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开墒方式的无墒沟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4984发布日期:2023-06-15 13:1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开墒方式的无墒沟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平墒犁,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开墒方式的无墒沟犁。


背景技术:

1、本申请文件一种新型开墒方式的无墒沟犁,是在本公司现有平墒犁专利【专利号:201921134465.0】的基础上创新演变而来的,目的是为了改进现有平墒犁在使用过程存在的缺陷,新型开墒方式的平墒犁利用后移开墒器齿轮箱的安装位置,能有效的缩短犁具的体积,使犁具耕作更加灵活,开墒器齿轮箱的后移能使犁具的开墒更加合理,提高了秸秆的掩埋率,使犁具使用起来更加的轻松高效;

2、平墒犁主要是应用于在种植农作物时耕地的设备,传统的平犁和翻转犁在对田地进行耕作时,始终都有一道墒沟,犁具上的平墒器不能一次性把墒沟填平,若想填平墒沟,需要重复作业,对于窄小的田地也不适合耕犁,费时费力,降低劳动效率,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开墒方式的无墒沟犁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开墒方式的无墒沟犁。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开墒方式的无墒沟犁,包括犁架以及与犁架相配合的拖拉机后驱动轴,所述犁架螺纹固定有与拖拉机后驱动轴传动安装的旋耕开墒器,犁架的前端焊接有多组平墒犁牵引座,犁架通过多组平墒犁牵引座安装在拖拉机上,犁架两侧均安装有犁轮调节杆,两个犁轮调节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转动犁轮,两侧第二支撑杆内壁上焊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侧与犁架的一侧内壁之间焊接有两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之间均转动安装有旋耕开墒器刀,两侧旋耕开墒器刀均与旋耕开墒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侧焊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二支撑杆,两个第二支撑杆对称设置,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犁柱,第一支撑杆的另一侧安装有平墒支架,平墒支架位于两个第二支撑杆之间,犁柱靠近平墒支架的一侧安装有倾斜设置的犁刀,两个第二支撑杆中的一个第二支撑杆上的多个犁刀与另一个第二支撑杆上的多个犁刀一一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延伸至犁架的最前端,且设置在第二支撑杆最前端的犁刀位于旋耕开墒器前端两侧;两个第二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三支撑杆,两个第三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平墒支架下方犁架相焊接,平墒支架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同一个安装杆,安装杆上安装有第一平墒调整支架,第一平墒调整支架的下方与两个倾斜设置的第四支撑杆连接,两个第四支撑杆对称设置,两个第四支撑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多个平墒轮,两个第四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平墒支架的后端螺纹固定有两个第二平墒调整支架,两个第二平墒调整支架的底部螺纹固定有同一个连接管,两个第二平墒调整支架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两个螺纹固定在连接管上的螺母,连接管滑动套设在两个连接杆上,螺母的底端与对应的连接杆的顶部接触。

4、优选的,两个第四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安装有u形连接片,u形连接片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圆孔,位于同一个u形连接片上的内圈内固定套设有同一个第一销轴,连接杆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的侧壁与对应的第一销轴的外侧相焊接。

5、优选的,两个第四支撑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焊接有多个第二销轴,第二销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平墒轮的一侧设有第三圆孔,第三圆孔的侧壁与对应的第二轴承的外圈外侧相固定。

6、优选的,两个犁轮调节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三销轴,第三销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三轴承,犁轮的一侧设有第四圆孔,第四圆孔的侧壁与第三轴承的外圈外侧相焊接。

7、优选的,位于同一个第二支撑杆上的犁刀的数量为六个以上,且位于同一个第二支撑杆上的六个以上犁刀等间距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一侧。

8、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将犁架销轴固定在拖拉机上,通过犁轮调节杆对犁轮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可以调整平墒犁耕作的深浅度;

10、2、拖拉机带动犁架位置移动,犁架通过两个犁轮调节杆分别带动对应的犁轮转动,犁架通过第一支撑杆带动两个第二支撑杆位置移动,第二支撑杆移动的同时带动对应的犁刀对土壤向内侧进行翻耕,安装在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撑杆最前端的第一排犁刀向内侧翻耕的土壤,由两个轴承座中间的旋耕开墒器刀进行破碎旋耕,使最前端的第一排犁刀能够轻松的翻耕土壤和开墒,从而方便后排犁刀翻耕作业,使得多个犁刀在移动的同时把土壤向中间翻耕使两侧形成墒沟。

11、3、第一支撑杆带动平墒支架位置移动,平墒支架通过安装杆带动第一平墒调整支架移动,第一平墒调整支架通过两个第四支撑杆分别带动对应的平墒轮把翻耕到中间的土壤拨回到两侧的墒沟里,完成平墒;

12、4、两个第二平墒调整支架的设置和第一平墒调整支架的设置,便于根据平墒犁耕作的深浅进行调节平墒器的平墒效果。

13、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一次性深耕土壤,且在深耕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平墒,多个犁刀的设置,便于翻转土层,使得能够轻松深耕,有利于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开墒方式的无墒沟犁,包括犁架(1)以及与犁架(1)相配合的拖拉机后驱动轴,所述犁架(1)螺纹固定有与拖拉机后驱动轴传动安装的旋耕开墒器(2),犁架(1)的前端焊接有三组平墒犁牵引座(14),犁架(1)通过三组平墒犁牵引座(14)安装在拖拉机上;所述犁架(1)的两侧均安装有犁轮调节杆(3),两个犁轮调节杆(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转动犁轮(13),两侧第二支撑杆内壁上焊接有第一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4)的一侧与犁架(1)的一侧内壁之间焊接有两个轴承座(20),两个轴承座(20)之间均转动安装有旋耕开墒器刀(5),两侧旋耕开墒器刀(5)均与旋耕开墒器(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4)的两端侧焊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二支撑杆(6),两个第二支撑杆(6)对称设置,第二支撑杆(6)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犁柱(18);平墒支架(8)位于两个第二支撑杆(6)之间,安装在犁架(1)上面,犁柱(18)下端安装有倾斜设置的犁刀(7),两个第二支撑杆(6)中的一个第二支撑杆(6)上的多个犁刀(7)与另一个第二支撑杆(6)上的多个犁刀(7)一一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6)延伸至犁架(1)的最前端,且设置在第二支撑杆(6)最前端的犁刀位于旋耕开墒器(2)前端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墒方式的无墒沟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三支撑杆(9),平墒支架(8)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同一个安装杆,安装杆上安装有第一平墒调整支架(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墒方式的无墒沟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墒调整支架(17)的下方与两个倾斜设置的第四支撑杆(15)连接,两个第四支撑杆(15)对称设置,两个第四支撑杆(1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多个平墒轮(16),两个第四支撑杆(1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11),平墒支架(8)的后端螺纹固定有两个第二平墒调整支架(12),两个第二平墒调整支架(12)的底部螺纹固定有同一个连接管(10),两个第二平墒调整支架(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两个螺纹固定在连接管(10)上的螺母(19),连接管(10)滑动套设在两个连接杆(11)上,螺母(19)的底端与对应的连接杆(11)的顶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墒方式的无墒沟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四支撑杆(1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安装有u形连接片,u形连接片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圆孔,位于同一个u形连接片上的内圈内固定套设有同一个第一销轴,连接杆(1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的侧壁与对应的第一销轴的外侧相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墒方式的无墒沟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四支撑杆(1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焊接有多个第二销轴,第二销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平墒轮(16)的一侧设有第三圆孔,第三圆孔的侧壁与对应的第二轴承的外圈外侧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墒方式的无墒沟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犁轮调节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三销轴,第三销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三轴承,犁轮(13)的一侧设有第四圆孔,第四圆孔的侧壁与第三轴承的外圈外侧相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墒方式的无墒沟犁,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6)上的犁刀(7)的数量为六个以上,且位于同一个第二支撑杆(6)上的六个以上犁刀(7)等间距设置在第二支撑杆(6)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开墒方式的无墒沟犁,包括犁架以及与犁架相配合的拖拉机后驱动轴,所述犁架螺丝固定有与拖拉机后驱动轴传动安装的旋耕开墒器,犁架的前端焊接有三组平墒犁牵引座,犁架通过三组平墒犁牵引座安装在拖拉机上,犁架的两侧均安装有犁轮调节杆,两个犁轮调节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转动犁轮,两侧第二支撑杆内壁上焊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侧与犁架的一侧内壁之间焊接有两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之间均转动安装有旋耕开墒器刀。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一次性深耕土壤,且在深耕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平墒,多个犁刀的设置,便于翻转土层,使得能够轻松深耕,有利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菏泽普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