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盆盆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8765发布日期:2021-08-06 12:40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盆盆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园林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花盆盆托。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花盆盆托都是用来承托大型花盆的,盆托连同花盆总的重量比较重,够动起来不够方便。针对这一问题,申请号为cn201010295809.3,名称为《一种可移动的花盆盆托》的中国专利中揭示了一种结构,在盆托的底部设置滚轮,从而来起到方便盆托移动的目的。

然而,大型的花盆盆托,在放上花盆之后,花盆的盆底通常带有滤水孔,用于滤出过多的水,或者从底部吸收水供盆栽吸收,大型的花盆比较重,不容易从盆托上搬走,花盆底部和盆托的托体上会累积死水,容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容易滋生细菌的花盆盆托。

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花盆盆托,包括托体,所述托体包括托底和拖壁,由拖底和拖壁围合呈一用于用于放置花盆的放置腔,所述托体的放置腔内周向环绕间隔设置有架空块,当花盆放入托体时,花盆的盆底抵靠在架空块上且与放置腔的腔底具有空隙,在腔底的中心向腔底的边缘设置有一流槽,所述流槽从腔底的中心向腔底的边缘方向依次走低,且在放置腔的腔壁上设置有一与流槽连通的进出水结构。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进出水结构包括一设置在托壁上的接插管,所述接插管配合插接有一进出管体,所述进出管体包括与接插管插接的接插段以及用于进出水的进出段,所述接插段与接插管密封转动连接,所述进出段与接插段呈一角度一体设置。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所述托体的托壁设置有一与进出段配合的定位扶持块,当接插段于接插管内转动且使得进出段贴靠于定位扶持块时,进出段的开口方向朝上。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进出段与接插段呈90度设置。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接插段与接插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套设于接插段上的密封圈。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托体的托底设置有至少三个均匀圆等分的万向轮,且在托壁相对托底的口缘设置有一拉环。

进一步优化为:其中一个所述万向轮设置为与托体可拆卸连接的活动万向轮,其余万向轮为与托体固定连接的固定万向轮,所述活动万向轮包括一竖直设置的接插杆,在托体的托壁上设置有一带有接插孔的安装耳,所述接插杆从安装耳的下侧穿入上侧穿出,并且在接插杆的端部固定有所述拉环。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拉环与接插杆的端部之间设置有脱扣结构,所述脱扣结构包括设置于接插杆端部对称两侧的卡孔,所述拉环的环体上设置有一与接插杆配合的u形体,当u形体的轴线与接插杆的轴线平行时,环体与接插杆垂直,u形体的槽宽等于接插杆的杆径,且在u形体的相对侧设置有与卡孔配合的卡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架空块,当盆托上放入花盆之后,花盆的底部将与托体的底部之间架空,花盆内对于的水将流入盆托内,并且通过流槽之后进入进出水结构,当转动接插段使得进出段的开口朝下时,盆托内对于的水就能够被及时排出,防止出现在盆托内累积,进而导致的水体发臭问题;而当盆栽缺水时,可以转动接插段使得进出段的开口朝上时,进出段可以连接外部水源,使得水进入到盆托内再进入到花盆的底部,实现对盆栽根系的供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盆托的整体轴测正向示意图(进出段开口朝上);

图2为实施例盆托的整体轴测背向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盆托的整体轴测正向示意图(进出段开口朝下);

图4为实施例的进出水结构和活动万向轮爆炸示意图。

图中,1、托体;11、放置腔;111、流槽;112、接插管;12、安装耳;13、架空块;14、定位扶持块;21、固定万向轮;22、活动万向轮;221、接插杆;2211、卡孔;31、接插段;311、密封圈;32、进出段;4、拉环;41、u形体;411、卡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种花盆盆托,参见附图1-4,托体1包括圆形的托底和托壁,托底和托壁围合形成一个具有放置花盆的放置腔11,在放置腔11的腔底,呈圆形间隔分布有架空块13,当花盆放在盆托上时,花盆的盆底架在架空块13上。

同时,在放置腔11的腔底上设置有一流槽111,流槽111的深度从托底的中心向托壁方向依次变深,且在托壁处设置有一穿通的接插管112,接插管112的一端与流槽111对接,且接插管112呈水平设置。接插管112配合有进出管体,进出管体包括与接插管112配合的接插段31以及与接插段31一体设置的进出段32,其中进出段32与接插段31呈90°设置,当然互相成的角度也可以是30-90°的任一角度,优选为90°。接插段31与接插管112密封插接,在接插段31的外管壁套设有密封圈311,用于增强接插段31与接插管112的密封性,且接插段31可以转动。当转动接插段31,使得进出段32的开口朝下时,能够用于盆托内多余水的流出,当进出段32的开口朝上时,进出段32可以连接外部水源,使得水进入到盆托内再进入到花盆的底部,实现对盆栽根系的供水。同时,为了提高进出管体在托体1上的设置稳定性,在托壁上设置有定位扶持块14,当进出段32转动到开口朝上位置时,可以将进出段32的外管体扣入定位扶持块14的卡槽内。

由于大型花盆的体积比较重,放在盆托内时,盆托和花盆都不易移动,所以在盆托的底部设置了万向轮,方便盆托带着花盆的移动,且为了方便拉动盆托,在托壁上可以设置拉环4,通过绳索拉动盆托,更加方便操作。

参见附图4,为了方便带有拉环4的盆托的制造,将拉环4设置在其中一个万向轮上,且该万向轮为活动万向轮22,可以实现与托体1之间的拆卸,其他万向轮则是固定在盆托底部的固定万向轮21。活动万向轮22包括一竖直设置的接插杆221,在托体1的托壁上设置有一带有接插孔的安装耳12,接插杆221从安装耳12的下侧穿入上侧穿出,并且在接插杆221的端部固定有拉环4。拉环4与接插杆221的端部之间设置有脱扣结构,脱扣结构包括设置于接插杆221端部对称两侧的卡孔2211,拉环4的环体上设置有一与接插杆221配合的u形体41,当u形体41的轴线与接插杆221的轴线平行时,环体与接插杆221垂直,u形体41的槽宽等于接插杆221的杆径,且在u形体41的相对侧设置有与卡孔2211配合的卡轴411。通过拉环4的u形体41中的卡轴411,与接插杆221端部的卡孔2211的配合,实现拉环4与接插杆22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当需要拆卸下活动万向轮22时,先拆下拉环4,然后使得接插杆221沿安装耳12的向下方向拔出,既实现了活动万向轮22在托体1上的拆卸。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花盆盆托,包括托体,所述托体包括托底和拖壁,由拖底和拖壁围合呈一用于用于放置花盆的放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体的放置腔内周向环绕间隔设置有架空块,当花盆放入托体时,花盆的盆底抵靠在架空块上且与放置腔的腔底具有空隙,在腔底的中心向腔底的边缘设置有一流槽,所述流槽从腔底的中心向腔底的边缘方向依次走低,且在放置腔的腔壁上设置有一与流槽连通的进出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盆盆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结构包括一设置在托壁上的接插管,所述接插管配合插接有一进出管体,所述进出管体包括与接插管插接的接插段以及用于进出水的进出段,所述接插段与接插管密封转动连接,所述进出段与接插段呈一角度一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花盆盆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体的托壁设置有一与进出段配合的定位扶持块,当接插段于接插管内转动且使得进出段贴靠于定位扶持块时,进出段的开口方向朝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花盆盆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段与接插段呈90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花盆盆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段与接插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套设于接插段上的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盆盆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体的托底设置有至少三个均匀圆等分的万向轮,且在托壁相对托底的口缘设置有一拉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花盆盆托,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万向轮设置为与托体可拆卸连接的活动万向轮,其余万向轮为与托体固定连接的固定万向轮,所述活动万向轮包括一竖直设置的接插杆,在托体的托壁上设置有一带有接插孔的安装耳,所述接插杆从安装耳的下侧穿入上侧穿出,并且在接插杆的端部固定有所述拉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花盆盆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与接插杆的端部之间设置有脱扣结构,所述脱扣结构包括设置于接插杆端部对称两侧的卡孔,所述拉环的环体上设置有一与接插杆配合的u形体,当u形体的轴线与接插杆的轴线平行时,环体与接插杆垂直,u形体的槽宽等于接插杆的杆径,且在u形体的相对侧设置有与卡孔配合的卡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花盆盆托,包括托体,所述托体包括托底和拖壁,由拖底和拖壁围合呈一用于用于放置花盆的放置腔,所述托体的放置腔内周向环绕间隔设置有架空块,当花盆放入托体时,花盆的盆底抵靠在架空块上且与放置腔的腔底具有空隙,在腔底的中心向腔底的边缘设置有一流槽,所述流槽从腔底的中心向腔底的边缘方向依次走低,且在放置腔的腔壁上设置有一与流槽连通的进出水结构,当转动接插段使得进出段的开口朝下时,盆托内对于的水就能够被及时排出,防止出现在盆托内累积,进而导致的水体发臭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兰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兰仙
技术研发日:2020.08.20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