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荔枝无核果实的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33335513发布日期:2023-03-04 01:1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荔枝无核果实的培育方法

1.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荔枝无核果实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2.荔枝是华南地区著名的亚热带水果,绝大部分荔枝品种有大核,少部分荔枝品种为焦核,而无核荔枝品种极少。现有无核荔枝品种的无核性状不稳定,存在一定比例的大核果实,无核率仅为45.6~81.3%,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性和价格。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荔枝无核果实的培育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荔枝果实的无核率不稳定的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荔枝无核果实的培育方法,以具有花粉败育性状的荔枝为试材,在雌花开放期隔绝外源花粉,在雌花柱头失去授粉能力后,按序喷施油菜素内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及叶面肥。
6.优选的,雌花柱头失去授粉能力后的第3天、第10天和第20天,分别以油菜素内酯、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喷施花穗,同时,在第6天、第30天及第50天以叶面肥喷施叶片。
7.优选的,所述油菜素内酯的浓度为65~80μm,细胞分裂素的浓度为40~50μm,赤霉素的浓度为60~80μm,叶面肥的喷施浓度为0.2~0.3%。
8.优选的,所述油菜素内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喷施过程中喷至花穗湿润,但不滴水,或只有极少量滴水即停;所述叶面肥喷施过程中喷至叶面滴水。
9.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以具有花粉败育性状的荔枝品种khom为材料,利用无纺布袋隔绝外界花粉,诱导其形成无核果实,同时配以激素和叶面肥处理促进果实膨大和坐果。使用该方法可避免khom异花授粉,诱导其单性结实,进而生产具有无核性状的荔枝果实。统计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后khom荔枝果实的无核率平均达98.2%以上,平均每穗坐果数达6.8个,可高效生产具有无核性状的荔枝果实。
附图说明
11.图1为khom荔枝套袋图;
12.图2为khom荔枝套袋所结无核果实图;
13.图3为khom不套袋所结大核果实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5.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举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1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荔枝无核果实的培育方法,以具有花粉败育性状的荔枝为试材,在雌花开放期隔绝外源花粉,如以无纺布袋隔绝外源花粉,在雌花柱头失去授粉能力后,按序喷施油菜素内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及叶面肥促进果实膨大和坐果。
17.具体的:雌花柱头失去授粉能力后的第3天、第10天和第20天,分别以油菜素内酯、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喷施花穗,同时,在第6天、第30天及第50天以叶面肥喷施叶片。油菜素内酯的浓度为65~80μm,细胞分裂素的浓度为40~50μm,赤霉素的浓度为60~80μm,叶面肥的喷施浓度为0.2~0.3%。喷施过程中,油菜素内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喷施过程中喷至花穗湿润,但不滴水,或只有极少量滴水即停;叶面肥喷施过程中喷至叶面滴水。
18.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19.实施例1
20.如图1所示,以花粉败育荔枝品种khom为材料,khom是一个引自泰国的荔枝品种,在我国广东种植表现出稳定的花粉败育性状,以无纺布袋隔绝外源花粉,并配合以激素及叶面肥促进果实膨大及坐果。具体的:在雌花开放期以无纺布袋对花粉败育荔枝khom进行套袋,至最后一批雌花柱头干枯失去授粉能力后去除套袋,随后以激素和叶面肥分别处理花穗和叶片促进果实膨大和坐果。
21.具体的:在khom荔枝雌花即将开放前,对花穗进行套袋,待最后一批雌花柱头干枯失去授粉能力后去除套袋,保证khom荔枝雌花不被其他外源花粉授粉。解除套袋后第3天、第10天和第20天,分别以油菜素内酯(80μm)、细胞分裂素(50μm)和赤霉素(80μm)喷施花穗,同时在第6天、第30天及第50天以叶面肥喷施叶片,叶面肥浓度为0.2%,以促进坐果及果实膨大。处理后,khom荔枝无核果实的比例达98.2%以上,平均每穗坐果数达6.8个,最终无核果实如图2所示。
22.对比例1
23.雌花开放阶段不使用无纺布袋隔绝花粉。所结荔枝果实均为大核,大核果实比例达100%,果实如图3所示。
24.对比例2
25.雌花开放阶段使用无纺布袋隔绝花粉,但降低各激素及叶面肥使用浓度,油菜素内酯的浓度降低至40μm,细胞分裂素的浓度降低至25μm,赤霉素的浓度降低至40μm,叶面肥浓度为0.1%。降低各激素及叶面肥使用浓度后,无核果实比例依然达97.8%以上,但平均每穗坐果数量仅为1.9个。
26.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荔枝无核果实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具有花粉败育性状的荔枝为试材,在雌花开放期隔绝外源花粉,在雌花柱头失去授粉能力后,按序喷施油菜素内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及叶面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荔枝无核果实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雌花柱头失去授粉能力后的第3天、第10天和第20天,分别以油菜素内酯、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喷施花穗,同时,在第6天、第30天及第50天以叶面肥喷施叶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荔枝无核果实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菜素内酯的浓度为65~80μm,细胞分裂素的浓度为40~50μm,赤霉素的浓度为60~80μm,叶面肥的喷施浓度为0.2~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荔枝无核果实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菜素内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喷施过程中喷至花穗湿润,但不滴水,或只有极少量滴水即停;所述叶面肥喷施过程中喷至叶面滴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荔枝无核果实的培育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荔枝无核果实的培育方法,以具有花粉败育性状的荔枝为试材,在雌花开放期隔绝外源花粉,在雌花柱头失去授粉能力后,按序喷施油菜素内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及叶面肥诱导果实膨大。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可稳定制备荔枝无核果实的新方法。实的新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王弋 全振炫 李伟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3/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