密度与配置,调查造林地内灌木、杂草、伐根的生长状况;步骤s2,林地选择:选择适合栽植阔叶树生物特性的人工林;步骤s3,对造林地造林整地前进行林地清理:包括对不同生长状态的伐根进行局部挖除和改造、对不同生长状态和坡地不同位置的灌木、杂草进行割除或保留;步骤s4,择伐:对人工林适度择伐,将采伐木枝桠打到梢头,使采伐剩余物落到实地,时间在栽植阔叶树树苗前一年的12月前完成;步骤s5,扩穴栽植:选择地面挖出树穴,向树穴中栽植阔叶树树苗,时间在栽植阔叶树树苗当年的3月前完成;步骤s6,择伐后扩穴抚育:在扩穴栽植当年进行扩穴培蔸,在之前树穴的基础上向外扩穴;步骤s7,皆伐:对人工林剩余林木进行皆伐,将采伐木枝桠打到梢头,使采伐剩余物落到实地,时间在栽植阔叶树树苗当年的10月~12月;步骤s8,扒穴扶正截杆:将覆盖在阔叶树幼苗上采伐剩余物向外扒开,对歪倒的幼苗扶正,将打断的幼苗在地面以上的部分进行截杆,时间在栽植阔叶树树苗的第二年的1月~3月;步骤s9,皆伐后扩穴抚育:在栽植阔叶树树苗的第二年和第三年,每年在之前树穴的基础上再向外扩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恢复人工林的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8中,对被打断的幼苗在地面上的部分进行截杆,截杆的时间在栽植阔叶树树苗的第二年的1月~3月,利用阔叶树幼苗的柔韧性和抗折性,截杆后的阔叶树幼苗萌发修复能力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恢复人工林的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9中,皆伐后扩穴抚育在栽植阔叶树树苗的第二年和第三年每年进行两次,为阔叶树树苗生长营造了一种近自然的环境,时间在每年5月~6月、9月~10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恢复人工林的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林地进行初步调查;步骤S2,林地选择;步骤S3,对造林地造林整地前进行林地清理;步骤S4,择伐;步骤S5,扩穴栽植;步骤S6;步骤S7,皆伐;步骤S8,扒穴扶正截杆;步骤S9,皆伐后扩穴抚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最大限度地维持当地生态环境,防止因林地清理而引起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有助于形成多树种混交的林分,物种多样性得到提高,有利于林地的养分循环,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减少了林地一年的使用地租。减少了林地一年的使用地租。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怀化市五溪林场
技术研发日:2020.09.25
技术公布日:2022/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