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葛嫩枝扦插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208598发布日期:2022-03-12 03:1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野葛嫩枝扦插的方法与流程
120 mg/l、硼0.2-0.5 mg/l、维生素c15-30 mg/l、余量为水。
8.优选地,所述浸泡液b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萘乙酸100 mg/l、青霉素100 mg/l、硼0.3 mg/l、维生素c20 mg/l、余量为水。
9.进一步地,所述基质由河沙、蛭石、草炭土组成,各组分体积比为:v
河沙
:v
蛭石
:v
草炭土
=1:1:1。
10.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的野葛嫩枝扦插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在市场应用上更具优势。
11.2、本发明提供的野葛嫩枝扦插的方法在扦插前先将基质浇透水,用木棍在基质上插孔,减少插条在插入基质时对生根部位进行的机械损伤,提高和保证了扦插种苗的生根率和成活率。
12.3、本发明提供的野葛嫩枝扦插的方法在选材时选择当年生新梢直径5 mm的半木质化枝条,生长健壮,组织充实,腋芽饱满,更能快速收获成熟大苗。
13.4、浸泡液a对扦插种苗具有消毒杀菌的能力,浸泡液b不仅可以为切口进行消毒杀菌,还能促进插条快速生根,进一步提高和保证了扦插种苗的生根率和成活率。
14.5、本发明提供的野葛嫩枝扦插的方法,扦插种苗生根速度快,生根粗壮均一,根系数量众多,并着生根瘤,在根瘤内,根瘤菌从豆科植物根的皮层细胞中吸取碳水化合物、矿质盐类及水分,以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他们又把游离的氮通过固氮作用固定下来,转变为植物所能利用的含氮化合物,供植物所需,这样,根瘤菌与根就形成了互相依赖的共生关系,提高了后期葛根的产量和质量。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1扦插14 d后开始生根局部图片。
16.图2为实施例1扦插60 d后的图片。
17.图3为实施例1扦插60 d后的局部根瘤图片。
18.图4为实施例1扦插60 d后进行移栽,移栽45 d后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且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0.实施例1:一种野葛嫩枝扦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材:选取2年生以上的野葛母株,取其当年生新梢直径5 mm半木质化枝条作为作为扦插条,插条长度控制在25 cm,并保留2个茎节以上,1片小叶,基部节下部分保留3 cm长,剪成45度角斜面;s2、浸泡:将剪取的插条在浸泡液a里面浸泡0.5 h,取出,洗净沥干,然后将插条的形态学下端在浸泡液b中浸泡1h,取出;其中,浸泡液a由为10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液b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萘乙酸 100 mg/l,青霉素100 mg/l,硼0.3 mg/l,维生素c20 mg/l。
21.s3、基质处理:在自动喷灌棚内将混合基质整理成30cm厚的扦插床,用0.1%的高锰酸钾均匀喷灌基质,罩上塑料膜,密闭24h后,对基质进行彻底消毒;所述基质由河沙、蛭石、草炭土组成,各组分体积比为:v
河沙
:v
蛭石
:v
草炭土
=1:1:1。
22.s4、扦插:扦插前,用清水喷淋基质后,使用木棍在基质上插孔,再处理好的插条的1/3插入已准备好苗床内。
23.s5、扦插管理:扦插完成后,保持扦插床湿度75-85%,温度28℃以下,每隔1周用800-1000倍多菌灵和0.05-0.2%高锰酸钾进行交替灭菌,每隔两周除1次杂草。
24.实施例2:一种野葛嫩枝扦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材:选取2年生以上的野葛母株,取其当年生新梢直径5 mm半木质化枝条作为作为扦插条,插条长度控制在30 cm,并保留2个茎节以上,1片小叶,基部节下部分保留2 cm长,剪成60度角斜面;s2、浸泡:将剪取的插条在浸泡液a里面浸泡1 h,取出,洗净沥干,然后将插条的形态学下端在浸泡液b中浸泡1.5 h,取出;其中,浸泡液a由为12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液b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萘乙酸120 mg/l、青霉素120 mg/l、硼0.4 mg/l、维生素c30mg/l。
25.s3、基质处理:在自动喷灌棚内将混合基质整理成30cm厚的扦插床,用0.15%的高锰酸钾均匀喷灌基质,罩上塑料膜,密闭36h;对基质进行彻底消毒;所述基质由河沙、蛭石、草炭土组成,各组分体积比为:v
河沙
:v
蛭石
:v
草炭土
=1:1:1。
26.s4、扦插:扦插前,用清水喷淋基质后,使用木棍在基质上插孔,再处理好的插条的1/3插入已准备好苗床内。
27.s5、扦插管理:扦插完成后,保持扦插床湿度75-85%,温度28℃以下,每隔1周用800-1000倍多菌灵和0.05-0.2%高锰酸钾进行交替灭菌,每隔两周除1次杂草。
28.验证试验:试验组1 :浸泡液a换成纯净水,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29.试验组2 :浸泡液b换成纯净水,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30.试验组3 :浸泡液a和浸泡液b同时换成纯净水,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试验组4:扦插前,不进行处理,直接将处理好的野葛种苗扦插,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31.表1野葛种苗培育情况实验组生根速度(d)根系数量(株)根系长度(mm)根系形态生根率实施例11479178.75粗壮、发达81.0%实施例22048138.61粗壮、发达76.0%试验组11765156.93粗壮、发达65.0%试验组2453247.46嫩弱、细小48.0%试验组3472142.34嫩弱、细小42.0%
试验组4501845.21嫩弱、细小45.0%


技术特征:
1.一种野葛嫩枝扦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材:选取2年生以上的野葛母株,取其当年生新梢直径5mm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扦插条,插条长度控制在25-30 cm,并保留2个以上茎节,1片小叶,基部节下部分保留2-3cm长,并剪成45-60度角斜面;s2、浸泡:将剪取的插条在浸泡液a里面浸泡0.5-1h,取出,洗净沥干,然后将插条的形态学下端在浸泡液b中浸泡1h,取出;s3、基质处理:在自动喷灌棚内将混合基质整理成20-40cm厚的扦插床,用0.05-0.2%的高锰酸钾均匀喷灌基质,罩上塑料膜,密闭12-48h;s4、扦插:扦插前,用清水喷淋基质后,使用木棍在基质上插孔,再将处理好的插条的1/3插入已准备好的扦插床内;s5、扦插后管理:扦插完成后,保持扦插床湿度75-85%,温度28℃以下,每隔1周用800-1000倍多菌灵和0.05-0.2%高锰酸钾进行交替灭菌,每隔两周除1次杂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葛嫩枝扦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液a为900-1200倍多菌灵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葛嫩枝扦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液a为1000倍多菌灵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葛嫩枝扦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液b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萘乙酸80-120mg/l、青霉素80-120mg/l、硼0.2-0.5mg/l、维生素c15-30mg/l,余量为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野葛嫩枝扦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液b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萘乙酸100mg/l、青霉素100mg/l、硼0.3mg/l、维生素c20 mg/l,余量为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葛嫩枝扦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由河沙、蛭石、草炭土组成,各组分体积比为:v
河沙
:v
蛭石
:v
草炭土
=1:1: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葛嫩枝扦插的方法,属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苗木类用材繁育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材、浸泡、基质处理、扦插及扦插管理。本发明扦插种苗于两周后开始生根,生根速度快,根系数量众多,并着生根瘤,成活率较高,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增产的目的。产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史宝胜 许北华 刘彦林 杨新兵 赵小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7
技术公布日:2022/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