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马铃薯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网棚苗床。
背景技术:2.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
3.马铃薯在育苗时需要根据幼苗的生长状态来调整幼苗之间的间距,使其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现有的育苗装对马铃薯的幼苗间距调整不便,同时现有的大多数马铃薯育苗装置对其育苗盒的安装并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网棚苗床,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网棚苗床,包括培育箱,所述培育箱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前后侧内壁转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横向贯穿第一滑槽并延伸至培育箱的前侧外部,螺纹杆位于培育箱的前侧壁一端焊接安装有第一齿轮,培育箱的前侧壁焊接安装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焊接连杆,连杆的输出端焊接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第一滑槽内置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套设于螺纹杆上并与螺纹杆螺纹连接设置,第一滑块的对应侧壁焊接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放置孔,放置孔内螺纹安装有培育盒。
7.优选的,所述培育箱的前侧壁位于双轴电机的两侧焊接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套设于连杆上并与连杆滑动连接设置。
8.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等距排列设置。
9.优选的,所述放置孔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等距排列设置,放置孔为螺纹孔。
10.优选的,所述培育盒包括半盒、挡板和把手,半盒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平行对应设置,半盒呈空心半圆柱状结构设置,半盒的外侧壁设置有安装螺纹,半盒的外侧壁顶部焊接安装有挡板,挡板的顶部焊接安装有把手。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的内侧顶部与底部焊接安装有滑杆,第二滑块套设于滑杆上并与滑杆滑动连接设置,培育箱的两侧内壁位于第一滑槽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置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对应侧壁焊接安装有隔板,隔板的顶部焊接安装有营养液仓,培育箱的内侧顶部焊接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隔板的底部焊接连接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网棚苗床,通过设置第一滑块、第一滑槽、螺纹杆和双轴电机的配合使用时,使得马铃薯育苗有一个独立的生长空间,同时也不会出现互相干扰的现象,保证了马铃薯的幼苗的正常生长,且装置采用
螺纹安装的方式对其育苗盒进行固定,同时添加了把手,使得装置在对其育苗盒进行放置时,育苗盒不会因为育苗箱的晃动而出现倾斜脱落的情况,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营养液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滑槽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培育盒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培育盒、101半盒、102挡板、103把手、2培育箱、3安装板、4放置孔、5第一齿轮、6固定块、7连杆、8双轴电机、9第二齿轮、10第一滑块、11第一滑槽、12螺纹杆、13营养液仓、14第二滑槽、15滑杆、16电动推杆、17第二滑块、18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参照图1-4,包括培育箱2,培育箱2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的前后侧内壁转动安装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的横向贯穿第一滑槽11并延伸至培育箱2的前侧外部,螺纹杆12位于培育箱2的前侧壁一端焊接安装有第一齿轮5,培育箱2的前侧壁焊接安装有双轴电机8,双轴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焊接连杆7,连杆7的输出端焊接安装有第二齿轮9,第二齿轮9与第一齿轮5啮合设置,培育箱2的前侧壁位于双轴电机8的两侧焊接安装有固定块6,固定块6套设于连杆7上并与连杆7滑动连接设置,第一滑槽11内置第一滑块10,第一滑块10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等距排列设置,第一滑块10套设于螺纹杆12上并与螺纹杆12螺纹连接设置,第一滑块10的对应侧壁焊接安装有安装板3,安装板3上开设有放置孔4,放置孔4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等距排列设置,放置孔4位螺纹孔,放置孔4内螺纹安装有培育盒1,通过设置第一滑块10、第一滑槽11、螺纹杆12和双轴电机8的配合使用时,使得马铃薯育苗有一个独立的生长空间,同时也不会出现互相干扰的现象,保证了马铃薯的幼苗的正常生长,且装置采用螺纹安装的方式对其育苗盒进行固定,同时添加了把手103,使得装置在对其育苗盒进行放置时,育苗盒不会因为育苗箱的晃动而出现倾斜脱落的情况,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培育盒1包括半盒101、挡板102和把手103,半盒101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平行对应设置,半盒101呈空心半圆柱状结构设置,半盒101的外侧壁设置有安装螺纹,半盒101的外侧壁顶部焊接安装有挡板102,挡板102的顶部焊接安装有把手103,培育箱2的两侧内壁位于第一滑槽11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滑槽14,第二滑槽14内置第二滑块17,第二滑槽14的内侧顶部与底部焊接安装有滑杆15,第二滑块17套设于滑杆15上并与滑杆15滑动连接设置,第二滑块17的对应侧壁焊接安装有隔板18,隔板18的顶部焊接安装有营养液仓13,培育箱2的内侧顶部焊接安装有电动推杆16,电动推杆16的伸缩端与隔板18的底部焊接连接设置。
20.在使用时:当装置开始使用时,将其需要进行培育的马铃薯放置于培育盒1内,此
时将其培育盒1与放置孔4螺纹安装进行固定,同时对其营养液仓13内添加营养液,并驱动电动推杆16致使营养液仓13内的营养液与培育盒1的底部接触,当幼苗开始发育后,驱动双轴电机8将其各组育苗的间距进行调整。
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1.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网棚苗床,包括培育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2)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的前后侧内壁转动安装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的横向贯穿第一滑槽(11)并延伸至培育箱(2)的前侧外部,螺纹杆(12)位于培育箱(2)的前侧壁一端焊接安装有第一齿轮(5),培育箱(2)的前侧壁焊接安装有双轴电机(8),双轴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焊接连杆(7),连杆(7)的输出端焊接安装有第二齿轮(9),第二齿轮(9)与第一齿轮(5)啮合设置,第一滑槽(11)内置第一滑块(10),第一滑块(10)套设于螺纹杆(12)上并与螺纹杆(12)螺纹连接设置,第一滑块(10)的对应侧壁焊接安装有安装板(3),安装板(3)上开设有放置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网棚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2)的前侧壁位于双轴电机(8)的两侧焊接安装有固定块(6),固定块(6)套设于连杆(7)上并与连杆(7)滑动连接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网棚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10)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等距排列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网棚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孔(4)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等距排列设置,放置孔(4)为螺纹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网棚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孔(4)内螺纹安装有培育盒(1),培育盒(1)包括半盒(101)、挡板(102)和把手(103),半盒(101)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平行对应设置,半盒(101)呈空心半圆柱状结构设置,半盒(101)的外侧壁设置有安装螺纹,半盒(101)的外侧壁顶部焊接安装有挡板(102),挡板(102)的顶部焊接安装有把手(10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网棚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2)的两侧内壁位于第一滑槽(11)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滑槽(14),第二滑槽(14)内置第二滑块(17),第二滑块(17)的对应侧壁焊接安装有隔板(18),隔板(18)的顶部焊接安装有营养液仓(13),培育箱(2)的内侧顶部焊接安装有电动推杆(16),电动推杆(16)的伸缩端与隔板(18)的底部焊接连接设置,第二滑槽(14)的内侧顶部与底部焊接安装有滑杆(15),第二滑块(17)套设于滑杆(15)上并与滑杆(15)滑动连接设置。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网棚苗床,包括培育箱,所述培育箱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前后侧内壁转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横向贯穿第一滑槽并延伸至培育箱的前侧外部,螺纹杆位于培育箱的前侧壁一端焊接安装有第一齿轮。该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网棚苗床,通过设置第一滑块、第一滑槽、螺纹杆和双轴电机的配合使用时,使得马铃薯育苗有一个独立的生长空间,同时也不会出现互相干扰的现象,保证了马铃薯的幼苗的正常生长,且装置采用螺纹安装的方式对其育苗盒进行固定,同时添加了把手,使得装置在对其育苗盒进行放置时,育苗盒不会因为育苗箱的晃动而出现倾斜脱落的情况,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洪 苏曼琳 曹吉祥 陈学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凉山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12.15
技术公布日:20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