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1137发布日期:2022-07-05 23:59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对所饲养的畜类需要进行喂养,此时常需要使用输送装置对饲料进行运输,运输装置包括预混用的立式搅拌机与传送带配合工作,立式搅拌机可以对颗粒饲料或青储饲料与营养药剂或其他营养物质进行混合,使饲料达到喂养所需状态,例如在大型禽畜养殖场中,禽畜每日食物与水的消耗量巨大,使得需要不断的对禽畜进行供应。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公开号为cn210854018u的专利,该方案包括输送装置、防护罩,输送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底座、左支架、右支架、传送带、电机,防护罩罩于输送装置上;饲料输送机在运输饲料过程中,饲料中的粉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小,饲料输送机维修、清洗方便。
4.该装置随着生产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5.第一,该装置在进行输送过程中,需操作人员将食盒取出后对应放置于禽畜笼的一侧,无法实现对禽畜养殖进行循环式供应。
6.第二,该装置在对食盒进行输送时,得需要人工不断的对食盒导入食物及水体,降低了输送的效率。
7.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在进行输送过程中,需操作人员将食盒取出后对应放置于禽畜笼的一侧,无法实现对禽畜养殖进行循环式供应;以及在对食盒进行输送时,得需要人工不断的对食盒导入食物及水体,降低了输送效率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养殖房内的循环式辊道输送机,所述循环式辊道输送机的一端延伸至养殖房的外部,所述循环式辊道输送机上支撑有若干个循环移动的饮食盒,所述循环式辊道输送机处于养殖房外的一侧设有自动导入机构。
1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循环式辊道输送机位于辊体两侧挡板的高度高于辊体处于上方的表面。
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饮食盒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处于其上表面的中心处设有食槽,所述座体的上表面还围绕所述食槽设有水槽。
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自动导入机构包括并列固定设置的食筒与水筒,所述食筒和水筒的间距与所述食槽和水槽的间距相同。
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食筒内转动设有搅拌叶片,所述食筒靠近其上端部的侧壁上连接有导入法兰盘。
1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食筒处于所述搅拌叶片下方的区域还摆动安装有电磁式阀板。
1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水筒的上端部连接有导入管,所述水筒的下端部设有电磁阀。
1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水筒固定于支撑架上,所述食筒与所述水筒固定连接。
1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水筒内还水平固定有挡网,所述挡网位于所述导入管的下方。
1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架上还固定有泵体,所述泵体的出口连接所述导入管。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其中通过设置循环式辊道输送机,通过循环式辊道输送机的转动轨道位于禽出笼的一侧,首先实现了循环,无需将人工将饮食盒取出后在放入至禽畜笼的一侧,将饮食盒放置于循环式辊道输送机上,实现了饮食盒循环转动,实现对禽畜进行喂食;并且通过位于养殖房外侧的自动导入机构,实现不断的对饮食盒进行导入食物和水体,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力,实现了自动的对禽畜进行输送喂食;
22.部件少,工续简便,且故障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导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饮食盒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养殖房;2-循环式辊道输送机;3-自动导入机构;4-挡板;5-食槽;6-水槽;7-水筒;8-食筒;9-搅拌叶片;10-导入法兰盘;11-电磁式阀板;12-挡网;13-导入管;14-电磁阀;15-支撑架;16-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9.如图1至图3所示,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养殖房1内的循环式辊道输送机2,循环式辊道输送机2的一端延伸至养殖房1的外部,循环式辊道输送机2上支撑有若干个循环移动的饮食盒,循环式辊道输送机2处于养殖房1外的一侧设有自动导入机构3。
30.循环式辊道输送机2位于辊体两侧挡板4的高度高于辊体处于上方的表面。
31.饮食盒包括座体,座体处于其上表面的中心处设有食槽5,座体的上表面还围绕食槽5设有水槽6。
32.自动导入机构3包括并列固定设置的食筒8与水筒7,食筒8和水筒7的间距与食槽5和水槽6的间距相同。
33.食筒8内转动设有搅拌叶片9,食筒8靠近其上端部的侧壁上连接有导入法兰盘10,通过导入法兰盘10实现将食物导入至食筒8内,并通过搅拌叶片9搅拌,实现提高不同食物的混合均匀度。
34.食筒8处于搅拌叶片9下方的区域还摆动安装有电磁式阀板11,实现自动控制落料。
35.水筒7的上端部连接有导入管13,水筒7的下端部设有电磁阀14,实现自动控制出水。
36.水筒7固定于支撑架15上,食筒8与水筒7固定连接。
37.水筒7内还水平固定有挡网12,挡网12位于导入管13的下方,实现过滤水体中的杂质。
38.支撑架15上还固定有泵体16,泵体16的出口连接导入管13,实现对水筒7进行供水。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养殖房(1)内的循环式辊道输送机(2),所述循环式辊道输送机(2)的一端延伸至养殖房(1)的外部,所述循环式辊道输送机(2)上支撑有若干个循环移动的饮食盒,所述循环式辊道输送机(2)处于养殖房(1)外的一侧设有自动导入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式辊道输送机(2)位于辊体两侧挡板(4)的高度高于辊体处于上方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饮食盒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处于其上表面的中心处设有食槽(5),所述座体的上表面还围绕所述食槽(5)设有水槽(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导入机构(3)包括并列固定设置的食筒(8)与水筒(7),所述食筒(8)和水筒(7)的间距与所述食槽(5)和水槽(6)的间距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筒(8)内转动设有搅拌叶片(9),所述食筒(8)靠近其上端部的侧壁上连接有导入法兰盘(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筒(8)处于所述搅拌叶片(9)下方的区域还摆动安装有电磁式阀板(1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筒(7)的上端部连接有导入管(13),所述水筒(7)的下端部设有电磁阀(1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筒(7)固定于支撑架(15)上,所述食筒(8)与所述水筒(7)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筒(7)内还水平固定有挡网(12),所述挡网(12)位于所述导入管(13)的下方。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5)上还固定有泵体(16),所述泵体(16)的出口连接所述导入管(13)。

技术总结
一种养殖用饲料输送装置,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养殖房内的循环式辊道输送机,循环式辊道输送机的一端延伸至养殖房的外部,循环式辊道输送机上支撑有若干个循环移动的饮食盒,循环式辊道输送机处于养殖房外的一侧设有自动导入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在进行输送过程中,需操作人员将食盒取出后对应放置于禽畜笼的一侧,无法实现对禽畜养殖进行循环式供应的问题。禽畜养殖进行循环式供应的问题。禽畜养殖进行循环式供应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于冠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于冠英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2/7/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