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5743发布日期:2022-07-06 00:5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领域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室内栽培架。


背景技术:

2.为了方便对植物进行研究,科研单位或高校都会在室内开展栽培试验。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植物生长所需的光合有效辐射在波长400-700nm之间,其中在蓝紫光区(430-450nm)和红光区(640-660nm)光合效率最高。在室内栽培中,常常用植物生长灯代替太阳光光源,从而让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传统的实验室验证植物生长所需灯光或者光合作用试验时,并没有很好的装置来能够很好的模拟日照作用。一般直接在培养架上安装上层植物生长灯来实现光照,效果和实际有很大差距。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栽培架,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5.一种室内栽培架,包括:上板材、下板材、置物板和支柱组成的架体,还包括:固定架、第一灯管组、第二灯管组和第三灯管组,所述固定架对称设于架体的前后两端,所述固定架与上板材和置物板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第一灯管组和第二灯管组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灯管组设于上板材和置物板的底端,所述第一灯管组、第二灯管组和第三灯管组通过时控开关与电源连接。
6.进一步,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把手,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框边与第一灯管组和第二灯管组胶水粘结,所述第三灯管组与上板材和置物板胶水粘结。
7.进一步,所述第一灯管组、第二灯管组和第三灯管组分别通过复数植物全光谱灯并联连接组成,所述第一灯管组、第二灯管组和第三灯管组与对应的时控开关分别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实现三面补光使植物受光均匀;三面补光在实现时控后,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切换定制,使实验的范围和准确度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原理示意图
12.附图标记:
13.合页1、架体100、上板材110、下板材120、置物板130和支柱140。
14.固定架200、把手210、第一灯管组300、第二灯管组400和第三灯管组500。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6.实施例1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原理示意图
18.如图1-2所示,一种室内栽培架,包括:上板材110、下板材120、置物板130和支柱140组成的架体100,还包括:固定架200、第一灯管组300、第二灯管组400和第三灯管组500,固定架200对称设于架体100的前后两端,固定架200与上板材110和置物板130通过合页1连接,第一灯管组300和第二灯管组400与固定架200固定连接,第三灯管组500设于上板材110和置物板130的底端,第一灯管组300、第二灯管组400和第三灯管组500通过时控开关与电源连接。
19.固定架200上设有把手210,固定架200的两侧框边与第一灯管组300和第二灯管组400胶水粘结,第三灯管组500与上板材110和置物板130胶水粘结。
20.第一灯管组300、第二灯管组400和第三灯管组500分别通过复数植物全光谱灯并联连接组成,第一灯管组300、第二灯管组400和第三灯管组500与对应的时控开关分别连接。
21.架体100通过上板材110、下板材120、置物板130和支柱140组成,上板材110、下板材120、置物板130组成的空间用来置放盆栽的植物。每个空间前后和上方的三个方向分别设有第一灯管组300、第二灯管组400和第三灯管组500。使用时,将盆栽的植物均匀摆放到置物板130上,根据实验的需要设置时控开关,一般常用的光照时间比例为黑暗:光照=1:1,补光时同时打开所有灯组,可以实现立体式补光,保证植株受光均匀。而时控开关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现有技术中德力西的kg316t时控开关。第一灯管组300、第二灯管组400和第三灯管组500之间各自的灯管之间并联连接,灯管与时控开关串联,第一灯管组300、第二灯管组400和第三灯管组500之间各自分别有独立的时控开关进行对应的控制。这样就可以实现三面灯照的独立控制。通过时控开关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来控制灯管工作的时间,模拟太阳光,可操作性强,且可以满足不同植物实验需要,适用范围广。而在需要补光时,可以进行立体的三面补光,使植物受光均匀。
22.需要更换时,就可以通过把手210拉开固定架200,由于是合页1连接,所以可以进行拉开翻起操作来进行更换,非常便利。
23.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实现三面补光使植物受光均匀;三面补光在实现时控后,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切换定制,使实验的范围和准确度得到提高。
2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室内栽培架,包括:上板材(110)、下板材(120)、置物板(130)和支柱(140)组成的架体(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200)、第一灯管组(300)、第二灯管组(400)和第三灯管组(500),所述固定架(200)对称设于架体(100)的前后两端,所述固定架(200)与上板材(110)和置物板(130)通过合页(1)连接,所述第一灯管组(300)和第二灯管组(400)与固定架(2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灯管组(500)设于上板材(110)和置物板(130)的底端,所述第一灯管组(300)、第二灯管组(400)和第三灯管组(500)通过时控开关与电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00)上设有把手(210),所述固定架(200)的两侧框边与第一灯管组(300)和第二灯管组(400)胶水粘结,所述第三灯管组(500)与上板材(110)和置物板(130)胶水粘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管组(300)、第二灯管组(400)和第三灯管组(500)分别通过复数植物全光谱灯并联连接组成,所述第一灯管组(300)、第二灯管组(400)和第三灯管组(500)与对应的时控开关分别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室内栽培架,包括:上板材、下板材、置物板和支柱组成的架体,还包括:固定架、第一灯管组、第二灯管组和第三灯管组,固定架对称设于架体的前后两端,固定架与上板材和置物板通过合页连接,第一灯管组和第二灯管组与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三灯管组设于上板材和置物板的底端,第一灯管组、第二灯管组和第三灯管组通过时控开关与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实现三面补光使植物受光均匀;三面补光在实现时控后,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切换定制,使实验的范围和准确度得到提高。使实验的范围和准确度得到提高。使实验的范围和准确度得到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兰 张俊刚 朱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绿泽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7/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