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农植幼苗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13465发布日期:2022-03-02 06:15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农植幼苗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植幼苗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农植幼苗栽培架。


背景技术:

2.一般瓜果等农产品的种植并不能直接将种子播撒在田地里,因为一方面刚生长出的幼苗需要温和严格的环境,抵抗力较差,而直接播撒进田地将难以集中看护,成活率低,另一方面,直接播撒于田地难以控制种植密度,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所以在幼苗生长时需要将种子种植在栽培板内,待其出苗并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再移植到田地里。
3.传统所用的栽培板一般为薄塑料薄面板,其上排列一个个用于秧苗生长的小格,幼苗生长于这一个个小格内,可以将其放置于温室大棚内,具备较严格温和的生长环境,待幼苗生长至一定高度后再进行移植栽培,但是这种塑料制作的栽培架成本低,直接对其破坏拆解即可取出幼苗,这样不利于重复利用,损坏环境,存在白色污染,且这种塑料栽培板的抗形变能力较差,不易保持幼苗栽培土块的完整,取出幼苗时会容易破坏到幼苗的根茎,所以这种塑料薄面板制作的幼苗栽培架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农植幼苗栽培架,其能够便于幼苗与其根茎部位的土块整体取出,且能够做到重复使用。
5.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底托板,横向条板,纵向条板,推顶盘,所述底托板为矩形板结构,所述横向条板与纵向条板均为长条形板状结构,两者均存在多道,横向条板与纵向条板交叉排列设置,两者的排列间距相同,且两者之间处于垂直关系,从而交叉排列形成多道方格空间,横向条板与纵向条板的下侧边之间处于平齐状态,则横向条板与纵向条板交叉排列组成的整体能够置放在底托板上,且横向条板与纵向条板的下侧边均能与底托板的表面贴靠,使用时,将底托板摆放于地面,而横向条板与纵向条板交叉排列组成的整体置放在底托板上,之后对各个方格空间内填塞土壤,并播撒种子,从而幼苗可以在方格空间内生长,所述推顶盘为方形板状结构,其俯视状态下的形状尺寸与方格空间在俯视状态下的形状尺寸相同,推顶盘的中间部位至其一侧边的中部之间设置有卡入槽,推顶盘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推顶杆,则推顶盘能够正好置放在方格空间内,而卡入槽可以卡入在幼苗的主根茎部位,之后通过推顶杆向下推动即可将方格空间内的土壤以及幼苗整体推出。
6.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是,在将幼苗取出时,并不需要对栽培架造成破坏,则栽培架可以一直重复使用,且土壤与幼苗根茎可以整体完整的被推出,从而方便幼苗的移植栽培。
7.作为改进实施例,部分所述的横向条板或纵向条板的两端部位设置有提拉杆,方便将横向条板与纵向条板组成的整体抬起以及移动。
8.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推顶杆的下端分支出两道分支杆,分支杆的底端连接固定在推顶盘的对角部位,使得推顶杆对推顶盘向下推动时能够施力更为均匀。
9.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底托板侧边的上端面部位设置有多道槽型板,槽型板内存在插槽,横向条板与纵向条板搁置在底托板上时,部分横向条板或纵向条板两端部位能够正好插入进插槽内,从而对横向条板与纵向条板起到限制作用,使其处在搁置稳固状态,避免侧滑。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条板与纵向条板的组装演示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推顶盘的放大立体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边部位放大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15.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农植幼苗栽培架,如图1所示,包括底托板1,横向条板2,纵向条板3,推顶盘4,所述底托板1为矩形板结构,所述横向条板2与纵向条板3均为长条形板状结构,两者均存在多道,横向条板2与纵向条板3交叉排列设置,两者的排列间距相同,且两者之间处于垂直关系,从而交叉排列形成多道方格空间5,横向条板2与纵向条板3的下侧边之间处于平齐状态,则横向条板2与纵向条板3交叉排列组成的整体能够置放在底托板1上,且横向条板2与纵向条板3的下侧边均能与底托板1的表面贴靠,使用时,将底托板1摆放于地面,而横向条板2与纵向条板3交叉排列组成的整体置放在底托板1上,之后对各个方格空间5内填塞土壤,并播撒种子,从而幼苗可以在方格空间5内生长,所述推顶盘4为方形板状结构,其俯视状态下的形状尺寸与方格空间5在俯视状态下的形状尺寸相同,如图3中局部放大图所示,推顶盘4的中间部位至其一侧边的中部之间设置有卡入槽41,推顶盘4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推顶杆6,则推顶盘4能够正好置放在方格空间5内,而卡入槽41可以卡入在幼苗的主根茎部位,之后通过推顶杆6向下推动即可将方格空间4内的土壤以及幼苗整体推出。
16.本实用新型中,横向条板2与纵向条板3可以根据排列间距切割出如图2所述的切槽,这样横向条板2与纵向条板3可以相互嵌入排列固定。
17.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是,在将幼苗取出时,并不需要对栽培架造成破坏,则栽培架可以一直重复使用,且土壤与幼苗根茎可以整体完整的被推出,从而方便幼苗的移植栽培。
18.作为改进实施例,部分所述的横向条板2或纵向条板3的两端部位设置有提拉杆7,如图1所示,方便将横向条板2与纵向条板3组成的整体抬起以及移动。
19.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推顶杆6的下端分支出两道分支杆61,如图3所示,分支杆61的底端连接固定在推顶盘4的对角部位,使得推顶杆6对推顶盘4向下推动时能够施力更为均匀。
20.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底托板1侧边的上端面部位设置有多道槽型板8,如图4中局部放大图所示,槽型板8内存在插槽81,横向条板2与纵向条板3搁置在底托板1上时,部分横向条板2或纵向条板3两端部位能够正好插入进插槽81内,从而对横向条板2与纵向条板3起到限制作用,使其处在搁置稳固状态,避免侧滑。
21.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
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等同替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农植幼苗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板(1),横向条板(2),纵向条板(3),推顶盘(4),所述底托板(1)为矩形板结构,所述横向条板(2)与纵向条板(3)均为长条形板状结构,两者均存在多道,横向条板(2)与纵向条板(3)交叉排列设置,两者的排列间距相同,且两者之间处于垂直关系,从而交叉排列形成多道方格空间(5),横向条板(2)与纵向条板(3)的下侧边之间处于平齐状态,且横向条板(2)与纵向条板(3)的下侧边均能与底托板(1)的表面贴靠,所述推顶盘(4)为方形板状结构,其俯视状态下的形状尺寸与方格空间(5)在俯视状态下的形状尺寸相同,推顶盘(4)的中间部位至其一侧边的中部之间设置有卡入槽41,推顶盘(4)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推顶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农植幼苗栽培架,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的横向条板(2)或纵向条板(3)的两端部位设置有提拉杆(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农植幼苗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杆(6)的下端分支出两道分支杆(6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农植幼苗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板(1)侧边的上端面部位设置有多道槽型板(8),槽型板(8)内存在插槽(81),横向条板(2)与纵向条板(3)搁置在底托板(1)上时,部分横向条板(2)或纵向条板(3)两端部位能够正好插入进插槽(81)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农植幼苗栽培架,其能够便于幼苗与其根茎部位的土块整体取出,且能够做到重复使用,具体包括底托板,横向条板,纵向条板,推顶盘,底托板为矩形板结构,横向条板与纵向条板均为长条形板状结构,横向条板与纵向条板交叉排列设置,从而交叉排列形成多道方格空间,横向条板与纵向条板交叉排列组成的整体能够置放在底托板上,方格空间内填塞土壤,从而幼苗可以在方格空间内生长,推顶盘的形状尺寸与方格空间在俯视状态下的形状尺寸相同,推顶盘的中间部位至其一侧边的中部之间设置有卡入槽,推顶盘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推顶杆,通过推顶杆向下推动即可将方格空间内的土壤以及幼苗整体推出。空间内的土壤以及幼苗整体推出。空间内的土壤以及幼苗整体推出。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凯
技术研发日:2021.05.25
技术公布日:2022/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