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除螨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5269发布日期:2022-09-21 01:4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除螨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螨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除螨仪。


背景技术:

2.除螨仪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除去螨虫的仪器,它可以除去衣物、床品上的螨虫,给家庭带来更健康的居住环境,而除螨仪主要是通过拍打、吸尘、紫外线等手段来去除尘螨,在拍打时能有效破坏螨虫腿部,让其无法行动,再通过吸尘将螨虫吸出,最后用紫外线杀死螨虫,在除螨方面有着强力有效的作用。
3.现今市场上的此类除螨仪不便于进行滚动处理,导致其使用时有所不便,还需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除螨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除螨仪不便于进行滚动处理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除螨仪,包括下机壳,所述下机壳的顶端安装有上机壳,所述上机壳的底端安装有三组滚轮,所述滚轮的底端贯穿至下机壳的外部,所述下机壳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定位座,所述上机壳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机筒,所述第一机筒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机筒,所述第一机筒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下手柄,所述下手柄的顶端安装有上手柄,所述第二机筒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置物框,所述置物框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远离置物框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远离过滤框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远离密封环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圆环。
6.优选的,所述下手柄远离第一机筒的一端设置有接电口,所述上手柄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的底端延伸至下手柄的内部,通过将控制按钮设置于上手柄顶部的一侧,以便对该除螨仪进行操控处理。
7.优选的,所述控制按钮一侧的下手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远离控制按钮一侧的下手柄内部设置有定位件,以便对该除螨仪进行供电处理。
8.优选的,所述第一机筒远离第二机筒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四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机筒的内部,通过将通气孔设置于第一机筒的外壁上,以便于进行通气处理。
9.优选的,所述置物框内部的一侧安装有扇叶组件,以便经下机壳底部的开口对含螨气体进行吸入处理。
10.优选的,所述扇叶组件远离置物框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旋转驱动件,通过打开旋转驱动件,以便带动扇叶组件进行旋转。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除螨仪不仅提高了除螨仪使用时的便捷性,还提高了除螨仪的适用范围,而且达到了高效除螨的目的;
12.(1)通过位于上机壳的底部设置有三组滚轮,且滚轮的底端贯穿至下机壳的外部,即可经滚轮对该除螨仪进行滚动处理,因下机壳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定位座,即可经定位座对该除螨仪进行停歇定位,从而提高了除螨仪使用时的便捷性;
13.(2)通过接电口接入外部充电接头,使得电能经接电口充入至蓄电池的内部,随后只需按压控制按钮,即可经蓄电池对该除螨仪进行供电处理,相较于传统的插入式供电方式,该除螨仪能够适用于各类场合进行使用,从而提高了除螨仪的适用范围;
14.(3)通过旋转驱动件带动扇叶组件位于置物框的内部进行旋转,使得外界气体经下机壳底部的开口吸入至第一机筒的内部,随后过滤框对气体进行过滤处理,并使得过滤后的气体经通气孔排出,从而达到了高效除螨的目的。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下机壳;2、定位座;3、滚轮;4、上机壳;5、下手柄;6、上手柄;7、控制按钮;8、通气孔;9、第一机筒;10、接电口;11、第二机筒;12、定位件;13、蓄电池;14、旋转驱动件;15、置物框;16、过滤框;17、连接圆环;18、连接筒;19、密封环;20、扇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除螨仪,包括下机壳1,下机壳1的顶端安装有上机壳4,上机壳4的底端安装有三组滚轮3,滚轮3的底端贯穿至下机壳1的外部;
22.下机壳1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定位座2,上机壳4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机筒9,第一机筒9远离第二机筒11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四组通气孔8,通气孔8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机筒9的内部;
23.使用时,通过将通气孔8设置于第一机筒9的外壁上,以便于进行通气处理;
24.第一机筒9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机筒11,第一机筒9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下手柄5,下手柄5远离第一机筒9的一端设置有接电口10,上手柄6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按钮7,控制按钮7的底端延伸至下手柄5的内部;
25.使用时,通过将控制按钮7设置于上手柄6顶部的一侧,以便对该除螨仪进行操控处理;
26.控制按钮7一侧的下手柄5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3,蓄电池13远离控制按钮7一侧的下手柄5内部设置有定位件12;
27.使用时,通过定位件12将蓄电池13设置于下手柄5的内部,以便对该除螨仪进行供电处理;
28.下手柄5的顶端安装有上手柄6,第二机筒1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置物框15,置物框15内部的一侧安装有扇叶组件20;
29.使用时,通过扇叶组件20位于置物框15的内部进行旋转,以便经下机壳1底部的开口对含螨气体进行吸入处理;
30.扇叶组件20远离置物框15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旋转驱动件14;
31.使用时,通过打开旋转驱动件14,以便带动扇叶组件20进行旋转;
32.置物框15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过滤框16,过滤框16远离置物框15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密封环19,密封环19远离过滤框16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筒18,连接筒18远离密封环19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圆环17。
33.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接电口10接入外部充电接头,使得电能经接电口10充入至蓄电池13的内部,随后只需按压控制按钮7,即可经蓄电池13对该除螨仪进行供电处理,以达到便于操控使用的目的,之后通过旋转驱动件14带动扇叶组件20位于置物框15的内部进行旋转,使得外界气体经下机壳1底部的开口吸入至第一机筒9的内部,随后过滤框16对气体进行过滤处理,并使得过滤后的气体经通气孔8排出,即可达到除螨的目的,最后通过位于上机壳4的底部设置有三组滚轮3,且滚轮3的底端贯穿至下机壳1的外部,即可经滚轮3对该除螨仪进行滚动处理,又因下机壳1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定位座2,即可经定位座2对该除螨仪进行停歇定位,从而完成除螨仪的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除螨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机壳(1),所述下机壳(1)的顶端安装有上机壳(4),所述上机壳(4)的底端安装有三组滚轮(3),所述滚轮(3)的底端贯穿至下机壳(1)的外部,所述下机壳(1)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定位座(2),所述上机壳(4)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机筒(9),所述第一机筒(9)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机筒(11),所述第一机筒(9)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下手柄(5),所述下手柄(5)的顶端安装有上手柄(6),所述第二机筒(1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置物框(15),所述置物框(15)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过滤框(16),所述过滤框(16)远离置物框(15)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密封环(19),所述密封环(19)远离过滤框(16)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筒(18),所述连接筒(18)远离密封环(19)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圆环(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除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手柄(5)远离第一机筒(9)的一端设置有接电口(10),所述上手柄(6)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按钮(7),所述控制按钮(7)的底端延伸至下手柄(5)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除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7)一侧的下手柄(5)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3),所述蓄电池(13)远离控制按钮(7)一侧的下手柄(5)内部设置有定位件(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除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筒(9)远离第二机筒(11)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四组通气孔(8),所述通气孔(8)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机筒(9)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除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框(15)内部的一侧安装有扇叶组件(2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除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组件(20)远离置物框(15)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旋转驱动件(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除螨仪,包括下机壳,下机壳的顶端安装有上机壳,上机壳的底端安装有三组滚轮,滚轮的底端贯穿至下机壳的外部,下机壳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定位座,上机壳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机筒,第一机筒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机筒,第一机筒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下手柄,下手柄的顶端安装有上手柄,第二机筒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置物框,置物框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过滤框,过滤框远离置物框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密封环,密封环远离过滤框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筒。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除螨仪使用时的便捷性,还提高了除螨仪的适用范围,而且达到了高效除螨的目的。且达到了高效除螨的目的。且达到了高效除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徐迪 罗开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迪
技术研发日:2022.06.07
技术公布日:2022/9/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