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垂钓饵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22675发布日期:2021-05-11 16:4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
涉及垂钓所使用的饵料领域。具体涉及垂钓所使用的一种饵料。



背景技术:

在人们垂钓过程中总要用到各种各样的饵料,这其中就有蚯蚓。市场中现有的蚯蚓有仿生蚯蚓和活体蚯蚓两大类。仿生蚯蚓都是用塑料做的,再在其表面涂上蚯蚓液等有腥的药水。这样直接导致在垂钓时腥味被水冲洗走使腥味不持久或者腥味不够,鱼嗅不到腥味不来咬钩,失去垂钓乐趣。而活体蚯蚓不易运输,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在包装内加入泥土及冰袋,给蚯蚓提供营养及保持包装内的温度,温度过高蚯蚓便会死亡。这样直接增加了运输成本。其次活体蚯蚓不及时使用存活时间也不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蚯蚓能够改变土壤物质组成与结构,使土壤结构更松软,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大量的挖掘蚯蚓容易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作物减产,影响农民收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垂钓饵料,它设计科学合理。能够解决背景技术里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里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使用小麦谷朊粉(俗称活性面筋粉及蛋白米)加水及蚯蚓液揉成面团,团揉好后用成型机做所需饵料的形状。此原料吸水后本就具有很好的粘弹性和柔软性。使其有活体蚯蚓的身体特性。由于小麦谷朊粉有较好的粘弹性会锁住在里面的腥味使腥味不会在使用时在水中被水冲洗流失,让腥味更加持久,同时还能保持原有的形状使其不会在水中分散。解决了背景技术中腥味被水冲洗走的及大量挖掘蚯蚓破坏土壤结构的问题。

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很好的解决了背景技术里的问题。减少物流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到地里挖掘蚯蚓破坏土壤的现象。也让垂钓爱好者用上省心的饵料。增加了垂钓的乐趣。

具体实施方案

小麦谷朊粉,水,蚯蚓液的比例为100:150:5。将其调配好揉成面团,再用成型机做成蚯蚓的形状。



技术特征:

1.一种用小麦谷朊粉为原料做成的饵料,按照小麦谷朊粉100克,水150克,蚯蚓液5克的比例调配好揉成面团,然后用成型机做出所需饵料的形状。

2.其特征是腥味持久有更好的粘弹性容易挂钩。

3.与活体蚯蚓相对比其更便于运输及储存。

4.根据权利要求项1所述的饵料,其特征是利用小麦谷朊粉本身的特性与水混合形成有较好粘弹性与柔软性的面团,其较好的粘弹性锁住在里面腥味使腥味不会在使用时在水中被水冲洗流失,让腥味更加持久,同时还能保持原有的形状使其不会在水中分散。


技术总结
一种新的垂钓饵料,它涉及垂钓所使用的饵料的技术领域。按照小麦谷朊粉100克,水150克,蚯蚓液5克的比例调配好揉成面团,然后用成型机做出所需饵料的形状。此原料吸水后本就具有很好的粘弹性和柔软性。使其有活体蚯蚓的身体特性。其较好的粘弹性锁住在里面腥味使腥味不会在使用时在水中被水冲洗流失,让腥味更加持久,同时还能保持原有的形状使其不会在水中分散。它设计科学合理,持久的腥味能增加鱼的咬钩兴趣。解决了垂钓爱好者在垂钓前需要自己挖蚯蚓的烦恼的同时还增加了垂钓乐趣。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健
技术研发日:2021.01.25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