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壳山核桃育苗扶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7766发布日期:2021-11-15 23:0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壳山核桃育苗扶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薄壳山核桃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薄壳山核桃育苗扶正装置。


背景技术:

2.薄壳山核桃种植移栽以后,由于没有扎根,会容易倾斜,若是不进行扶正,会影响其他的薄壳山核桃苗,目前采用的方法多为泥土中插入竹竿,然后将其绑设在竹竿上,可效果不佳,且竹竿不可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4.一种薄壳山核桃育苗扶正装置,包括两个并排的基杆,基杆上方安设有可拆卸的扶正锥筒,扶正锥筒包括左半锥筒和右半锥筒,左半锥筒和右半锥筒的结构和形状相同;
5.基杆的下方还分设有数个埋设于泥土中的固顶凸钉;
6.基杆的底部位于固顶凸钉的位置嵌设有永磁铁,使用时,将基杆分设于薄壳山核桃苗的两侧,并在基杆下方的泥土中埋设固顶凸钉,基杆吸附在固顶凸钉,然后将左半锥筒和右半锥筒相互靠近,薄壳山核桃苗位于两者之间,然后固定好左半锥筒和右半锥筒与基杆的位置,可达到扶正的效果,且可重复使用。
7.进一步的,扶正锥筒选用金属材质,且扶正锥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扶正锥筒通过吸附的方式固定在基杆上,可便于调节位置,橡胶垫的作用对薄壳山核桃苗杆起到保护的作用。
8.进一步的,左半锥筒和右半锥筒的外表面靠近基杆两侧的位置开设有斜盲孔,扶正杆可嵌设在斜盲孔内,辅助扶正锥筒扶正,可适用于大型的苗杆。
9.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通过取出橡胶塞将药物从出液口倒入液体容纳腔内,然后握紧把手推动轮体运动,在运输的过程中可搅拌杆可对内部的液体进行混合搅拌,且运输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半锥筒、右半锥筒相互靠近俯视结构示意图。
12.图中:1、基杆;2、左半锥筒;3、右半锥筒;4、固顶凸钉;5、永磁铁;6、橡胶垫;7、斜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13.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14.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
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15.如图1

2所示,一种薄壳山核桃育苗扶正装置,包括两个并排的基杆1,基杆1上方安设有可拆卸的扶正锥筒,扶正锥筒包括左半锥筒2和右半锥筒3,左半锥筒2和右半锥筒3的结构和形状相同;
16.基杆1的下方还分设有数个埋设于泥土中的固顶凸钉4;
17.基杆1的底部位于固顶凸钉4的位置嵌设有永磁铁5,使用时,将基杆分设于薄壳山核桃苗的两侧,并在基杆下方的泥土中埋设固顶凸钉,基杆吸附在固顶凸钉,然后将左半锥筒和右半锥筒相互靠近,薄壳山核桃苗位于两者之间,然后固定好左半锥筒和右半锥筒与基杆的位置,可达到扶正的效果,且可重复使用。
18.其中,扶正锥筒选用金属材质,且扶正锥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6,扶正锥筒通过吸附的方式固定在基杆上,可便于调节位置,橡胶垫的作用对薄壳山核桃苗杆起到保护的作用。
19.其中,左半锥筒2和右半锥筒3的外表面靠近基杆1两侧的位置开设有斜盲孔7,扶正杆可嵌设在斜盲孔内,辅助扶正锥筒扶正,可适用于大型的苗杆。


技术特征:
1.一种薄壳山核桃育苗扶正装置,包括两个并排的基杆(1),其特征在于:基杆(1)上方安设有可拆卸的扶正锥筒,扶正锥筒包括左半锥筒(2)和右半锥筒(3),左半锥筒(2)和右半锥筒(3)的结构和形状相同;基杆(1)的下方还分设有数个埋设于泥土中的固顶凸钉(4);基杆(1)的底部位于固顶凸钉(4)的位置嵌设有永磁铁(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壳山核桃育苗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扶正锥筒选用金属材质,且扶正锥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壳山核桃育苗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半锥筒(2)和右半锥筒(3)的外表面靠近基杆(1)两侧的位置开设有斜盲孔(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壳山核桃育苗扶正装置,包括两个并排的基杆,基杆上方安设有可拆卸的扶正锥筒,扶正锥筒包括左半锥筒和右半锥筒,左半锥筒和右半锥筒的结构和形状相同,基杆的下方还分设有数个埋设于泥土中的固顶凸钉,基杆的底部位于固顶凸钉的位置嵌设有永磁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基杆分设于薄壳山核桃苗的两侧,并在基杆下方的泥土中埋设固顶凸钉,基杆吸附在固顶凸钉,然后将左半锥筒和右半锥筒相互靠近,薄壳山核桃苗位于两者之间,然后固定好左半锥筒和右半锥筒与基杆的位置,可达到扶正的效果,且可重复使用。且可重复使用。且可重复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 刘树德 张长江 许艳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宿州长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6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