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绿化土壤保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5768发布日期:2020-09-11 21:2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绿化土壤保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保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园林绿化土壤保水装置。



背景技术:

干旱是全世界关注的大事,本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气候变暖干旱问题变的日益突出,随之研究出了保水剂,它使用的是高吸水性树脂,它是一种吸水能力特别强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害,反复释水、吸水,因此农业上人们把它比喻为“微型水库”。

现在市面的园林保水工程均采用人工抛洒或混合填埋保水剂的方式来达到园林保水效果,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且人工抛洒的弊端在于只能覆盖土壤表面,水汽的挥发也加快,混合填埋的弊端在于长期与土壤混合会加速保水剂的消耗,减低保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园林绿化土壤保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且人工抛洒的弊端在于只能覆盖土壤表面,水汽的挥发也加快,混合填埋的弊端在于长期与土壤混合会加速保水剂的消耗,减低保水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绿化土壤保水装置,包括外保护壳、内腔一和内腔二,所述内腔一的外壁设有外保护壳,且内腔一的内部设有内腔二,所述内腔一的外壁内部贯穿设置有通孔一,且通孔一的一侧紧密贴合有拨片,所述内腔一与内腔二的顶端之间设有转轴,且内腔二的内部设有通孔二,所述内腔二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通管,所述通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槽,且通管的内部贯穿设有若干个通孔三,所述内腔一与内腔二的接触面之间设有钢珠。

优选的,所述内腔一和内腔二均呈圆锥状,且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通孔一和通孔二相互贯通,且通孔一与通孔二直径大小一致,并且与通孔一和通孔二中心线呈60°夹角。

优选的,所述通孔一和通孔二分别与内腔一和内腔二呈圆环分布,且相互错开。

优选的,所述外保护壳呈两部分组成,且外保护壳两部分均设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拨片呈半圆状,且拨片由下往上开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园林绿化土壤保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园林绿化土壤保水装置,通过内腔一和内腔二均呈圆锥状,且为不锈钢材质,将内腔二内填充保水剂,由于内腔一和内腔二均呈圆锥状,使其更容易的插入土壤内部,这里要说明的是,插入土壤内的只有内腔一和内腔二,进水口则高于土壤一厘米,再通过拉动外保护壳两侧的拉环,使其将外保护壳取出,同时将拨片随外保护壳向上开启,并将拨片一侧的土壤剥离,类似于易拉罐瓶口原理,并将内腔一转动,使其通孔一和通孔二重合,使其保水剂通过通孔一和通孔二流至开启的拨片端口并流出,并通过进水口带动通管旋转随之带动螺旋槽转动,并将内腔一内部的保水剂往通孔一和通孔二处波动,使其内腔一和内腔二形成一个储水罐,通孔一和通孔二则形成吸管将储存的水输送提供植物水分,从而降低了人力的支出,使用时只需将预先整备好的保水装置插入地中,将外保护壳拉出,旋转内腔一即可完成一个储水供水装置,并将保水剂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一个地方,且不会因抛洒造成水汽挥发过快的弊端,并且避免混合土壤后消耗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保护壳;101、拉环;2、内腔一;201、拨片;202、通孔一;3、内腔二;301、通孔二;302、进水口;303、转轴;304、通管;305、螺旋槽;306、通孔三;4、钢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园林绿化土壤保水装置,包括外保护壳1、内腔一2和内腔二3,内腔一2的外壁设有外保护壳1,且内腔一2的内部设有内腔二3,内腔一2的外壁内部贯穿设置有通孔一202,且通孔一202的一侧紧密贴合有拨片201,内腔一2与内腔二3的顶端之间设有转轴303,且内腔二3的内部设有通孔二301,内腔二3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302,且进水口3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通管304,通管30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槽305,且通管304的内部贯穿设有若干个通孔三306,内腔一2与内腔二3的接触面之间设有钢珠4。

其中,内腔一2和内腔二3均呈圆锥状,且为不锈钢材质,便于插入土壤内部,将保水剂较为相对的固定一个位置,不受挥发、消耗大的问题。

其中,进水口302、通孔一202和通孔二301相互贯通,且通孔一202与通孔二301直径大小一致,并且与通孔一202和通孔二301中心线呈60°夹角,便于将内部的保水剂流出。

其中,通孔一202和通孔二301分别与内腔一2和内腔二3呈圆环分布,且相互错开,便于在填充保水剂时不会堵塞,保证内腔一2和内腔二3正常旋转。

其中,外保护壳1呈两部分组成,且外保护壳1两部分均设有拉环101,便于将拨片201开启,且保证拨片201不受插入土壤时将通孔一202与通孔二301堵塞。

其中,拨片201呈半圆状,且拨片201由下往上开启,便于在拨片201开启的同时将一侧的土壤剥离至一侧,并形成一定空间将保水剂从中填充,以便于提供土壤中的水分。

使用中,首先将内腔二3内填充保水剂,由于内腔一2和内腔二3均呈圆锥状,且为不锈钢材质,然后将内腔一2和内腔二3插入土壤内部,这里要说明的是,插入土壤内的只有内腔一2和内腔二3,进水口302则高于土壤一厘米,再拉动外保护壳1两侧的拉环101,使其将外保护壳1取出,同时将拨片201随外保护壳1向上开启,并将拨片201一侧的土壤剥离,类似于易拉罐瓶口原理,并将内腔一2转动,使其通孔一202和通孔二301重合,使其保水剂通过通孔一202和通孔二301流至开启的拨片201端口并流出,并通过进水口302带动通管304旋转随之带动螺旋槽305转动,并将内腔一2内部的保水剂往通孔一202和通孔二301处波动,使其内腔一2和内腔二3形成一个储水罐,通孔一202和通孔二301则形成吸管将储存的水输送提供植物水分,从而降低了人力的支出,使用时只需将预先整备好的保水装置插入地中,将外保护壳1拉出,旋转内腔一2即可完成一个储水供水装置,并将保水剂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一个地方,且不会因抛洒造成水汽挥发过快的弊端,并且避免混合土壤后消耗过大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园林绿化土壤保水装置,包括外保护壳(1)、内腔一(2)和内腔二(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一(2)的外壁设有外保护壳(1),且内腔一(2)的内部设有内腔二(3),所述内腔一(2)的外壁内部贯穿设置有通孔一(202),且通孔一(202)的一侧紧密贴合有拨片(201),所述内腔一(2)与内腔二(3)的顶端之间设有转轴(303),且内腔二(3)的内部设有通孔二(301),所述内腔二(3)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302),且进水口(3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通管(304),所述通管(30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槽(305),且通管(304)的内部贯穿设有若干个通孔三(306),所述内腔一(2)与内腔二(3)的接触面之间设有钢珠(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土壤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一(2)和内腔二(3)均呈圆锥状,且为不锈钢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土壤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302)、通孔一(202)和通孔二(301)相互贯通,且通孔一(202)与通孔二(301)直径大小一致,并且与通孔一(202)和通孔二(301)中心线呈60°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土壤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一(202)和通孔二(301)分别与内腔一(2)和内腔二(3)呈圆环分布,且相互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土壤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壳(1)呈两部分组成,且外保护壳(1)两部分均设有拉环(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土壤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201)呈半圆状,且拨片(201)由下往上开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园林绿化土壤保水装置,包括外保护壳、内腔一和内腔二,内腔一的外壁设有外保护壳,且内腔一的内部设有内腔二,内腔一的外壁内部贯穿设置有通孔一,且通孔一的一侧紧密贴合有拨片,内腔一与内腔二的顶端之间设有转轴,且内腔二的内部设有通孔二,内腔二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通管,通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槽。该园林绿化土壤保水装置,降低了人力的支出,使用时只需将预先整备好的保水装置插入地中,将外保护壳拉出,旋转内腔一即可完成一个储水供水装置,并将保水剂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一个地方,且不会因抛洒造成水汽挥发过快的弊端,并且避免混合土壤后消耗过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宁学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学宝
技术研发日:2020.01.15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