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梅的疏花疏果方法

文档序号:32390978发布日期:2022-11-30 08:1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杨梅的疏花疏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杨梅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杨梅的疏花疏果方法。


背景技术:

2.杨梅为杨梅科、杨梅属多年生果树,其果实营养丰富,除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如维生素、糖类以及钙、磷、钠、铁、锌等矿物质之外,还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和多酚类物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杨梅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在浙江、福建、江苏、云南、广西、湖南、贵州和重庆等地种植。杨梅为雌雄异株,极少量为雌雄同株,雌株开雌花可结果,雄株开雄花不能结果,生产上所有的栽培品种均为雌株,如东魁、荸荠种、浮宫1号和软丝安海变等。在杨梅的种植过程中需进行疏花疏果,以保证果实的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提高商品果率。但传统方法主要采用人工疏除,费时费力,且由于疏花疏果季节性强,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致使果农种植成本提升。而现有少量应用的杨梅疏花疏果药剂由于处理时需要精确掌握杨梅的开花喷药期,否则易造成结果数量过少或过多,因而果农接受度差,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杨梅的疏花疏果方法,其操作简便,可显著减轻果农的疏果工作量,对果农增收意义重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杨梅的疏花疏果方法,其是在每年8-11月,杨梅雌株花芽分化阶段,全树喷施杨梅专用疏果剂1-2次,以叶片湿润为度,将部分雌花诱导成雄花,从而减少雌花量,进而达到减少杨梅果实数量的效果。
5.所述杨梅专用疏果剂为含多效唑1.0-2.0 g/l、胺鲜酯8-10 mg/l、硼酸0.3-0.6 g/l的水溶液。
6.喷施2次时,期间需间隔15-30日。
7.本发明的显著优势在于:本发明通过在杨梅花芽分化阶段,将部分杨梅雌花诱导成雄花,以减少雌花量,从而降低坐果数量,达到疏果的目的,其操作简单,可显著减轻果农的疏果工作量,对果农增收意义重大。
具体实施方式
8.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9.实施例1于10月16日,对9年生“安海变软丝”杨梅,全树喷施含多效唑1.0 g/l、胺鲜酯10 mg/l、硼酸0.3 g/l的水溶液1次,以叶片湿润为度,后期正常管理。同时将部分“安海变软
丝”杨梅采用人工疏果处理作为对照。待成熟采摘时,对坐果数量、单果重、株产量、平均每株疏果成本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10.表1由表1可见,采用本发明专用疏果剂进行处理的效果与人工疏果基本一致,但其成本费用显著下降。
11.实施例2于9月28日,对7年生“安海变硬丝”杨梅,全树喷施含多效唑1.4 g/l、胺鲜酯8 mg/l、硼酸0.5 g/l的水溶液1次,以叶片湿润为度,后期正常管理。同时将部分“安海变硬丝”杨梅采用人工疏果处理作为对照。待成熟采摘时,对坐果数量、单果重、株产量、平均每株疏果成本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12.表2由表2可见,采用本发明专用疏果剂进行处理的效果与人工疏果基本一致,但其成本费用显著下降。
13.实施例3于10月6日,对8年生“东魁”杨梅,全树喷施含多效唑2.0 g/l、胺鲜酯10 mg/l、硼酸0.6 g/l的水溶液1次,以叶片湿润为度,并于11月2日再喷施一次,后期正常管理。同时将部分“东魁”杨梅采用人工疏果处理作为对照。待成熟采摘时,对坐果数量、单果重、株产量、平均每株疏果成本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统计,结果见表3。
14.表3由表3可见,采用本发明专用疏果剂进行处理的效果与人工疏果基本一致,但其成本费用显著下降。
1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杨梅的疏花疏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年8-11月,杨梅雌株花芽分化阶段,全树喷施杨梅专用疏果剂1-2次,以叶片湿润为度,将部分雌花诱导成雄花,从而减少雌花量,进而减少杨梅果实数量。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的疏花疏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杨梅专用疏果剂为含多效唑1.0-2.0 g/l、胺鲜酯8-10 mg/l、硼酸0.3-0.6 g/l的水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的疏花疏果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施2次时,期间需间隔15-30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梅的疏花疏果方法,其具体是采用含多效唑、胺鲜酯及硼酸的专用疏果剂,于杨梅雌株花芽分化阶段进行全树喷施,将部分雌花诱导成雄花,从而减少雌花量,进而达到减少杨梅果实数量的效果。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并可有效减少杨梅的结果量,从而显著减轻果农的疏果工作量,对果农增收意义重大。对果农增收意义重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旗华 张泽煌 钟秋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9.01
技术公布日:2022/1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