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种苗栽培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4923发布日期:2020-09-23 00:2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业种苗栽培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业种植管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业种苗栽培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林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点与功能。林业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具有直接和间接的经济价值,具有净化空气和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重要的环境效益和森林游憩等社会效益。因此,大量培养林业种苗对缓解自然森林压力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林业种苗种植过程中,尤其是幼苗培育,需要由固定装置或支撑装置使其在前期能够稳定地扎根于土壤,并且具有健康的长势。

在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1821455198.2公开了一种林业种苗栽培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基座通过固定钉固定于地面,所述基座顶部的右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上螺纹连接有旋钮,所述滑套通过旋钮拧紧固定,所述滑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右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基座的顶部还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支架的左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上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均螺纹连接于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中设置有内螺纹。不过,该专利存在的问题是,整个装置的支撑节点或连接节点基本上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抗倒伏能力较差;再者,第二支架与滑套一体设置,同时,第二支架与滑套具有一定的长度,所以第二支架端部的受力对旋钮与第一支架的支撑节点可产生较大的转矩,连接可靠性受到影响;其次,支撑板处采用相对开放的形式容易使种苗脱离支撑节点,从而降低该装置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固定装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支撑能力高、连接可靠性好以及利用率较高的一种林业种苗栽培固定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林业种苗栽培固定装置,包括基座、定位孔、固定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滑套、支撑板、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同时与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基座和第一支架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在第二支架的端部,所述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滑套均为槽板,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斜撑板,所述斜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叉体,所述滑套套设在第一支架上且两者的槽面相对,所述第二支架为螺杆且贯穿第一支架和滑套,所述第一支架的槽面设置有供第二支架移动调节的条形通孔,所述滑套的槽面设置有一个可通过第二支架的通孔,所述第二支架上位于第一支架和滑套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旋转杆套,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弓形钩,所述弓形钩的两端与设置在支撑板侧面上钩孔连接,所述支撑板上周向设置有多组钩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通过螺栓与斜撑板的一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滑套的槽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支架接触配合的垫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林业种苗栽培固定装置,通过增加斜撑板可提高整个固定装置的稳定性,进而保证种苗的良好长势。本装置的第一支架和滑套采用槽板的形式能够增加与螺杆形式的第二支架连接之后的可靠性;利用弓形钩可将支撑板与种苗快速绑定,稳定性较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林业种苗栽培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滑套、第二支架、支撑板和弓形钩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斜撑板与第一支架的俯视图;

以上各图中,1、基座;2、定位孔;3、固定钉;4、第一支架;41、连接孔;5、第二支架;6、滑套;7、支撑板;71、钩孔;8、第一调节杆;9、第二调节杆;10、螺纹套筒;11、斜撑板;11a、叉体;12、旋转杆套;13、弓形钩;14、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林业种苗栽培固定装置,包括基座1、定位孔2、固定钉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滑套6、支撑板7、第一调节杆8、第二调节杆9和螺纹套筒10,螺纹套筒10同时与第一调节杆8和第二调节杆9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一调节杆8和第二调节杆9的另一端分别与基座1和第一支架4连接,支撑板7设置在第二支架5的端部,第二支架5与第一支架4垂直连接。其中,基座1、定位孔2与固定钉3的结构原理以及第一调节杆8、第二调节杆9与螺纹套筒10连接关系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重点对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滑套6和支撑板7的结构提出改进以提高连接可靠性,同时增加了斜撑板11来提高整个装置固定种苗的稳定性。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支架4和滑套6均为槽板,第一支架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斜撑板11,斜撑板11的底部设置有叉体11a,滑套6套设在第一支架4上且两者的槽面相对,第二支架5为螺杆且贯穿第一支架4和滑套6,第一支架4的槽面设置有供第二支架5移动调节的条形通孔(图中未画出),滑套6的槽面设置有一个可通过第二支架5的通孔(图中未画出),第二支架5上位于第一支架4和滑套6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旋转杆套12,支撑板7上设置有弓形钩13,弓形钩13的两端与设置在支撑板7侧面上钩孔71连接,支撑板7上周向设置有多组钩孔。其中,两个旋转杆套12间距变大可放松第一支架4与第二支架5,第二支架5的一端可沿着第一支架4上的条形通孔上下移动,便于调整第二支架在第一支架5上的高度;两个旋转杆套12分别紧靠第一支架4和槽面和滑套6的槽面,即两旋转杆套间距变小,可将第二支架5在第一支架4上的高度固定。第二支架5与第一支架4建立连接使用了两个旋转杆套12作为连接节点,而且第一支架4和滑套6采用槽板结构是两个连接节点具有一定的间距,减小了支撑板施力对两个连接节点产生的转矩,从而提高了第一支架4与第二支架5连接的可靠性,实际使用寿命较长。

进一步地,斜撑板11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而另一端依靠其叉体11a扎入土壤中,支撑方式简单高效。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斜撑板11可使整个装置的支撑空间更立体化,而且每个支撑面均以三角形面支撑,支撑强度高,稳定性好。本装置中的弓形钩13的形状固定,但尺寸由设计情况来选择;其两端绕过种苗与钩孔71连接可将种苗与支撑板7连接在一起,避免种苗脱离支撑板7;同时,不同组钩孔71可连接不同长度的弓形钩13,而采用不同长度的弓形钩13可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种苗进行固定,实用性较好且连接方便而简单。

为了提高斜撑板11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支架5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组连接孔41,连接孔41通过螺栓与斜撑板11的一端连接。通过选择不同的连接孔首先可确定斜撑板11的支撑高度,而斜撑板11的支撑角度可依靠其与螺栓连接位置以下部分的弯曲角度来确定,这样的话也可以根据实际总用地面积来调整单个种苗的占地面积。需要说明的是,斜撑板11的端部可根据实际情况由人为使其发生塑性变形(角度变化)以满足支撑要求。

为了提高第一支架4与第二支架5的连接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滑套6的槽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支架接触配合的垫板14,所述垫板14可以起到缓冲支撑受力以及增加摩擦阻力的作用,进而有效避免因滑套6与第一支架4的颤动而使旋转杆套12被动放松。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