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7057发布日期:2020-12-29 09:34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种子在育苗大棚内长成水稻秧苗后,需要将其移栽至大地中,这一移栽过程一般使用带有货槽的普通运输车辆进行水稻秧苗的运输,然而当运输时间较长时,水稻秧苗经常会因为缺乏水分导致其移栽到大地后难以成活,甚至有些秧苗在运输途中就因缺水而枯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当运输时间较长时,水稻秧苗经常会因为缺乏水分导致其移栽到大地后难以成活,甚至有些秧苗在运输途中就因缺水而枯死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多个立柱、多个水雾组件、水箱、水泵、蓄电池和多个秧苗存放槽,底座水平设置,多个立柱竖直并排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每个立柱的下端均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多个秧苗存放槽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在立柱上,每个秧苗存放槽的上方均设置多个所述水雾组件,所述水雾组件固定安装在立柱上,每个所述水雾组件均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水泵的电流输入端与蓄电池的电流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水雾组件包括水雾管、送水管和多个水雾喷头,水雾管水平设置在秧苗存放槽的上方,多个水雾喷头沿水雾管长度方向均布设置在水雾管的下表面,水雾管的一端封死,水雾管的另一端与送水管的一端连接,送水管设置在立柱内,送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出水口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个分隔网,每个秧苗存放槽内均水平安装一个分隔网,水稻秧苗放置在分隔网的上表面上,分隔网的下部为储水空间。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个吸盘,多个吸盘均布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水稻秧苗运输过程中容易干枯的问题,降低了运输过程中水稻秧苗的死亡率,提高了移栽后水稻秧苗的成活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稻秧苗上部喷洒水雾的方式,使水稻秧苗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充分接触水汽,保持湿润,不会干枯;本实用新型的每个秧苗存放槽的上部均设有多个水雾喷头,使每个秧苗都能充分接触水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包括底座1、多个立柱2、多个水雾组件、水箱4、水泵5、蓄电池6和多个秧苗存放槽7,底座1水平设置,多个立柱2竖直并排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每个立柱2的下端均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多个秧苗存放槽7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在立柱2上,每个秧苗存放槽7的上方均设置多个所述水雾组件,所述水雾组件固定安装在立柱2上,每个所述水雾组件均与水泵5的出水口连接,水泵5的进水口与水箱4的出水口连接,水泵5的电流输入端与蓄电池6的电流输出端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的每个所述水雾组件包括水雾管8、送水管9和多个水雾喷头10,水雾管8水平设置在秧苗存放槽7的上方,多个水雾喷头10沿水雾管8长度方向均布设置在水雾管8的下表面,水雾管8的一端封死,水雾管8的另一端与送水管9的一端连接,送水管9设置在立柱2内,送水管9的另一端与水泵5出水口连接。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还包括多个分隔网11,每个秧苗存放槽7内均水平安装一个分隔网11,水稻秧苗放置在分隔网11的上表面上,分隔网11的下部为储水空间12。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还包括多个吸盘3,多个吸盘3均布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下表面。如此设置,可以增加底座1的稳定性,避免其倾倒。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工作原理

运输水稻秧苗时,将水稻秧苗放在秧苗存放槽7内,然后在水箱4内存放足够的水源,运输过程中,打开水泵5,水雾喷头10开始向秧苗存放槽7内的水稻秧苗喷射水雾,水雾可以保证水稻秧苗保持湿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包括底座(1)、多个立柱(2)、多个水雾组件、水箱(4)、水泵(5)、蓄电池(6)和多个秧苗存放槽(7),底座(1)水平设置,多个立柱(2)竖直并排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每个立柱(2)的下端均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多个秧苗存放槽(7)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在立柱(2)上,每个秧苗存放槽(7)的上方均设置多个所述水雾组件,所述水雾组件固定安装在立柱(2)上,每个所述水雾组件均与水泵(5)的出水口连接,水泵(5)的进水口与水箱(4)的出水口连接,水泵(5)的电流输入端与蓄电池(6)的电流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水雾组件包括水雾管(8)、送水管(9)和多个水雾喷头(10),水雾管(8)水平设置在秧苗存放槽(7)的上方,多个水雾喷头(10)沿水雾管(8)长度方向均布设置在水雾管(8)的下表面,水雾管(8)的一端封死,水雾管(8)的另一端与送水管(9)的一端连接,送水管(9)设置在立柱(2)内,送水管(9)的另一端与水泵(5)出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还包括多个分隔网(11),每个秧苗存放槽(7)内均水平安装一个分隔网(11),水稻秧苗放置在分隔网(11)的上表面上,分隔网(11)的下部为储水空间(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还包括多个吸盘(3),多个吸盘(3)均布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下表面。


技术总结
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它涉及一种运输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装置。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当运输时间较长时,水稻秧苗经常会因为缺乏水分导致其移栽到大地后难以成活,甚至有些秧苗在运输途中就因缺水而枯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立柱竖直并排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每个立柱的下端均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多个秧苗存放槽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在立柱上,每个秧苗存放槽的上方均设置多个所述水雾组件,所述水雾组件固定安装在立柱上,每个所述水雾组件均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水泵的电流输入端与蓄电池的电流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英;杨静;刘会;杨忠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海英
技术研发日:2020.04.13
技术公布日:2020.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