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环道孵化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7137发布日期:2022-10-29 05:0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水环道孵化缸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孵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环道孵化缸。


背景技术:

2.鱼卵在静水条件下孵化时,会堆积下沉,导致溶氧不足,胚胎容易发育迟缓,甚至死亡。而在水流条件下孵化时,鱼苗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可提供充足的溶氧,可使鱼苗充分孵化。目前常用的孵化装置为孵化环道,虽然能够使水体具备一定的流动性,但是占地面积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较低的循环水环道孵化缸。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水环道孵化缸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环道孵化缸包括第一孵化池和高于第一孵化池设置的第二孵化池,第二孵化池内中心位置设有一溢流筒,溢流筒外侧设有用于将鱼卵滤下并供循环水溢流排出的隔离网,第二孵化池内溢流筒外侧部分与第一孵化池之间设有供第一孵化池内的循环水进入第二孵化池的进水管路,溢流筒内侧部份与第一孵化池之间设有供第二孵化池内的循环水回流到第一孵化池中的出水管路。
5.有益效果:工作时第一孵化池中的循环水和鱼卵通过进水管路进入第二孵化池中,第二孵化池中的循环水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流动,鱼卵在第二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多余的循环水通过溢流筒排出,再通过出水管路回流到第一孵化池中。相比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较低。
6.进一步的,隔离网外侧的第二孵化池底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引导进水管路中的循环水水平射出的引流管,引流管包括一端连接进水管路出口的中心管,中心管侧壁上设有与中心管中心线呈相交设置的分支管。
7.进一步的,进水管路包括一进水主管路和多个在第二孵化池下方呈竖直设置的进水支管路,各引流管与各进水支管路一一对应。
8.进一步的,第二孵化池内溢流筒外侧部分通过一中间管路连接所述出水管路。
附图说明
9.图1为一种循环水环道孵化缸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1.图3为图1沿b-b截面的剖视图;
12.图4为图3中c处的放大图。
13.图中:100-第一孵化池、200-第二孵化池、210-溢流筒、220-隔离网、300-进水管路、310-进水主管路、320-进水支管路、400-出水管路、410-中间管路、500-引流管、510-中
心管、520-分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一种循环水环道孵化缸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第一孵化池100和高于第一孵化池100设置的第二孵化池200,第二孵化池200内中心位置设有一溢流筒210,溢流筒210外侧设有用于将鱼卵滤下并供循环水溢流排出的隔离网220。
16.第二孵化池200内溢流筒210外侧部分与第一孵化池100之间设有供第一孵化池100内的循环水进入第二孵化池200的进水管路300,溢流筒210内侧部份与第一孵化池100之间设有供第二孵化池200内的循环水回流到第一孵化池100中的出水管路400。
17.进水管路300包括一进水主管路310和多个在第二孵化池200下方呈竖直设置的进水支管路320。隔离网220外侧的第二孵化池200底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引导进水管路中的循环水水平射出的引流管500。
18.引流管500包括一端连接进水管路出口的中心管510,中心管510侧壁上设有与中心管510中心线呈相交设置的分支管520。各引流管500与各进水支管路320一一对应。第二孵化池200内溢流筒210外侧部分通过一中间管路410连接出水管路400。
19.工作时第一孵化池100中的循环水和鱼卵通过进水管路300进入第二孵化池200中,第二孵化池200中的循环水在各引流管500的引导下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流动,鱼卵在第二孵化池200中进行孵化,多余的循环水通过溢流筒210排出,再通过出水管路400回流到第一孵化池100中。相比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较低。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水环道孵化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孵化池和高于第一孵化池设置的第二孵化池,第二孵化池内中心位置设有一溢流筒,溢流筒外侧设有用于将鱼卵滤下并供循环水溢流排出的隔离网,第二孵化池内溢流筒外侧部分与第一孵化池之间设有供第一孵化池内的循环水进入第二孵化池的进水管路,溢流筒内侧部份与第一孵化池之间设有供第二孵化池内的循环水回流到第一孵化池中的出水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环道孵化缸,其特征在于:隔离网外侧的第二孵化池底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引导进水管路中的循环水水平射出的引流管,引流管包括一端连接进水管路出口的中心管,中心管侧壁上设有与中心管中心线呈相交设置的分支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环道孵化缸,其特征在于:进水管路包括一进水主管路和多个在第二孵化池下方呈竖直设置的进水支管路,各引流管与各进水支管路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环道孵化缸,其特征在于:第二孵化池内溢流筒外侧部分通过一中间管路连接所述出水管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水环道孵化缸,包括第一孵化池和高于第一孵化池设置的第二孵化池,第二孵化池内中心位置设有一溢流筒,溢流筒外侧设有用于将鱼卵滤下并供循环水溢流排出的隔离网,第二孵化池内溢流筒外侧部分与第一孵化池之间设有供第一孵化池内的循环水进入第二孵化池的进水管路,溢流筒内侧部份与第一孵化池之间设有供第二孵化池内的循环水回流到第一孵化池中的出水管路。工作时第一孵化池中的循环水和鱼卵通过进水管路进入第二孵化池中,第二孵化池中的循环水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流动,鱼卵在第二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多余的循环水通过溢流筒排出,再通过出水管路回流到第一孵化池中。相比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较低。用方便、制作成本较低。用方便、制作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和县云鲲生态鱼养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3
技术公布日:2022/10/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