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式种植大棚塑料薄膜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36462发布日期:2022-01-26 17:13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控式种植大棚塑料薄膜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大棚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式种植大棚塑料薄膜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2.大棚膜是用于农业生种植或养殖的专用薄膜,其保温、透光、防腐方面的性能均优于普通薄膜,对作物的增产及增收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大棚薄膜按其颜色区别,分为有色薄膜及无色薄膜,其中,无色薄膜能在白天为大棚提供较好的透光性及升温速度,而在夜晚的保温性能较差;而有色薄膜在初次覆盖大棚后的升温速度较慢,然而却能提供较好的夜间保温效果。这两种薄膜对于不同应用场合均有其各自的优点,但也有各自的局限性,对于养殖户来说,随着环境气候不断变化,应当选择不同类型的薄膜。然而,现有技术对于大棚薄膜的安装覆盖往往仅能限定于单一形式,其替换不同类型薄膜的操作颇为繁琐,无法在有色、无色膜之间随意切换,不利于应对千变万化的气候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式种植大棚塑料薄膜调节机构,从而实现有色、无色膜之间的随意切换,令大棚作物在外界气候不断变化的环境下保持其自身的最佳温度。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控式种植大棚塑料薄膜调节机构,包括大棚主体、至少二个顶滚筒、至少二个底滚筒、多个导向辊、至少二个无色薄膜、至少二个有色薄膜、粘接层、多个伺服电机。其中,所述大棚主体呈弧形顶部的结构建筑,其内部设有种植作物;二个所述顶滚筒通过轴承装置分左右两侧安装于大棚主体的弧形顶部上方,二个所述底滚筒通过轴承装置分别安装于大棚主体两侧侧壁偏下位置;多个所述导向辊通过轴承装置安装于顶滚筒与底滚筒之间,并沿大棚主体的弧形顶部与其侧壁外表面之上布置;所述无色薄膜为无色透明棚膜,并分别缠绕于二个顶滚筒之上;所述有色薄膜为掺入定量色剂后制成的棚膜,并分别缠绕于二个底滚筒之上;顶滚筒的无色薄膜引出端与底滚筒的有色薄膜引出端粘接结合,从而形成一层所述粘接层,同时无色薄膜、有色薄膜的引出部分贴合于多个导引辊之上;每个顶滚筒及每个底滚筒均各自通过一个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旋转,伺服电机机身安装于大棚主体之上。
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温度计,所述温度计安装于大棚主体内部,并用于检测大棚主体内部的环境温度。
6.进一步的,所述无色薄膜与所述有色薄膜的材质均为po。
7.进一步的,所述有色薄膜的色泽为紫色、蓝色、红色中的一种。
8.进一步的,所述粘接层由剂粘法或热粘法形成。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机构利用大棚主体上设置的顶滚筒、底滚筒及导引辊结构,使无色、有色两种薄膜分别缠绕布置与顶部与侧壁底处,并于中段部分被导引辊定
型,再通过伺服电机的精度调节,从而实现无色薄膜膜身与有色薄膜膜身之间的随意切换。当外界环境处于春、秋季正午或晴朗气候,启动伺服电机转动底滚筒使有色薄膜收卷,进而将无色薄膜完全覆盖于大棚之外并促进其透射阳光,提升棚内温度;当外界环境处于夏季烈日或冬季寒夜气候,同理可收卷无色薄膜使有色薄膜覆盖大棚,从而提高棚体保温性能并以此对抗外界的极端温度。同时,还可根据温度计读数微调有色、无色的覆盖比例,令大棚作物在外界气候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其自身的最佳温度,以此提高种植收益率,同时操作方便、易于实施,具有较好的经济与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无色薄膜覆盖状态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有色薄膜覆盖状态示意图。
13.图中:1-大棚主体,1a-弧形顶部,2-顶滚筒,3-底滚筒,4-导向辊,5-无色薄膜,6-有色薄膜,7-粘接层,8-伺服电机,9-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5.如图1所示,一种可控式种植大棚塑料薄膜调节机构,包括大棚主体1、二个顶滚筒2、二个底滚筒3、多个导向辊4、二个无色薄膜5、二个有色薄膜6、粘接层7、多个伺服电机8、温度计9。其中所述大棚主体1呈一带有弧形顶部1a的结构建筑,其内部设有种植作物;二个所述顶滚筒2通过轴承装置分左右两侧安装于大棚主体1的弧形顶部1a上方,二个所述底滚筒3通过轴承装置分别安装于大棚主体1两侧侧壁偏下位置;多个所述导向辊4通过轴承装置安装于顶滚筒2与底滚筒3之间,并沿大棚主体1的弧形顶部1a与其侧壁外表面之上布置;所述无色薄膜5为po材质的无色透明棚膜,并分别缠绕于二个顶滚筒2之上;所述有色薄膜6为掺入定量色剂后制成的蓝色po材质棚膜,并分别缠绕于二个底滚筒3之上;顶滚筒2的无色薄膜5引出端与底滚筒3的有色薄膜6引出端通过剂粘法粘接结合,从而形成一层所述粘接层7,同时无色薄膜5、有色薄膜6的引出部分贴合于多个导引辊之上;每个顶滚筒2及每个底滚筒3均各自通过一个所述伺服电机8带动旋转,伺服电机8机身安装于大棚主体1之上。所述温度计9安装于大棚主体1内部,并可用于检测大棚主体1内部的环境温度。
1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如下:
17.s1:当外界环境处于白昼晴朗气候,开启两侧底部的伺服电机8使其带动二个底滚筒3旋转,进而将有色薄膜6收卷回到底滚筒3筒身之上,同时,同步启动二个顶部的伺服电机8使其带动二个顶滚筒2作出与同侧底滚筒3相反的旋转,从而随着有色薄膜6的收卷将无色薄膜5膜身同步抽出,并通过多个导引轮的定型使无色薄膜5完全布置于大棚主体1之外,形成如图2所示状态,此时可利用无色薄膜5透光率高的特点,将阳光尽可能透射进入棚体并以此提升棚内温度,当进入到夏季正午烈日时分或温度计9检测到棚内温度过高时。反向启动上述全部的伺服电机8使顶滚筒2收回部分无色薄膜5以减少透射面积,并根据温度计9显示读数控制无色薄膜5覆盖率,以此保持棚内温度适宜。
18.s2:当外界环境进入寒冷夜晚时分,启动顶部伺服电机8使其带动二个顶滚筒2选
装,进而将无色滚筒完全收卷回收至顶滚筒2筒身之上,同时如步骤s1同理使二侧底部的伺服电机8反转,从而随着无色薄膜5的收卷将有色薄膜6膜身同步抽出,如图3所示,使有色薄膜6完全覆盖于大棚之外,由于有色薄膜6对于红外热辐射的隔离效果较好,因此可以尽量维持棚内环境在白天所吸收的光热,以此保持棚内与棚外的温度隔离状态,使作物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之中。
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形式上的限定,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利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特征而作出的各种等同替换,这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控式种植大棚塑料薄膜调节机构,包括大棚主体、至少二个顶滚筒、至少二个底滚筒、多个导向辊、至少二个无色薄膜、至少二个有色薄膜、粘接层、多个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呈弧形顶部的结构建筑,其内部设有种植作物,二个所述顶滚筒通过轴承装置分左右两侧安装于大棚主体的弧形顶部上方,二个所述底滚筒通过轴承装置分别安装于大棚主体两侧侧壁偏下位置,多个所述导向辊通过轴承装置安装于顶滚筒与底滚筒之间,并沿大棚主体的弧形顶部与其侧壁外表面之上布置,所述无色薄膜为无色透明棚膜,并分别缠绕于二个顶滚筒之上,所述有色薄膜为掺入定量色剂后制成的棚膜,并分别缠绕于二个底滚筒之上,顶滚筒的无色薄膜引出端与底滚筒的有色薄膜引出端粘接结合,从而形成一层所述粘接层,同时无色薄膜、有色薄膜的引出部分贴合于多个导引辊之上,每个顶滚筒及每个底滚筒均各自通过一个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旋转,伺服电机机身安装于大棚主体之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式种植大棚塑料薄膜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计,所述温度计安装于大棚主体内部,并用于检测大棚主体内部的环境温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式种植大棚塑料薄膜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色薄膜与所述有色薄膜的材质均为po。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式种植大棚塑料薄膜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色薄膜的色泽为紫色、蓝色、红色中的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式种植大棚塑料薄膜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由剂粘法或热粘法形成。

技术总结
一种可控式种植大棚塑料薄膜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二个顶滚筒分两侧安装于大棚主体的弧形顶部,二个底滚筒分别安装于大棚主体两侧,多个导向辊安装于顶滚筒与底滚筒之间,无色薄膜缠绕于顶滚筒,有色薄膜缠绕于底滚筒,二者引出端结合成粘接层,同时二者贴合于多个导引辊之上,每个滚筒可均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本机构通过伺服电机的精度调节实现无色薄膜膜身与有色薄膜膜身之间的随意切换。当外界环境处于晴朗气候,使有色薄膜收卷进而将无色薄膜完全覆盖于大棚之外并促进其透射阳光,提升棚内温度;当外界环境处于烈日或寒夜,同理可收卷无色薄膜使有色薄膜覆盖大棚,从而提高棚体保温性能并对抗外界极端温度,以此提高种植收益率。收益率。收益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共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力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30
技术公布日:2022/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