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顶板蓄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49431发布日期:2022-01-12 04:4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种植顶板蓄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种植顶板蓄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植顶板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停车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不管是商业还是住宅,地下部分基本都设有停车场,地上部分可以解决预埋管线和绿化问题。但是遇到雨季,如果没有排水系统,车库顶板可能被长期浸泡在雨水中;若雨水全部被排走可能又满足不了绿色植被层的需水要求。所以,遇到暴雨可以迅速排走雨水,但是又要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这就需要一套种植顶板的蓄排水系统来满足要求。
3.对于车库种植顶板,蓄排水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通过种植土壤层吸收初期降雨量,缓和了车库顶板径流变化幅度,缓冲了小区及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峰值;2)消除了顶板雨水径流中的污染杂质,土壤中的水分被植物生长充分吸收,提高了车库顶板绿化的生态环境和屋面雨水资源的利用率;3)延缓了车库顶板材料的老化,种植土层覆盖车库顶板,使车库顶板材料分解产生的污染得以减少;4)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城镇土地的紧缺。
4.中国专利cn205171643公开了一种车库顶板排水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绿色植被层、种植土层、过滤层、蓄排水层、阻根层、顶板基层,阻根层和顶板基层之间设有一找坡层和一找平层,找平层围绕于找坡层外圈且处于顶板基层边缘,顶板基层的表面设有若干集水沟,顶板基层的侧边设有与找平层连通的外排水口,外排水口与集水沟连通。此排水系统一般正常雨量时能够正常排水,然而若是遭遇暴雨时,雨水不能及时快速排出,难以保证种植顶板上绿色植被层的正常用水需求。并且该系统结构种植顶板构造层次较多,结构复杂,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快速及时排水的种植顶板蓄排水系统。
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种植顶板蓄排水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绿色植被层、种植土层、过滤层、蓄排水层、防水层和顶板层,所述顶板层上沿所述顶板层的周向设有挡墙单元,所述挡墙单元包括第一挡墙及位于所述第一挡墙外侧的第二挡墙,所述第一挡墙、第二挡墙、顶板层之间形成集水沟,所述集水沟通过开设在所述第一挡墙上的集水口与所述蓄排水层连通,所述集水沟底部连接有排水机构,所述第二挡墙外侧设有排水沟,所述集水沟和排水沟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集水沟内水排至所述排水沟的第一排水管。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排水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集水沟底部的排水斗及连接在所述排水斗底部的第二排水管。
9.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斗嵌设在所述顶板层内,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上端部与所述排
水斗的下端部连接。
10.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水管为变径式虹吸排水管。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管包括嵌设在所述第二挡墙内的第一段、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部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部连接的第二段及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部与所述第二段的下端部连接的第三段,所述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挡墙的外侧,所述第三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内径。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第一排水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蓄排水层的上表面上方。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排水沟位于所述集水沟的下方。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蓄排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集水沟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之间的水篦子或/和覆盖在所述水篦子上的砂砾层。
15.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蓄排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层上且沿所述第一挡墙的周向设置的砂砾围栏层及设置在砂砾围栏层和第一挡墙之间的滤网,所述砂砾围栏层位于所述第一挡墙内侧。所述砂砾围栏层及滤网的设置,防止泥沙等进入所述集水口和集水沟。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防水层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层上的第一道防水层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道防水层上的第二道防水层,所述第一道防水层为防水涂层或防水卷材层,所述第二道防水层为耐根穿刺防水层。
1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8.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水沟底部排水机构的设置,集水沟内的水可通过排水机构排出,结合第一排水管的设置,使得通过排水机构来不及排出集水沟内水时,可通过第一排水管间接式及时排出,特别是遇到大暴雨时,经排水机构及第一排水管二者相结合使用,集水沟内水可以快速及时排出,达到快速排出种植顶板的目的。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种植顶板蓄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21.图中:1、绿色植被层;2、种植土层;3、过滤层;4、蓄排水层;5、防水层;6、顶板层;7、第一挡墙;8、第二挡墙;9、集水沟;10、集水口;11、排水沟;12、第一排水管;13、排水斗;14、第二排水管;15、砂砾围栏层;16、滤网;17、水篦子;18、砂砾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3.参见图1~2所示的种植顶板蓄排水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绿色植被层1、种植土层2、过滤层3、蓄排水层4、防水层5和顶板层6,顶板层6上沿顶板层6的周向设有挡墙单元,挡墙单元包括第一挡墙7及位于第一挡墙7外侧的第二挡墙8,第一挡墙7、第二挡墙8、顶板层6之间形成集水沟9,集水沟9通过开设在第一挡墙7上的集水口10与蓄排水层4连通,集水沟9底部连接有排水机构,第二挡墙8外侧设有排水沟11,排水沟11位于集水沟9下方,集水沟9和排水沟11之间设有用于将集水沟9内水排至排水沟11的第一排水管12,通过内侧
排水机构及外侧第一排水管12结合使用,使得该蓄排水系统在遇到暴雨时,能够及时排水。
24.第一排水管12为变径式虹吸排水管,其包括嵌设在第二挡墙8内第一段、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部与第一段的一端部连接的第二端及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部与第二段的下端部连接的第三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位于第二挡墙8的外侧,第三段的内径小于第二段的内径,第二段的内径小于第一段的内径。本例中,第一排水管12设置多个,多个第一排水管12沿集水沟9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各第一排水管12的进水口位于蓄排水层4的上表面上方。
25.排水机构包括连接在集水沟9底部的排水斗13及连接在排水斗13底部的第二排水管14,排水斗13嵌设在顶板层6内,第二排水管14的上端部与排水斗13的下端部连接。本例中,排水机构设置多个,多个排水机构沿集水沟9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各排水机构分别设有排水斗13和第二排水管14。
26.本例中,集水口10具有多个,各集水口10采用100mm
×
100mm的孔洞结构,且相邻二个集水口10的间距为1.0m~1.5m。
27.该蓄排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顶板层6上沿第一挡墙7的周向铺设的砂砾围栏层15、设置在砂砾围栏层15和第一挡墙7之间的滤网16、设置在集水沟9的上方且位于第一挡墙7和第二挡墙8之间的水篦子17和覆盖在水篦子17上的砂砾层18,砂砾围栏层15位于第一挡墙7内侧,砂砾围栏层15选择粗砂砾呈一定坡度铺设,用于防止泥沙进入集水口10和集水沟11;滤网16采用金属滤网;砂砾层18的铺设主要用于美观。
28.本例中,在施工顶板层6时,浇捣混凝土的同时进行找平收光,省去后续容易窜水的找平层,防水层5包括设置在顶板层6上的第一道防水层和设置在第一道防水层上的第二道防水层,第一道防水层为普通防水层,可采用防水涂料或者自粘/湿铺防水卷材直接施工在顶板层6上形成防水涂层或防水卷材层,第二道防水层为耐根穿刺防水层,如采用物理阻根的高分子材料卷材或化学阻根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29.本例中,过滤层3采用既能透水又能过滤,防止种植土层2的土壤流失到蓄排水层4的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200g/m2的合成纤维无纺布;蓄排水层4具有蓄排水板,蓄排水板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梯形柱带肋凸台,梯形柱带肋凸台沿x、y轴方向矩阵式排列。
30.通过上述设置,内侧排水机构和外侧第一排水管12结合使用,正常雨量时,集水沟9内水通过内侧排水机构排出集水沟9,当遇到暴雨,内侧排水机构不能及时将集水沟9内水排出时,通过外侧虹吸式第一排水管12间接式将集水沟9内水排至排水沟11内,内侧排水机构和外侧虹吸式第一排水管12结合使用,能够及时快速将水排出,更好地保证种植顶板上绿植的正常用水需求,进一步地,使得该蓄排水系统结构简单,无需设置易窜水的找平层,在顶板层6上直接施工防水层5,降低施工成本。
3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