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婚飞期生殖蚁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16945发布日期:2022-07-12 19:0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婚飞期生殖蚁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婚飞期虫害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婚飞期生殖蚁捕捉器。


背景技术:

2.在我国,红火蚁和白蚁危害越来越严重,危害地域越来越广泛,它们有多种传播途径,其中生殖蚁的婚飞传播最为迅速,危害最大,一年中任何时间只要符合合适的条件,婚飞都有可能发生,但以3-5月居多,秋季次之,具体婚飞规律因不同地理区域、气候而有所差异,一旦雌性有翅繁殖蚁完成交配后,会从翅基缝处折断双翅,并寻找一个合适的场所建立一个新的族群。因此,对婚飞行为的监测和捕捉最为迫切。目前生殖蚁捕捉器的进虫口一般在收集装置的中央,收集到的生殖蚁堆积在收集装置的外壳和进虫口之间,但外壳是重要的透光入口,生殖蚁的堆积层会遮蔽光线进入收集装置,影响捕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红火蚁堆积层遮蔽光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婚飞期生殖蚁捕捉器。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婚飞期生殖蚁捕捉器,包括用于笼罩巢穴的遮罩体和与所述遮罩体连通的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遮罩体的顶部,所述收集装置的透明度大于所述遮罩体,所述收集装置包括筒状的外壳、通过支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接虫碗以及可拆连接在所述外壳顶部的顶盖,所述接虫碗的开口朝向所述顶盖且和所述外壳的顶部开口之间设置有进虫口。
5.优选地,所述遮罩体包括纱网以及与所述纱网连接的多个支撑骨架,所述纱网连接在所述外壳远离顶盖的一端,多个所述支撑骨架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
6.优选地,所述外壳还设置有多个连接头,所述支撑骨架与连接头之间柔性连接。
7.优选地,所述纱网朝向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套接在所述外壳上。
8.优选地,所述纱网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还设置有地钉。
9.优选地,所述外壳和所述接虫碗同轴。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接虫碗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以外壳和接虫碗之间的间隙为进虫口,虫体堆积在接虫碗内,不会对进入收集装置内的光线形成遮蔽。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收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13.附图标记:1-遮罩体,11-纱网,12-支撑骨架,13-松紧带,2-收集装置,21-外壳,22-支板,23-接虫碗,24-顶盖,25-进虫口,26-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婚飞期生殖蚁捕捉器,包括用于笼罩巢穴的遮罩体1和与遮罩体1连通的收集装置2,收集装置2设置在遮罩体1的顶部。遮罩体1用于笼罩有害昆虫的巢穴,其底部设置在巢穴四周的地面上,顶部则和收集装置2连接,防止婚飞期生殖蚁的传播和扩散。收集装置2的透明度大于遮罩体1,使收集装置2的光线强于遮罩体1内,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将生殖蚁引诱到收集装置2内,可提高捕捉效果,减少逃跑机会。透明更高的收集装置2也能方便监测人员观察生殖蚁的数量和密度。
16.收集装置2包括筒状的外壳21、通过支板22设置在外壳21内的接虫碗23以及可拆连接在外壳21顶部的顶盖24,接虫碗23的开口朝向顶盖24且和外壳21的顶部开口之间设置有进虫口25。外壳21、顶盖24和遮罩体1形成限制生殖蚁活动的封闭区域,接虫碗23和外壳21之间设置有间隙作为进虫口25,接虫口25和外壳21处于接虫碗23的四周,扩大了进虫口径,被光线吸引的生殖蚁停留、堆积在接虫碗23内,避免因为虫体的堆积影响收集装置2内的光线,使多数生殖蚁都能汇集到收集装置2内,增强捕捉效果。
17.优选地,遮罩体1包括纱网11以及与纱网11连接的多个支撑骨架12,纱网11连接在外壳21远离顶盖24的一端,多个支撑骨架12一端与外壳21连接且另一端插在地面上。支撑骨架12用于支撑收集装置2和纱网11,其数量至少为4根,确保纱网11的覆盖面积。纱网11可通过绑带依附在多个支撑骨架12上,形成帐篷状,撑起覆盖巢穴的封闭空间。纱网11可根据不同害蚁选用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细纱制作。进一步地,纱网11下口设置有延长边,可铺于底面,方便以地钉或土壤压实纱网11。
18.优选地,外壳21还设置有多个连接头26,支撑骨架12与连接头26之间柔性连接。具体地,连接头26和支撑骨架12之间可连接有软管,软管的两端分别套接在连接头26和支撑骨架12上,实现柔性连接,方便调整支撑骨架12相对于收集装置2的方位,以适应不同的地形条件,确保纱网11始终能够贴地并且收集装置2竖直地安装。
19.优选地,纱网11朝向外壳21的一侧设置有松紧带13,松紧带13套接在外壳21上,使纱网11与外壳21连接紧密,防止生殖蚁逃出。
20.优选地,纱网11远离外壳21的一端还设置有地钉,方便将纱网11压实。
21.优选地,外壳21和接虫碗23同轴。
22.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婚飞期生殖蚁捕捉器,包括用于笼罩巢穴的遮罩体(1)和与所述遮罩体(1)连通的收集装置(2),所述收集装置(2)设置在所述遮罩体(1)的顶部,所述收集装置(2)的透明度大于所述遮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2)包括筒状的外壳(21)、通过支板(22)设置在所述外壳(21)内的接虫碗(23)以及可拆连接在所述外壳(21)顶部的顶盖(24),所述接虫碗(23)的开口朝向所述顶盖(24)且和所述外壳(21)的顶部开口之间设置有进虫口(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婚飞期生殖蚁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罩体(1)包括纱网(11)以及与所述纱网(11)连接的多个支撑骨架(12),所述纱网(11)连接在所述外壳(21)远离顶盖(24)的一端,多个所述支撑骨架(12)一端与所述外壳(2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婚飞期生殖蚁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还设置有多个连接头(26),所述支撑骨架(12)与连接头(26)之间柔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婚飞期生殖蚁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11)朝向外壳(21)的一侧设置有松紧带(13),所述松紧带(13)套接在所述外壳(21)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婚飞期生殖蚁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11)远离所述外壳(21)的一端还设置有地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婚飞期生殖蚁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和所述接虫碗(23)同轴。

技术总结
一种婚飞期生殖蚁捕捉器,涉及婚飞期虫害监测设备技术领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用于笼罩巢穴的遮罩体和与所述遮罩体连通的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遮罩体的顶部,所述收集装置的透明度大于所述遮罩体,所述收集装置包括筒状的外壳、通过支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接虫碗以及可拆连接在所述外壳顶部的顶盖,所述接虫碗的开口朝向所述顶盖且和所述外壳的顶部开口之间设置有进虫口。本实用新型将接虫碗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以外壳和接虫碗之间的间隙为进虫口,虫体堆积在接虫碗内,不会对进入收集装置内的光线形成遮蔽,使多数生殖蚁都能汇集到收集装置内,增强捕捉效果。增强捕捉效果。增强捕捉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蜀农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3
技术公布日:2022/7/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