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用黄芪收获装置

文档序号:30113668发布日期:2022-05-18 19:19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用黄芪收获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黄芪收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用黄芪收获装置。


背景技术:

2.黄芪,又名绵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增强机体免疫等功效,挖掘时需要耗费较大的体力,需要通过机械或者人工进行收获,由于人工收获黄芪的劳动强度大,耗时长,效率极低,进而大部分收获都是由机械来完成的。
3.目前,现有的黄芪收获机在进行黄芪和土壤分离操作时,黄芪上携带的土还得需要人工进行清理,进而增加了人工的劳动量。此外,现有的黄芪收获机上无黄芪存储装置,需要人工跟随收获机手动捡拾归拢挖出的黄芪,降低了黄芪收获的效率。因此,现有的黄芪收获机不适用于在黄芪实验田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用黄芪收获装置。
5.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实验用黄芪收获装置,包括机架、两个电机一以及两个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用黄芪收获装置还包括铲斗、铲板、l形支撑架、电机二、传动杆、转动箱、连接架、振动电机、两个输送机构及两个电动伸缩杆;
6.所述铲斗的外侧壁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接架铲斗内的前端固定有向后倾斜的铲板,所述两个输送机构均向上倾斜设置在铲斗内,其中一个输送机构的后端与另一个输送机构的前端上下重叠设置,铲板的后端与该其中一个输送机构的前端上下重叠设置,所述两个电机一均固定在铲斗的外侧壁上,每个所述输送机构均通过对应的一个电机一驱动运行,铲斗的后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机架的后端固定有l形支撑架,所述l形支撑架的上端与电机二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穿过l形支撑架与传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下端与转动箱内的底板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箱的下端固定有振动电机,转动箱设置在机架内,机架的后端与两个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电动伸缩杆伸缩端安装有两个行走轮,所述两个行走轮左右对称设置。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动伸缩杆可以调节铲板进入土壤的深度,两个输送机构可以保证黄芪挖出后输送至转动箱内,通过转动箱的旋转与振动分离黄芪上粘附的土,黄芪存储在转动箱内,待到一定数量后取出。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操作、黄芪收获效率高,利用转动箱归拢存储黄芪。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9.图2是图1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剖视图;
10.图3是图1的俯视图;
1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链条、链轮连接关系示意图;
1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铲斗、2输送机构、3机架、4铲板、5防护杆、6电机一、8电动伸缩杆、9行走轮、10l形支撑架、11电机二、12传动杆、13转动箱、14 连接架、15滚珠、16底板、17毛刷、18链条、19链轮、20连接轴、21筛选杆。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记载了一种实验用黄芪收获装置,包括机架3、两个电机一6以及两个行走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用黄芪收获装置还包括铲斗1、铲板4、l形支撑架10、电机二11、传动杆12、转动箱13、连接架14、振动电机22、两个输送机构2及两个电动伸缩杆8;
16.所述铲斗1的外侧壁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接架14,铲斗1内的前端固定有向后倾斜的铲板4,所述两个输送机构2均向上倾斜设置在铲斗1内,其中一个输送机构2的后端与另一个输送机构2的前端上下重叠设置,铲板4的后端与该其中一个输送机构2的前端上下重叠设置,所述两个电机一6均固定在铲斗1的外侧壁上,每个所述输送机构2均通过对应的一个电机一6驱动运行,铲斗1的后端与机架3固定连接,所述机架3的后端固定有l形支撑架10,所述l形支撑架10的上端与电机二1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11 的输出轴穿过l形支撑架10与传动杆1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12 的下端与转动箱13内的底板16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箱13的下端固定有振动电机22,转动箱13设置在机架3内,机架3的后端与两个电动伸缩杆8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电动伸缩杆8伸缩端安装有两个行走轮9,所述两个行走轮9左右对称设置。
17.所述每个输送机构2均包括两个链条18、两个连接轴20、四个链轮19 以及多个筛选杆21;
18.每个所述连接轴20的两端均固定有两个链轮19,两个连接轴20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铲斗1的左右两个侧壁转动连接,每两个前后对应设置的链轮19之间通过链条18传动连接,两个链条18之间均布固定有多个筛选杆 21,通过两个输送机构2将黄芪运送到转动箱13内,两个输送机构2均向上倾斜设置在铲斗1内,其中一个输送机构2的后端与另一个输送机构2的前端上下重叠设置,可以将一部分土块筛除。
19.所述转动箱13内壁上均布固定有多个毛刷17,转动箱13的底板16为网状结构,所述底板16上设有多个滚珠15,通过转动与振动可以更好的清理黄芪上粘附的土,毛刷可以保护黄芪免收损坏。
20.所述铲板4的上端面垂直固定有多个均布设置的防护杆5,使进入铲斗1 的黄芪通过多个防护杆5顺利进入输送机构2中的同时,还能分离一部分土。
21.所述两个输送机构2上的每相邻两个筛选杆21之间的间距为 0.8-1.2cm。
22.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连接架14固定至牵引车后方,根据需要挖掘的深度,调节电动伸缩杆8的长度,启动两个电机一6,使两个输送机构2运行,再启动电机二11与振动电机
22,使转动箱13旋转并振动,牵引车向前行驶,通过铲板4挖掘出黄芪,黄芪通过两个输送机构2运输至转动箱13内振动旋转的同时,将粘附的土进行进一步分离。
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装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条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实验用黄芪收获装置,包括机架(3)、两个电机一(6)以及两个行走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用黄芪收获装置还包括铲斗(1)、铲板(4)、l形支撑架(10)、电机二(11)、传动杆(12)、转动箱(13)、连接架(14)、振动电机(22)、两个输送机构(2)及两个电动伸缩杆(8);所述铲斗(1)的外侧壁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接架(14),铲斗(1)内的前端固定有向后倾斜的铲板(4),所述两个输送机构(2)均向上倾斜设置在铲斗(1)内,其中一个输送机构(2)的后端与另一个输送机构(2)的前端上下重叠设置,铲板(4)的后端与该其中一个输送机构(2)的前端上下重叠设置,所述两个电机一(6)均固定在铲斗(1)的外侧壁上,每个所述输送机构(2)均通过对应的一个电机一(6)驱动运行,铲斗(1)的后端与机架(3)固定连接,所述机架(3)的后端固定有l形支撑架(10),所述l形支撑架(10)的上端与电机二(1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11)的输出轴穿过l形支撑架(10)与传动杆(1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12)的下端与转动箱(13)内的底板(16)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箱(13)的下端固定有振动电机(22),转动箱(13)设置在机架(3)内,机架(3)的后端与两个电动伸缩杆(8)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电动伸缩杆(8)伸缩端安装有两个行走轮(9),所述两个行走轮(9)左右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实验用黄芪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输送机构(2)均包括两个链条(18)、两个连接轴(20)、四个链轮(19)以及多个筛选杆(21);每个所述连接轴(20)的两端均固定有两个链轮(19),两个连接轴(20)的两端与铲斗(1)的左右两个侧壁转动连接,每两个前后对应设置的链轮(19)之间通过链条(18)传动连接,两个链条(18)之间均布固定有多个筛选杆(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实验用黄芪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箱(13)内壁上均布固定有多个毛刷(17),转动箱(13)的底板(16)为网状结构,所述底板(16)上设有多个滚珠(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实验用黄芪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4)的上端面垂直固定有多个均布设置的防护杆(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实验用黄芪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输送机构(2)上的每相邻两个筛选杆(21)之间的间距为0.8-1.2cm。

技术总结
一种实验用黄芪收获装置,属于黄芪收获技术领域。铲斗外侧壁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接架,铲斗内倾斜固定有铲板,两个输送机构设置在铲斗内,其中一个输送机构的后端与另一个输送机构的前端上下重叠设置,铲板后端与相邻的输送机构前端上下重叠设置,两个电机一固定在铲斗外侧壁上,输送机构通过对应的电机一驱动,铲斗后端与机架连接,机架后端固定有L形支撑架,L形支撑架上端与电机二连接,电机二输出轴与传动杆上端连接,传动杆下端与转动箱内底板的中心连接,转动箱下端固定有振动电机,机架后端与电动伸缩杆固定端连接,电动伸缩杆伸缩端安装有行走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操作、黄芪收获效率高,利用转动箱归拢存储黄芪。利用转动箱归拢存储黄芪。利用转动箱归拢存储黄芪。


技术研发人员:关向军 刘淑霞 徐海军 王晓飞 肖宇 魏国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