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薯旱地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863022发布日期:2022-02-12 01:5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甘薯旱地种植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甘薯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甘薯旱地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2.甘薯是一种产量高、抗旱、耐盐碱的作物,非常适合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进行开荒种植。通过技术改进进一步提高干旱缺水地区甘薯种植的产量,成为了提高干旱缺水地区农作物产量的一项重要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甘薯旱地种植方法,在降低灌溉用水量的同时,提高了甘薯产量。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甘薯旱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种苗;将新鲜的甘薯藤切段,将甘薯藤段的基部在3wt%浓度的双氧水中浸泡5min后清洗,扦插在育苗培养基中待用;b、土地起垄;通过灌溉使土壤湿度超过15%,然后疏松土壤、起垄,垄高25~30cm,垄距70~80cm,然后施加基肥并覆膜;c、种苗种植;4月上旬,当连续3日的土壤平均温度高于10℃,在垄体顶部插入步骤a准备的种苗,插入深度为6~8cm,种苗间距为15~20cm;d、使用滴灌装置对种苗进行滴灌,保持种苗周边土壤湿度为20~25%,直至甘薯成熟收获。
6.作为优选,步骤a中,甘薯藤段的长度为20~25cm,甘薯藤段上至少带有3个叶片,至少带有4个节位。
7.作为优选,步骤b中,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0份的粪肥、40份的草木灰、15份的磷酸氢二铵、3份的硫酸亚铁、3份的氯化钾。
8.作为优选,步骤d中,所述滴灌装置包括供水管路,供水管路上安装有若干个滴管头,滴管头内设置有与供水管路连通的腔体,腔体底部的边缘铰接有若干个支撑臂,支撑臂的顶端外沿与腔体底部之间连接有弹性薄膜,弹性薄膜与支撑臂的外侧面贴合固定,腔体侧面设置有至少两组通孔,同组通孔位于同一水平平面上,不同组通孔位于腔体上的竖直方向位置不同,每个通孔内安装有泄压阀。
9.作为优选,腔体底部连接有锥形筒体,锥形筒体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锥形筒体内壁固定有悬吊架,悬吊架的底部固定有连杆,连杆上固定有两个限位板,连杆上活动套接有导流板,导流板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两个限位板的间距大于导流板的厚度,导流板外沿与锥形筒体内壁间隙配合,导流板的内沿与连杆间隙配合,导流板顶面与导流板侧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导流孔,弧形导流孔位于导流板侧面一端为毛细孔道。
10.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底面与位于导流板下方的限位板之间连接有弹簧。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优化甘薯种植过程,促进甘薯根系生长,使甘薯对水分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更佳充分,可以进一步提高甘薯产量。本发明通过对滴管设备进行改良,进一步提高了滴灌用水的利用率。首先,通过在滴管头的侧壁设置若干组带有泄压阀的通孔,在需要扩大滴灌覆盖面积的时候可以通过加大供水压力使水流通过通孔流出,实现通过供水压力灵活调整滴灌覆盖面积的目的。随着水压加大,支撑臂在水压作用下会向内倾斜,从而使弹性薄膜逐渐阻挡滴管头的出水截面积,以保持腔体底部出水量的基本不变。由于滴灌水量很小,尤其是在低水压状态下,不能很好保证腔体底部出水口的出水均匀性。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在腔体底部安装了可灵活偏移和转动的导流板,当水流滴落在导流板上之后,导流板会向水流滴落一侧偏移,同时水流依靠重力进入弧形导流孔中,由于弧形导流孔位于导流板侧面一端为毛细孔道,出水量低,会使得在弧形导流孔中可暂时存储一部分水量,同时由于弧形导流孔是弧形的,水流进入弧形导流孔之后并不是沿着竖直方向继续流动,而是沿着弧形导流孔向一侧流动,这就会使整个导流板的重心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导流板在滴灌用水的驱动下间歇性的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导流板对滴管水流导流方向的自动改变,保证滴灌均匀度。导流板底面加装的弹簧用来提高导流板偏移和转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滴灌装置的结构图。
13.图2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导流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一种甘薯旱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种苗;将新鲜的甘薯藤切段,将甘薯藤段的基部在3wt%浓度的双氧水中浸泡5min后清洗,扦插在育苗培养基中待用;甘薯藤段的长度为20~25cm,甘薯藤段上至少带有3个叶片,至少带有4个节位。
15.b、土地起垄;通过灌溉使土壤湿度超过15%,然后疏松土壤、起垄,垄高25~30cm,垄距70~80cm,然后施加基肥并覆膜;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0份的粪肥、40份的草木灰、15份的磷酸氢二铵、3份的硫酸亚铁、3份的氯化钾。
16.c、种苗种植;4月上旬,当连续3日的土壤平均温度高于10℃,在垄体顶部插入步骤a准备的种苗,插入深度为6~8cm,种苗间距为15~20cm;d、使用滴灌装置对种苗进行滴灌,保持种苗周边土壤湿度为20~25%,直至甘薯成熟收获。滴灌装置包括供水管路1,供水管路1上安装有若干个滴管头2,滴管头2内设置有与供水管路1连通的腔体3,腔体3底部的边缘铰接有若干个支撑臂4,支撑臂4的顶端外沿与腔体3底部之间连接有弹性薄膜5,弹性薄膜5与支撑臂4的外侧面贴合固定,腔体3侧面设置有至少两组通孔6,同组通孔6位于同一水平平面上,不同组通孔6位于腔体3上的竖直方向位置不同,每个通孔6内安装有泄压阀7。腔体3底部连接有锥形筒体8,锥形筒体8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锥形筒体8内壁固定有悬吊架9,悬吊架9的底部固定有连杆10,连杆10上固定有两个限位板11,连杆10上活动套接有导流板12,导流板12位于两个限位板11之间,两个限位板11的间距大于导流板12的厚度,导流板12外沿与锥形筒体8内壁间隙配合,导流板12
的内沿与连杆10间隙配合,导流板12顶面与导流板12侧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导流孔13,弧形导流孔13位于导流板12侧面一端为毛细孔道14。导流板12底面与位于导流板12下方的限位板11之间连接有弹簧15。
17.在张家口怀来县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和滴灌装置进行试种,每亩的增产量可以稳定在300kg以上,每亩的节水量可以稳定在50立方米以上。
1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甘薯旱地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种苗;将新鲜的甘薯藤切段,将甘薯藤段的基部在3wt%浓度的双氧水中浸泡5min后清洗,扦插在育苗培养基中待用;b、土地起垄;通过灌溉使土壤湿度超过15%,然后疏松土壤、起垄,垄高25~30cm,垄距70~80cm,然后施加基肥并覆膜;c、种苗种植;4月上旬,当连续3日的土壤平均温度高于10℃,在垄体顶部插入步骤a准备的种苗,插入深度为6~8cm,种苗间距为15~20cm;d、使用滴灌装置对种苗进行滴灌,保持种苗周边土壤湿度为20~25%,直至甘薯成熟收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旱地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甘薯藤段的长度为20~25cm,甘薯藤段上至少带有3个叶片,至少带有4个节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薯旱地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0份的粪肥、40份的草木灰、15份的磷酸氢二铵、3份的硫酸亚铁、3份的氯化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旱地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滴灌装置包括供水管路(1),供水管路(1)上安装有若干个滴管头(2),滴管头(2)内设置有与供水管路(1)连通的腔体(3),腔体(3)底部的边缘铰接有若干个支撑臂(4),支撑臂(4)的顶端外沿与腔体(3)底部之间连接有弹性薄膜(5),弹性薄膜(5)与支撑臂(4)的外侧面贴合固定,腔体(3)侧面设置有至少两组通孔(6),同组通孔(6)位于同一水平平面上,不同组通孔(6)位于腔体(3)上的竖直方向位置不同,每个通孔(6)内安装有泄压阀(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甘薯旱地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3)底部连接有锥形筒体(8),锥形筒体(8)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锥形筒体(8)内壁固定有悬吊架(9),悬吊架(9)的底部固定有连杆(10),连杆(10)上固定有两个限位板(11),连杆(10)上活动套接有导流板(12),导流板(12)位于两个限位板(11)之间,两个限位板(11)的间距大于导流板(12)的厚度,导流板(12)外沿与锥形筒体(8)内壁间隙配合,导流板(12)的内沿与连杆(10)间隙配合,导流板(12)顶面与导流板(12)侧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导流孔(13),弧形导流孔(13)位于导流板(12)侧面一端为毛细孔道(1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甘薯旱地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2)底面与位于导流板(12)下方的限位板(11)之间连接有弹簧(1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薯旱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种苗;将新鲜的甘薯藤切段,将甘薯藤段的基部在3wt%浓度的双氧水中浸泡5min后清洗,扦插在育苗培养基中待用;B、土地起垄;通过灌溉使土壤湿度超过15%,然后疏松土壤、起垄,垄高25~30cm,垄距70~80cm,然后施加基肥并覆膜;C、种苗种植;4月上旬,当连续3日的土壤平均温度高于10℃,在垄体顶部插入步骤A准备的种苗,插入深度为6~8cm,种苗间距为15~20cm;D、使用滴灌装置对种苗进行滴灌,保持种苗周边土壤湿度为20~25%,直至甘薯成熟收获。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在降低灌溉用水量的同时,提高了甘薯产量。提高了甘薯产量。提高了甘薯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山 宋聚红 王静 相丛超 高宁 丁永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05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