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反季养殖的胡蜂筑巢装置

文档序号:26981903发布日期:2021-10-16 12:09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反季养殖的胡蜂筑巢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胡蜂反季养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反季养殖的胡蜂筑巢装置。


背景技术:

2.反季养殖胡蜂时通过人为手段使处于越冬装置的蜂王提前苏醒,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会将蜂王置于筑巢装置内,蜂王筑巢成功后将初巢置于养殖棚内,以此得到反季养殖下的胡蜂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目前,胡蜂的筑巢装置较多,但大多是正常养殖状态下的筑巢装置,而反季养殖是在冬季,现有的筑巢装置自身无温湿度调节功能,无法满足反季养殖的需求。有些养殖户会通过大棚来实现蜂王筑巢,但大棚空间太大,蜂王数量少,整个大棚的温湿度调控耗能大,且控制精准度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反季养殖的胡蜂筑巢装置,解决现有筑巢装置难以满足反季养殖需求、大棚控温耗能大精准度不够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反季养殖的胡蜂筑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筑巢室,所述本体为圆柱形中空壳体,本体侧壁上沿其径向均匀分布有通孔,通孔上设置有遮光卷帘,筑巢室沿本体径向均匀布置,筑巢室数量与通孔数量一致,本体顶部设置有加热管、照明灯、排风扇和控制面板,本体底部设置有加湿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
5.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筑巢室为顶部开口的中空腔体,前侧板向外凸形成活动室,活动室侧壁上开设有网孔,活动室侧壁上插接有饲喂管,筑巢室顶部活动设置有挂巢杆,顶板盖合在筑巢室顶部。
6.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筑巢室设置有6个,筑巢室侧壁顶部向下凹形成凹槽,挂巢杆两端卡接在凹槽内。
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活动室上方设置有把手。
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本体和筑巢室的底壁均透明,底壁向上凸形成卡槽,筑巢室卡接在卡槽内。
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挂巢杆中部向内凹形成挂巢口。
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遮光卷帘为布帘,顶部固定连接在通孔上,侧壁通过魔术贴与本体侧壁连接。
11.工作原理:将筑巢蜂王置于筑巢室内,将筑巢室置于本体内,放下遮光帘,通过控制面板设置本体内的温湿度,通过加热管来对本体内进行加热、照明灯来提供光照、加湿器调控湿度、排风扇进行换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的用于反季养殖的胡蜂筑巢装置,通过将多个多个筑巢室放置在一个本体内,方便集中管理,温湿
度控制更加均衡,空间紧凑能耗低,设置有遮光卷帘方便单个观察和喂食,最大程度的降低人为因素对蜂王的干扰,大大提高筑巢成功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筑巢室的装配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筑巢室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

本体,101

通孔,102

遮光卷帘,103

加湿装置,104

卡槽,2

筑巢室,201

活动室,202

挂巢杆,203

顶板,204

凹槽,205

把手,206

挂巢口,3

饲喂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实施例
20.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反季养殖的胡蜂筑巢装置,包括本体1和筑巢室2,筑巢室2沿本体1径向均匀布置,筑巢室2数量与通孔101数量一致。
21.如图2所示,所述本体1为圆柱形中空壳体,本体1侧壁上沿其径向均匀分布有通孔101,通孔101上设置有遮光卷帘102。为方便遮光卷帘102的开合,遮光卷帘102使用布帘,顶部固定连接在通孔101上,侧壁通过魔术贴与本体1侧壁连接。为实现对本体1内环境的温湿度控制,本体1顶部设置有加热管、照明灯、排风扇和控制面板,本体1底部设置有加湿装置103,本体1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为方便筑巢室2的放置和固定,底壁向上凸形成卡槽104,筑巢室2卡接在卡槽104内。
22.如图3、4所示,所述筑巢室2为顶部开口的中空腔体,前侧板向外凸形成活动室201,活动室201侧壁上开设有网孔,活动室201侧壁上插接有饲喂管3,筑巢室2顶部活动设置有挂巢杆202,顶板203盖合在筑巢室2顶部,顶板203可以一端与筑巢室2一侧铰接,另一端扣合在顶部。顶板203也可以直接整块盖在筑巢室2顶部。打开顶板203就可以将初巢拿出,也方便将蜂王放进筑巢室2内。筑巢室2侧壁顶部向下凹形成凹槽204,挂巢杆202两端卡接在凹槽204内。挂巢杆202为直杆,中部向内凹形成挂巢口206,方便固定蜂巢。
23.为方便筑巢室2放进和拿出,所述活动室201上方设置有把手205。为方便对筑巢情况进行观察,本体1和筑巢室2的底壁均采用透明亚克力板制作,通过底壁观察蜂王的活动和筑巢情况。
24.使用时,打开顶板203将筑巢所用材料放置在活动室201内,再将筑巢蜂王置于筑巢室2内后盖合顶板203,在活动室201朝向本体1外的侧壁上插接好有食物、营养液或饮水的饲喂管3。将相同的6个筑巢室2置于本体1对应的卡槽104内,放下遮光卷帘102,通过控制面板设置本体1内的温湿度,通过加热管来对本体内进行加热、照明灯来提供光照、加湿器调控湿度、排风扇进行换气。通过底部观察蜂王的活动和筑巢情况,当需要更换食物时,将对应筑巢室2的遮光卷帘102掀起一角,将饲喂管3拉出补充食物后推回原位置。通过将多个
筑巢室2放置在一个本体1内,方便集中管理,温湿度控制更加精准均衡,空间紧凑能耗低,设置有遮光卷帘102方便单个观察和喂食,最大程度的降低人为因素对蜂王的干扰,大大提高筑巢成功率。
25.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反季养殖的胡蜂筑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筑巢室(2),所述本体(1)为圆柱形中空壳体,本体(1)侧壁上沿其径向均匀分布有通孔(101),通孔(101)上设置有遮光卷帘(102),筑巢室(2)沿本体(1)径向均匀布置,筑巢室(2)数量与通孔(101)数量一致,本体(1)顶部设置有加热管、照明灯、排风扇和控制面板,本体(1)底部设置有加湿装置(103),本体(1)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季养殖的胡蜂筑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筑巢室(2)为顶部开口的中空腔体,前侧板向外凸形成活动室(201),活动室(201)侧壁上开设有网孔,活动室(201)侧壁上插接有饲喂管(3),筑巢室(2)顶部活动设置有挂巢杆(202),顶板(203)盖合在筑巢室(2)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季养殖的胡蜂筑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筑巢室(2)设置有6个,筑巢室(2)侧壁顶部向下凹形成凹槽(204),挂巢杆(202)两端卡接在凹槽(204)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季养殖的胡蜂筑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室(201)上方设置有把手(20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季养殖的胡蜂筑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和筑巢室(2)的底壁均透明,底壁向上凸形成卡槽(104),筑巢室(2)卡接在卡槽(104)内。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季养殖的胡蜂筑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巢杆(202)中部向内凹形成挂巢口(206)。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季养殖的胡蜂筑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卷帘(102)为布帘,顶部固定连接在通孔(101)上,侧壁通过魔术贴与本体(1)侧壁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季养殖的胡蜂筑巢装置,涉及胡蜂反季养殖装置技术领域。所述胡蜂筑巢装置包括本体和筑巢室,所述本体为圆柱形中空壳体,本体侧壁上沿其径向均匀分布有通孔,通孔上设置有遮光卷帘,筑巢室沿本体径向均匀布置,筑巢室数量与通孔数量一致,本体顶部设置有加热管、照明灯、排风扇和控制面板,本体底部设置有加湿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的用于反季养殖的胡蜂筑巢装置,通过将多个多个筑巢室放置在一个本体内,方便集中管理,温湿度控制更加均衡,空间紧凑能耗低,设置有遮光卷帘方便单个观察和喂食,最大程度的降低人为因素对蜂王的干扰,大大提高筑巢成功率。大大提高筑巢成功率。大大提高筑巢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超 佟蕾 唐蓉 钱兴凤 李堂 庞乐飞 沈璐瑶 王浩 高江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2.07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