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水生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55945发布日期:2022-05-17 18:0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保水生态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土地生态结构,具体涉及保水生态结构。


背景技术:

2.沙漠绿化成本高、耗时长仍然属于世界性难题。近年来,大量研究人员针对沙漠绿化付出了极大努力,国家对沙漠绿化也一直在持续投入巨额资金。尽管一些沙漠地区在常年累月的治理下逐渐变成绿洲,但其无一不是通过大量献身治理沙漠的人和投入的巨额资金才能取得的成效。最典型的毛乌素沙漠治理,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至今,国家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依托当地居民拿着治理沙漠的工具,先后种下一棵又一棵的绿色植物并精心维护,才使得如今的80%毛乌素沙漠变成了绿色。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几年兴起的另一种治沙方法-采用粘接剂将表层沙粒粘固后进行绿化,如文献cn106358482a提供的治理沙漠、沙地的方法,又如文献cn109618584a提供的一种治理沙漠的方法,再如文献cn103348836a提供的利用改性沙土治理沙地的方法,虽然这些方式在实施的前期具有显著成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需资金投入成了无底洞,导致维护成本居高不下甚至越来越高。
4.此外,文献cn1860845a提供了一种种植植物的装置,它包括种植器、储控水装置和基质,基质置于种植器中,储控水装置置于种植器中与基质接触,或一部分与主水管或储水箱连接或通入其中,另一部分置于种植器中与基质接触。但其缺点在于结构复杂、成本高,很难实施成片耕作或规模种植植物,根本无法用于沙漠绿化,且这种方案至今也未见应用效果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规模实施的保水生态结构,并从本质上解决沙漠绿化成本高、耗时长的难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保水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埋在地面以下的敞口式储水容器,储水容器上方用于栽种植物,储水容器内用于存储水或含水丰富的基质。
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储水容器采用中部下凹、边缘上翘的塑料薄膜容器。
9.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储水容器采用中部下凹、边缘上翘的薄壁不锈钢容器。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可选方案,储水容器采用中部下凹、边缘上翘的混凝土结构容器。
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储水容器的边缘斜向上翘或竖直上翘。
11.基于本发明保水生态结构的应用之一,通过所述保水生态结构用于沙漠或正在沙漠化的土壤绿化。
12.基于本发明保水生态结构的应用之二,通过所述保水生态结构用于温室栽培经济作物。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以极其简单的结构从本质上解决了沙漠绿化成本高、耗时长的难题;相比于现有的沙漠绿化方式,其维护成本得到大幅降低,且维护成本会越来越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具有极佳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2)、颠覆了现有的沙漠绿化理念,能够按片区实施沙漠绿化,规模种植绿化植物,其维护难度得到大幅降低;(3)、不仅适用于沙漠绿化,而且适用于不耐旱地区、旱季太长地区、缺水地区的经济作物种植,即使在水源丰富的地区也能够降低设施造价。
附图说明
14.图1是实施例中保采用保水生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水容器。
实施例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以下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及其核心思想,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针对本发明进行的改进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16.实施例1对地势平坦的沙漠片区进行绿化:首先根据要种植的植物品种、土壤和当地气候条件进行综合计算和分析,确定储水容器1的容量(高度)和埋置深度,然后按确定的容量和埋置深度挖坑并铺设厚型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四周边缘向上弯起达到确定的高度(铺设后的塑料薄膜作为储水容器1),最后在上部回填土壤、固沙,种植草或其它植物。
17.实施例2对丘陵式沙漠片区进行绿化:首先根据地形结构改造沙丘,使其成为阶梯式或梯田式结构,然后根据要种植的植物品种、土壤和当地气候条件进行综合计算和分析,确定储水容器1的容量(高度)和埋置深度,再按确定的容量和埋置深度挖坑并铺设厚型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四周边缘向上弯起达到确定的高度(铺设后的塑料薄膜作为储水容器1),最后在上部回填土壤、固沙,种植草或其它植物。
18.绿化完成后的维护阶段,降雨或人工浇灌时,水体通过渗透进入储水容器1被存储起来,储水容器1水满则溢出并进入下部土体消散,避免对上部植物根系浸泡。植物生长阶段,储水容器1中的水通过土壤毛细管作用原理进入植物根系附近土壤,为其上方的植物提供所需要的水分。当储水容器1中的水用完后,需要又一次降雨或人工供水。重复前述过程,持续保水维护。整个后期维护只需要考虑定期进行人工供水。
19.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当采用自动供水灌溉方式时,可以在储水容器1底部和上部各设置一个土壤含水量传感器。当底部含水量传感器监测到缺水时,开始供水浇灌;当上部含水量传感器监测到水满时,结束供水。重复前述过程进行自动供水和停止供水,无须人为管理、干预,同时还能既确保种植草不缺水,又避免超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20.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沙漠地区的保水生态结构,参照实施例1进行实施,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可以采用薄壁不锈钢容器作为储水容器1。
21.实施例4 一种用于温室栽培经济作物的保水生态结构,其核心点在于:采用埋在地面以下的敞口式储水容器1,储水容器1采用混凝土结构,储水容器1上方用于栽种经济作物,储水容器1内用于存储水或含水丰富的基质。
22.在其余实施例中,储水容器1四周边缘上翘的部分可以设计成斜坡结构,以便于更好地收集水进行储存。
23.需要说明的是:储水容器1的容量(高度)和埋置深度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植物品种、土壤和当地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计算确定,无论何种规格,都需要符合植物根系既能够通过毛细现象吸收水分又不被淹死;对于储水容器1内腔,可以直接用于存储水,也可以用于存储含水丰富的基质,含水丰富是指能够存储充足的水分供植物吸收;对于厚型塑料薄膜,是指不易损坏的较厚的塑料薄膜。


技术特征:
1.保水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埋在地面以下的敞口式储水容器(1),储水容器(1)上方用于栽种植物,储水容器(1)内用于存储水或含水丰富的基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水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储水容器(1)采用中部下凹、边缘上翘的塑料薄膜容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水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储水容器(1)采用中部下凹、边缘上翘的薄壁不锈钢容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水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储水容器(1)采用中部下凹、边缘上翘的混凝土结构容器。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保水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储水容器(1)的边缘斜向上翘或竖直上翘。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保水生态结构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生态结构用于沙漠或正在沙漠化的土壤绿化。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保水生态结构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生态结构用于温室栽培经济作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水生态结构,在地面以下埋置敞口式储水容器,用于存储水或含水丰富的基质,储水容器上方用于栽种植物。本发明以极其简单的结构从本质上解决了沙漠绿化成本高、耗时长的难题。与现有的沙漠绿化方式相比,其维护成本得到大幅降低,且维护成本会越来越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具有极佳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社会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明 陈柏林 郭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柏林
技术研发日:2020.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