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灌式蓄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5088发布日期:2021-08-03 12:4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滴灌式蓄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盆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集水蓄水和自动滴灌功能的花盆。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栽培种植的花盆有很多种,部分花盆具有一定的节水功能,但是目前尚没有具备滴灌节水技术与集水蓄水功能相结合的花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滴灌式蓄水花盆装置,该装置具有集水蓄水功能和自动滴灌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滴灌式蓄水花盆包括盆体、集水盆檐、滴灌管,所述盆体下部与普通花盆相同,为倒圆台型,所述盆体上部有环形蓄水腔,在所述蓄水腔顶部为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设置有带滤网的进水孔,所述蓄水腔底部盆壁内侧设置有1~3个滴灌管接口,所述滴灌管接口连接滴灌管,用于把蓄水腔里的水导出并进行滴灌,所述蓄水腔顶部外壁连接环形集水盆檐,所述集水盆檐斜向外上,外侧稍高于内侧,用于下雨时收集雨水入蓄水腔。

进一步,所述滴灌管为内径1-2mm的微型软管。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滴灌技术与花盆相结合,有利于节约水资源;2、花盆设置有蓄水腔,具有蓄水功能;3、当花盆放置于室外,下雨时具有通过集水盆檐收集雨水的功能。4、进行滴灌时可根据花盆内植物对水的需求选择1个或多个滴灌管同时进行滴灌;5、本装置在进行滴灌时利用了蓄水腔里水的重力势能进行自动滴灌,不需要外部能源,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滴管式节水花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盆体;2.集水盆檐;3.滴灌管;11.蓄水腔;12.滴灌管接口;13.进水孔;14.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滴灌式蓄水花盆包括盆体1、集水盆檐2、滴灌管3,所述盆体1下部与普通花盆相同,为倒圆台型,所述盆体1上部有环形蓄水腔11,在所述蓄水腔11顶部为环形凹槽14,所述环形凹槽14上设置有带滤网的进水孔13,所述蓄水腔11底部盆壁内侧设置有1~3个滴灌管接口12,所述滴灌管接口12连接滴灌管3,用于把蓄水腔11里的水导出并进行滴灌,所述蓄水腔11顶部外壁连接环形集水盆檐2,所述集水盆檐2斜向外上,外侧稍高于内侧,用于下雨时收集雨水入蓄水腔11。

进一步,所述滴灌管3为内径1-2mm的微型软管。

使用本装置时,通过进水孔13往蓄水腔11中注满水,根据盆体中部所栽花卉植物对水分的需要,选择1个或多个滴灌管3进行滴灌,可直接把滴灌管3末端放置于花卉根部,便于花卉植物吸收水分,这样蓄水腔11里的水便会在水压作用下,通过底部滴灌管3进行自动滴灌,持续一定的时间。

当本装置用于下雨天气收集雨水功能时,把本装置放置于室外,雨水滴落在集水盆檐2上,会汇聚流入环形凹槽14中,然后通过进水孔13流入蓄水腔11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滴灌式蓄水花盆,其特征是包括盆体(1)、集水盆檐(2)、滴灌管(3),所述盆体(1)下部与普通花盆相同,为倒圆台型,所述盆体(1)上部有环形蓄水腔(11),在所述蓄水腔(11)顶部为环形凹槽(14),所述环形凹槽(14)上设置有带滤网的进水孔(13),所述蓄水腔(11)底部盆壁内侧设置有1-3个滴灌管接口(12),所述滴灌管接口(12)连接滴灌管(3),用于把蓄水腔(11)里的水导出并进行滴灌,所述蓄水腔(11)顶部外壁环接集水盆檐(2),所述集水盆檐(2)斜向外上,外侧稍高于内侧,用于下雨时收集雨水入蓄水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灌式蓄水花盆,其特征是所述滴灌管(3)为内径1-2mm的微型塑料软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滴灌式蓄水花盆,包括盆体、集水盆檐、滴灌管,所述盆体下部与普通花盆相同,为倒圆台型,所述盆体上部有环形蓄水腔,在所述蓄水腔顶部为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设置有带滤网的进水孔,所述蓄水腔底部盆壁内侧设置有1~3个滴灌管接口,所述滴灌管接口连接滴灌管,用于把蓄水腔里的水导出并进行滴灌,所述蓄水腔顶部外壁连接环形集水盆檐,所述集水盆檐斜向外上,外侧稍高于内侧,用于下雨时收集雨水入蓄水腔,具有集水蓄水功能和自动滴灌功能,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易畅;喻新龙;易跃红;易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喻新龙;易畅
技术研发日:2020.09.19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