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灌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30947发布日期:2022-12-21 00:56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滴灌软管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管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滴灌软管。


背景技术:

2.灌软管在农作物栽培中通常靠近作物根部安装在地面上,使软管内部流水通过软管外围形成的通水孔供应到地面。一般而言滴灌软管为了向地面连续点滴少量水,通水孔径极小,便于流水通过通水孔一滴一滴地均匀而缓慢地滴在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
3.现在大多滴灌设备都是输水软管上加滴水孔设计的结构。
4.上述结构中由于为了控制出水量,会减小滴水孔,由于浇灌的水中含有杂质,长时间沉积会导致滴水孔堵塞的问题。
5.现在尚没有一种具有防堵塞的滴灌软管。


技术实现要素:

6.本申请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7.为了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滴灌软管,包括:第一管道,下端设有第一安装孔,其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并且第一管道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一容腔;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外侧与第一管道内侧抵接,其圆周方向设有多个贯穿的第一通孔;过滤管,与第二管道抵接,且设于第二管道的内部,其圆周方向设有若干过滤微孔,用于过滤水中的砂土;排水柱,与第一管道安装孔抵接,其一端与第二管道外表面抵接;所述排水柱设有多个排水孔,其用于过滤后的水排出。
8.循环水经过过滤管的过滤后汇集到第二管道,再经过排水孔,如此排水孔可开得很小达到微灌的效果也不会堵塞。既节水又可靠。正常使用时,循环水流速大,处于湍流状态,如此杂质就不易在内壁沉积。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外侧与第一容腔抵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内部设有第二容腔,第二容腔为圆柱形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沿着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过滤管的外侧与第二容腔抵接。
11.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管设有输送孔,用于将水输送至第二管道上的第一通孔;所述输送孔呈水平方向延伸。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厚度比为3:1。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过滤管的厚度比为2:3。
14.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柱插入第一管道部分的长度与伸出第一管道部分的长度比1:2。
15.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柱的内孔直径为0.8-1.2mm。
1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防堵塞的滴灌软管。
附图说明
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18.另外,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19.在附图中:
20.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21.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主要示出了第一管道和排水柱的具体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100、滴灌软管;101、第一管道;101a、第一安装孔;101b、第一容腔;102、第二管道;102b、第二容腔;103、过滤管;103b、输送孔;104、排水柱;104a、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25.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27.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2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参照图1、图2,一种滴灌软管100,包括:第一管道101、过滤装置、排水柱104;
29.第一管道101的下端设有第一安装孔101a,其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并且第一管道101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一容腔101b;第一容腔101b为圆柱形的第一容腔101b。第一容腔101b与第一安装孔101a连通。
30.过滤装置包括第二管道102、过滤管103;
31.第二管道102的外侧与第一容腔101b抵接,第二管道102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贯穿的第一通孔;第二管道102内部设有第二容腔,第二容腔为圆柱形的第二容腔102b;第二容腔102b沿着第二管道102轴向贯通;第二管道102为骨架材料,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厚度比为3:1。
32.过滤管103与第二管道102抵接,且设于第二管道102的内部,其圆周方向设有若干过滤微孔,过滤微孔为发泡材料碾压后的缝隙,用于过滤水中的砂土;过滤管103的外侧与第二容腔102b抵接;过滤管103设有输送孔103b,用于将水经过过滤微孔输送至第二管道102上的第一通孔;输送孔103b沿过滤管103轴向贯通;过滤管103为发泡材料,并且经过碾压增加了发泡材料的透水性;第二管道与过滤管的厚度比为2:3。
33.排水柱104插入101a内,其侧壁与第一管道101的第一安装孔101a抵接并固定,其一端与第二管道102外表面抵接;排水柱104设有排水孔104a,其用于过滤水的排出,且设有多个排水柱104,排水柱104插入第一管道部分的长度与伸出第一管道部分的长度比1:2。排水柱104的内孔直径为0.8-1.2mm。
34.未处理的水流经过滤管103的输送孔103b,因为过滤管103上布满过滤微孔,过滤微孔为发泡材料碾压后的缝隙,用于阻挡砂石,通过过滤微孔对水流有过滤的效果,经过过滤的水流至第二管道102,会从第二管道102上的第一通孔流至第一管道101上,并且通过多排水柱104上的排水孔104a一滴一滴地均匀而缓慢地滴在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通过过滤管103到的设置对水中的砂石进行过滤,并且通过第二管道102缓流降低水的流速,从而达到微灌的效果也不会堵塞。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
3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滴灌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下端设有第一安装孔,其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并且第一管道轴向具有贯穿的第一容腔,第一容腔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由多孔的骨架材料制成的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外侧与第一管道内侧抵接;由pvc发泡材料制成的过滤管,与第二管道抵接,且设于第二管道的内部,其经过碾压处理在圆周方向形成若干过滤微孔,用于过滤水中的砂土;排水柱,与第一安装孔抵接,其一端与第二管道外表面抵接;所述排水柱设有排水孔,其用于过滤后的水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外侧与第一容腔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内部设有第二容腔,第二容腔为圆柱形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沿着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过滤管的外侧与第二容腔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设有输送孔,用于将水输送至第二管道;所述输送孔呈水平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厚度比为3: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过滤管的厚度比为2: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柱插入第一管道部分的长度与伸出第一管道部分的长度比1: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柱的内孔直径为0.8-1.2mm。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滴灌软管,其属于管道领域。一种滴灌软管,包括:第一管道,下端设有第一安装孔,其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并且第一管道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一容腔;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外侧与第一管道内侧抵接,其圆周方向设有多个贯穿的第一通孔;过滤管,与第二管道抵接,且设于第二管道的内部,其圆周方向设有若干过滤微孔,用于过滤水中的砂土;排水柱,与第一管道安装孔抵接,其一端与第二管道外表面抵接;所述排水柱设有多个排水孔,其用于过滤后的水排出。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防堵塞的滴灌软管。滴灌软管。滴灌软管。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浜 任洪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宏润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4
技术公布日:2022/12/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