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实用栽培,具体涉及一种虎杖覆膜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为蓼科多年生药用植物。因虎杖根茎中白藜芦醇含量较高,成为了提取白藜芦醇的主要原料,近年仅湖北省种植面积就达到了7万亩。
2、虎杖植株生长旺盛,地下根茎发达,适宜疏松肥沃田块种植。由于目前虎杖大田种植管理较粗放,种植密度低、选地不严谨,出现死苗、黄化、根茎瘦弱等现象,导致产量较低;田间杂草管理成本偏高,最终导致栽培效益偏低,极大地影响了虎杖种植户种植积极性。
3、早期的研究人员刘志培等通过虎杖种苗研究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虎杖幼苗茎粗有显著影响。也有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虎杖大田栽培肥料配比研究,但目前为止,还未有虎杖大田高密度、减少除草人工投入的高效覆膜栽培方法。因此,推广一种虎杖高效栽培技术方法,减少田间管理成本、提高亩产产量与品质的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虎杖种植亩产量较低、田间杂草管理成本较高等导致的栽培效益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虎杖覆膜栽培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虎杖覆膜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种植材料选择:选择三年生虎杖种茎;
4、s2、选地、铺虎杖渣、整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灌方便的田块,清除杂物,铺上虎杖渣;然后整地,将虎杖渣均匀混合在种植的田块,翻地的深度为≥30cm;
5、s3、作畦、开沟、覆膜:作畦、开沟,然后在畦面上施入硫酸钾复合肥和有机肥料,整平畦面,覆盖薄膜并压实;
6、s4、栽种:按照株距30cm、行距40cm、深度8-10cm进行栽种;
7、s5、日常管理:在定植期、嫩芽萌发期、幼苗生长期以及发生干旱或施肥后及时灌溉或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及时去除病苗、弱苗,空缺处补苗;秋冬季将虎杖茎秆还田,株间破膜追有机肥料;根据田间情况,及时排灌与病虫害发生管理。
8、优选地,所述三年生虎杖种茎的芽头数≥2个,单个种茎为≥85g。
9、优选地,在步骤s2中,所述虎杖渣由虎杖提取白藜芦醇的剩余残渣经过发酵和晾干得到。
10、优选地,在步骤s2中,铺上虎杖渣的量为1000kg-1500kg/亩。
11、优选地,在步骤s3中,作畦的厢面宽为1m,开沟的沟深为25-30cm、沟宽为30cm。
12、优选地,在步骤s3中,施入硫酸钾复合肥的量为45-50kg/亩,施入有机肥料的量为50-60kg/亩。
13、优选地,所述硫酸钾复合肥总养分≥45%,n-p2o5-k2o=14-16-15。
14、优选地,所述有机肥料有机质≥60%,n-p2o5-k2o≥10%。
15、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6、s6、采收:于虎杖种植第三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或第四年3~4月进行采收。
17、优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薄膜为农用高压透明尼龙薄膜。
18、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利用虎杖渣与有机肥料,通过覆膜和高密度栽培,明显提高了虎杖产量和品质,减少了除草成本投入,可用于大规模生产。虎杖渣的使用可以将虎杖药渣变废为宝,既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合理利用资源、减轻环境污染负担。
1.一种虎杖覆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杖覆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年生虎杖种茎的芽头数≥2个,单个种茎为≥8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杖覆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虎杖渣由虎杖提取白藜芦醇的剩余残渣经过发酵和晾干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虎杖覆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铺上虎杖渣的量为1000kg-1500kg/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杖覆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作畦的厢面宽为1m,开沟的沟深为25-30cm、沟宽为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杖覆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施入硫酸钾复合肥的量为45-50kg/亩,施入有机肥料的量为50-60kg/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虎杖覆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钾复合肥总养分≥45%,n-p2o5-k2o=14-16-1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虎杖覆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料有机质≥60%,n-p2o5-k2o≥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杖覆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杖覆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薄膜为农用高压透明尼龙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