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割草机刀盘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87505发布日期:2021-12-15 06:0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割草机刀盘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割草机中的调节机构,尤其是一种割草机刀盘调节装置,属于电动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智能割草机用于完成电子围栏圈定区域内的自动割草。其割草高度需要借助手动或电动调节。现有割草刀架升降的常见结构为通过手动旋钮或升降电动机齿轮带动旋钮齿轮转动,旋钮齿轮和螺杆齿轮啮合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电机座上下移动,从而将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其典型结构为申请号201280074482.4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该文献中的自动割草机包括底盘、驱动至少一个切割刀片的切割马达、以及高度调节组件。该切割马达可安装在马达支架上。该马达支架可在相对于底盘的可调节的高度处向切割马达提供结构支撑。该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偏置元件、螺杆接合螺母以及高度调节螺杆。该螺杆接合螺母能操作地耦接至马达支架以使得能够通过高度调节螺杆的转动来调节马达支架的高度。高度调节螺杆转动以使螺杆接合螺母基于螺杆接合螺母的齿与高度调节螺杆的螺纹的接合而沿着高度调节螺杆竖直地移动。该螺杆接合螺母的齿可通过偏置元件而被推向高度调节螺杆。然而,该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割草高度调控不够方便,且调节为开环,精度不高;2)安置马达的碗状件与升降传动齿条为分体结构,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升降传动不够平稳;3)由于升降驱动在一侧传动,因此电机支架容易产生抖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采用传感控制的结构改进,提出一种传动可靠、升降平稳,尤其是调深准确的割草机刀盘调节装置。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割草机刀盘调节装置的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固定于割草机的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装有垂向的调节轴、调深蜗杆轴和调深电机,并与刀盘支架构成垂向移动副;所述调节轴的上端装有手动旋钮、下端装有传动大齿轮;所述调深蜗杆轴装有与传动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所述调深电机的输出轴装有与传动大齿轮啮合的调深齿轮;所述刀盘支架装有下端安装刀盘的刀盘电机,且其一侧通过连体的局部螺旋齿条与调深蜗杆轴啮合;所述主体支架内还支撑检测传感轴,所述检测传感轴装有与传动大齿轮啮合的转位传动齿轮,并装有转向位置传感器,所述转向位置传感器通过控制电路接调深电机的受控端。
5.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当手动调节刀盘高度时,旋转手动旋钮,通过传动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啮合带动调深蜗杆轴旋转,进而通过蜗杆传动副带动刀盘支架上下运动,实现刀盘支架中刀盘电机上刀盘的按需升降。当自动调节刀盘高度时,操控调深电机按需旋转,通过调深齿轮带动传动大齿轮,进而通过小齿轮和调深蜗杆轴带动刀盘支架连通刀盘电机上刀盘的按需升降,实现所需的刀盘深度调节。由于刀盘支架与局部螺旋齿条连体,因此不仅减少了零件数量,而且与调深蜗杆轴啮合时稳定可靠。尤其是,由于采用了检测传感反馈闭环
调控割草高度,因此精度大大提高。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主体支架内装有趋于消除传动间歇的偏置弹性件。
7.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主体支架包括通过周圈翻边与割草机固连的底板,所述底板中部朝上延伸出内围壁、且上端固定上盖。
8.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主体支架的内围壁内两侧具有垂向凹槽,与刀盘支架外侧壁的两凸筋相配,构成所述垂向移动副。
9.本实用新型又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局部螺旋齿条的角向位置正好位于两凸筋之间。
10.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主体支架内装有趋于消除传动间歇的偏置簧片,所述偏置簧片的一端卡嵌在主体支架相应的卡槽内,另一端呈翘起的钩头状,抵靠在刀盘支架的外壁。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图1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图1实施例的控制电路框图。
16.图5为图1实施例的调高控制电路原理图。
17.图6为图1实施例的调高传感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一
19.本实施例的割草机刀盘调节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通过周圈翻边与割草机固连的底板8

1,该底板8

1中部朝上延伸出内围壁8

2,上端固定上盖(图中未示)从而构成主体支架8。主体支架8的内围壁8

2内两侧具有垂向凹槽8

3,与刀盘支架4外侧壁的两凸筋4

1相配,构成垂向移动副。主体支架8内支撑垂向的调节轴2、检测传感轴9、调深蜗杆轴12和调深电机6。
20.调节轴2的上端装有手动旋钮1、下端装有传动大齿轮2

1。调深蜗杆轴12的上端装有与传动大齿轮2

1啮合的小齿轮12

1,调深电机6的输出轴装有与传动大齿轮2

1啮合的调深齿轮5。检测传感轴9的上端与转位传动齿轮11固连,并装有向转位传感器。转位传动齿轮11与传动大齿轮2啮合,转位传感器通过控制电路10接调深电机6的受控端。
21.控制电路以及调高控制和传感电路可以参见图4、图5、图6,完整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单元、检测单元、执行单元以及电源模块和显示模块。主控单元通过mos管d1

d4控制作为执行单元的调深电机及其传动机构,通过小齿轮和调深蜗杆轴带动刀盘支架连通刀盘电机上刀盘的按需升降,实现所需的刀盘深度调节,同时使检测单元中作为转位传感器的可变电阻r3的阻值相应改变,反馈给主控单元,从而经换算判断出是否已经调到预先设置的割草高度,实现精准的闭环调控。详细电路结构可参考申请号为201410788645.6、
201910089582.8的中国专利文献。
22.刀盘支架4中支撑下端安装刀盘7的刀盘电机3,且其一侧通过连体的局部螺旋齿条4

2与调深蜗杆轴12啮合。局部螺旋齿条4

2的角向位置正好位于两凸筋4

1之间。主体支架8内装有趋于消除传动间歇的偏置簧片13。该偏置簧片13的一端卡嵌在主体支架8相应的卡槽内,另一端呈翘起的钩头状,抵靠在刀盘支架4的外壁,从而可以消除其与主体支架8的运动副间隙,保证了升降的平稳,并抑制了割草作业中的振动。
23.采用本实施例后,刀盘支架的连体传动结构以及偏置簧片的结合有效保证了升降传动平稳并抑制了震动。并且,除了手动调节之外,用户可以按需预先设置割草高度,由控制电路根据检测转角换算得出是否到达预设高度,进而控制调深电机,保证精确自动调正刀盘高度。
24.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割草机刀盘调节装置,包括固定于割草机的主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装有垂向的调节轴、调深蜗杆轴和调深电机,并与刀盘支架构成垂向移动副;所述调节轴的上端装有手动旋钮、下端装有传动大齿轮;所述调深蜗杆轴装有与传动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所述调深电机的输出轴装有与传动大齿轮啮合的调深齿轮;所述刀盘支架装有下端安装刀盘的刀盘电机,且其一侧通过连体的局部螺旋齿条与调深蜗杆轴啮合;所述主体支架内还支撑检测传感轴,所述检测传感轴装有与传动大齿轮啮合的转位传动齿轮,并装有转向位置传感器,所述转向位置传感器通过控制电路接调深电机的受控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草机刀盘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内装有趋于消除传动间歇的偏置弹性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割草机刀盘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包括通过周圈翻边与割草机固连的底板,所述底板中部朝上延伸出内围壁、且上端固定上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割草机刀盘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的内围壁内两侧具有垂向凹槽,与刀盘支架外侧壁的两凸筋相配,构成所述垂向移动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割草机刀盘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螺旋齿条的角向位置正好位于两凸筋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割草机刀盘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内装有趋于消除传动间歇的偏置簧片,所述偏置簧片的一端卡嵌在主体支架相应的卡槽内,另一端呈翘起的钩头状,抵靠在刀盘支架的外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割草机刀盘调节装置,属于电动器具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的主体支架装有垂向的调节轴、调深蜗杆轴和调深电机,并与刀盘支架构成垂向移动副;调节轴的上端装有手动旋钮、下端装有传动大齿轮;调深蜗杆轴装有与传动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调深电机的输出轴装有与传动大齿轮啮合的调深齿轮;刀盘支架装有下端安装刀盘的刀盘电机,且其一侧通过连体的局部螺旋齿条与调深蜗杆轴啮合;主体支架内的检测传感轴装有与传动大齿轮啮合的转位传动齿轮,并装有转向位置传感器,转向位置传感器通过控制电路接调深电机的受控端。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减少了零件数量,而且与调深蜗杆轴啮合时稳定可靠,割草高度调节精度大大提高。高。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祥 崔建国 刘庆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腾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30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