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鼠带及电子捕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4527发布日期:2021-03-12 10:4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捕鼠带及电子捕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捕鼠带及电子捕鼠装置。



背景技术:

老鼠是四害之首,传播疾病,偷吃粮食,咬坏衣物,影响睡眠,可恶至极。家中如有老鼠,人人必欲除之而后快。目前常用的灭鼠方法有:

1、用鼠药毒鼠,是最常用的灭鼠方法之一,缺点是容易造成对家畜的误伤;另外,死鼠处理比较麻烦,死鼠如果找不干净,导致腐烂会引发恶臭,传播疾病。另外在超市、食品店等粮食丰富的场所灭鼠效果较差。

2、物理方法灭鼠,如采用捕鼠夹、捕鼠笼等,好处是处理死鼠容易,干净卫生。缺点是灭鼠效果不好,效率较低。

3、粘鼠板粘鼠,使用简单,成本低,对小老鼠的效果较好,个头大的老鼠经常会逃脱,会导致地板上到处粘上胶,很难清洗。同时粘鼠板也容易被人碰到踩到,清洗麻烦。

4、高压电子捕鼠器灭鼠,采用微电流高电压电击的原理捕鼠,可以实实在在的捕杀老鼠,对人畜无害,适合大面积灭鼠,效果好,可以实时处理死鼠,干净卫生。缺点是现有的高压电子捕鼠器需要根据房间、场地的实际情况,用细铁丝、铁钉、瓷杯或者定制的塑料柱等临时布设一个捕鼠电线网,使用相当麻烦,对使用者的布网技能有一定的要求。现代城市家庭中装修普遍较好,房间内都铺设木地板、瓷砖,用以前常规的布设电网方法是非常麻烦的,现有高压电子捕鼠器不适用于现代城市家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高压电子捕鼠器在使用当中,需要用户自己费时费力,架设电网造成使用不便的痛点,提供一种便于运输、便于使用、成本低、捕鼠效果好的全新的捕鼠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捕鼠带,包括基膜及设置于该基膜的上表面的多条铝箔带。

所述基膜上的多条所述铝箔带均相互平行,每相邻两条铝箔带的间距均相等。

所述基膜为绝缘阻燃pc薄膜。

所述铝箔带铰接于所述基膜的上表面。

所述铝箔带的宽度为10mm、厚度为1mm,每相邻两根铝箔带之间相距10mm。

所述基膜的宽度为100mm,厚度为0.7mm,所述基膜的上表面设置有5根所述铝箔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高压电子捕鼠器在使用当中,需要用户自己费时费力,架设电网造成使用不便的痛点,提供一种便于运输、便于使用、成本低、捕鼠效果好的全新的电子捕鼠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子捕鼠装置,包括所述的捕鼠带及捕鼠带连接盒,所述捕鼠带连接盒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pcb板,所述pcb板设置有多个导电接触片,所述铝箔带与所述导电接触片一一对应,所述铝箔带与相应的所述导电接触片触接,所述导电接触片包括正极导电接触片与负极导电接触片,所述捕鼠带连接盒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所述正极导电接触片与所述负极导电接触片交替排列成一排。

所述下壳体的前侧边缘设置有用于所述捕鼠带穿过的豁口。

所述上壳体的内侧面、所述下壳体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压棱,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固定螺丝连接,所述捕鼠带的一个端部及所述pcb板压紧于所述上壳体的压棱与所述下壳体的压棱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易于使用,用户只需要展开电子捕鼠带,连接到高压捕鼠器即可使用;2、本实用新型可以卷起包装,体积小,重量轻,运输方便;3、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机械化大批量生产;4、本实用新型捕鼠效果好,成本低,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捕鼠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子捕鼠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捕鼠带连接盒拆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捕鼠带;2-基膜;3-铝箔带;4-捕鼠带连接盒;5-上壳体;6-下壳体;7-pcb板;8-导电接触片;9-固定螺丝;10-压棱;11-豁口;12-接线柱孔;13-接线柱;14-绝缘导线;15-高压电子捕鼠器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捕鼠带1,包括基膜2及设置于该基膜2的上表面的多条铝箔带3。

其中,基膜2上的多条铝箔带3均相互平行,每相邻两条铝箔带3的间距均相等。基膜2为绝缘阻燃pc薄膜。铝箔带3铰接于基膜2的上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铝箔带3的宽度为10mm、厚度为1mm,每相邻两根铝箔带3之间相距10mm。基膜2的宽度为100mm,厚度为0.7mm,基膜2的上表面设置有5根铝箔带3。

捕鼠带1可以做到一卷50米,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从中间任意剪断,再通过捕鼠带连接盒4进行连接使用。

如图2、图3所示,一种电子捕鼠装置,包括捕鼠带1及捕鼠带连接盒4,捕鼠带连接盒4包括上壳体5、下壳体6及设置于上壳体5与下壳体6之间的pcb板7,pcb板7设置有多个导电接触片8,铝箔带3与导电接触片8一一对应,铝箔带3与相应的导电接触片8触接,导电接触片8包括正极导电接触片8与负极导电接触片8,捕鼠带连接盒4设置有接线柱13,接线柱13与pcb板7电连接。

参见图2,正极导电接触片8与负极导电接触片8交替排列成一排。

参见图3,下壳体6的前侧边缘设置有用于捕鼠带1穿过的豁口11。上壳体5的内侧面、下壳体6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压棱10,上壳体5与下壳体6通过固定螺丝9连接,捕鼠带1的一个端部及pcb板7压紧于上壳体5的压棱10与下壳体6的压棱10之间。上壳体5设置有接线柱孔12,接线柱13穿过接线柱孔12伸入捕鼠带连接盒4中,与pcb板7的接线端连接。

使用时,将捕鼠带1通过豁口11插入到捕鼠带连接盒4中,并使铝箔带3与导电接触片8,拧紧固定螺丝9,锁紧上壳体5、下壳体6,捕鼠带1锁紧于捕鼠带连接盒4中,将接线柱13通过绝缘导线14与高压电子捕鼠器主机15的高压输出接线端连接即可使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捕鼠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鼠带包括基膜及设置于该基膜的上表面的多条铝箔带,所述基膜上的多条所述铝箔带均相互平行,每相邻两条铝箔带的间距均相等,所述基膜为绝缘阻燃pc薄膜,所述铝箔带胶接于所述基膜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带的宽度为10mm、厚度为1mm,每相邻两根铝箔带之间相距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鼠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的宽度为100mm,厚度为0.7mm,所述基膜的上表面设置有5根所述铝箔带。

4.一种电子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捕鼠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捕鼠带及捕鼠带连接盒,所述捕鼠带连接盒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pcb板,所述pcb板设置有多个导电接触片,所述铝箔带与所述导电接触片一一对应,所述铝箔带与相应的所述导电接触片触接,所述导电接触片包括正极导电接触片与负极导电接触片,所述捕鼠带连接盒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接触片与所述负极导电接触片交替排列成一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前侧边缘设置有用于所述捕鼠带穿过的豁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内侧面、所述下壳体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压棱,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固定螺丝连接,所述捕鼠带的一个端部及所述pcb板压紧于所述上壳体的压棱与所述下壳体的压棱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鼠带及电子捕鼠装置。其中,捕鼠带包括基膜及设置于该基膜的上表面的多条铝箔带。电子捕鼠装置包括捕鼠带及捕鼠带连接盒,捕鼠带连接盒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设置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PCB板,PCB板设置有多个导电接触片,铝箔带与导电接触片一一对应,铝箔带与相应的导电接触片触接,导电接触片包括正极导电接触片与负极导电接触片,捕鼠带连接盒设置有接线柱,接线柱与PCB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易于使用,用户只需要展开电子捕鼠带,连接到高压捕鼠器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卷起包装,体积小,重量轻,运输方便。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本实用新型捕鼠效果好,成本低,易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孙焕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奔流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