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的大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2368发布日期:2022-12-07 04:2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的大棚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大棚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的大棚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对碳排放的重视,温室大棚生产中既能降低能源消耗又能增温保温就是摆在温室经营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一方面在源头控制温度,另一方面在保温过程降低温度损失的速度。因此特朗勃墙(蓄热石墙)这一利用阳光自然蓄热保温的技术就应用而生。蓄热石墙又称特朗勃墙,是吸收太阳能的“保温墙体”。但是,蓄热石墙进入农业领域后,不少农户面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筹莫展,因此在遵循施工工艺的同时,做好质量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的大棚结构,该结构有效地提高施工工效、控制施工质量,在保证工期和质量要求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的大棚结构,包括蓄热石墙和棚顶结构,所述蓄热石墙设置有若干组,若干蓄热石墙并排连接设置,作为大棚结构的竖直墙面,蓄热石墙顶部与棚顶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蓄热石墙面向赤道方向设置,所述蓄热石墙包括角钢笼和填充在角钢笼内的岩石所述岩石在角钢笼内紧密填充。
6.所述角钢笼底部固定设置有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底部固定设置有三七灰土基座。
7.所述角钢笼包括角钢和金属网片,所述角钢笼边缘框架由角钢焊接而成,所述金属网片焊接固定在角钢笼的外表面上。
8.所述金属网片的孔格为8cm*8cm,金属网片的丝径为4mm。
9.所述角钢笼侧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水平设置,加强筋两端与角钢焊接固定。
10.所述混凝土垫层厚200mm。
11.所述三七灰土基座厚200mm。
12.每组所述角钢笼长6000mm,高度为2000mm,厚度为500mm。
13.所述角钢采用50*50*4mm的镀锌钢筋。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5.温室大棚内蓄热石墙由于岩石治理紧密,具有很强的蓄热性能,白天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蓄积热能,晚上在太阳辐射消失后,逐渐释放出热能,另外,可以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至大棚地表,提高土壤温度,不仅对夜间最低温度有较大的提升,而且对全天的温度也有
较大的增温作用。加强筋提高了金属网片对岩石的约束力,蓄热石墙增温作用是依靠岩石内部蓄热,与传统多层覆盖膜是相比,节省了农膜材料的投入,而且不降低棚内的光照,有利于冬季作物的生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热石墙部分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角钢笼部分正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角钢笼部分俯视透视图;
20.图中:1为蓄热石墙、2为棚顶结构、3为角钢笼、4为混凝土垫层、5为三七灰土基座、6为岩石、7为角钢、8为金属网片、9为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的大棚结构,包括蓄热石墙1和棚顶结构2,蓄热石墙1设置有若干组,若干蓄热石墙1并排连接设置,作为大棚结构的竖直墙面,蓄热石墙1顶部与棚顶结构2固定连接,蓄热石墙1面向赤道方向设置,蓄热石墙1包括角钢笼3和填充在角钢笼3内的岩石6岩石6在角钢笼3内紧密填充。采暖的作用的同时,也可以满足承重的功能。为了使获得的太阳能最大化,墙的一侧往往面向赤道,使之能够在白天和冬季收集更多日照。不同的材料,尺寸,颜色和其他变化也可以影响蓄热石墙1的效率。
24.优选的,角钢笼3底部固定设置有混凝土垫层4,混凝土垫层4底部固定设置有三七灰土基座5。
25.优选的,角钢笼3包括角钢7和金属网片8,角钢笼3边缘框架由角钢7焊接而成,金属网片8焊接固定在角钢笼3的外表面上。
26.优选的,金属网片8的孔格为8cm*8cm,金属网片8的丝径为4mm。
27.优选的,角钢笼3侧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加强筋9,加强筋9水平设置,加强筋9两端与角钢7焊接固定。
28.优选的,混凝土垫层4厚200mm。
29.优选的,三七灰土基座5厚200mm。
30.优选的,每组角钢笼3长6000mm,高度为2000mm,厚度为500mm。
31.优选的,角钢7采用50*50*4mm的镀锌钢筋。
32.蓄热石墙1由于岩石6治理紧密,具有很强的蓄热性能,白天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蓄积热能,晚上在太阳辐射消失后,逐渐释放出热能,另外,可以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至大棚地表,提高土壤温度,不仅对夜间最低温度有较大的提升,而且对全天的温度也有较大的增
温作用。
33.上面仅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石墙(1)和棚顶结构(2),所述蓄热石墙(1)设置有若干组,若干蓄热石墙(1)并排连接设置,作为大棚结构的竖直墙面,蓄热石墙(1)顶部与棚顶结构(2)固定连接,所述蓄热石墙(1)包括角钢笼(3)和填充在角钢笼(3)内的岩石(6)所述岩石(6)在角钢笼(3)内紧密填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笼(3)底部固定设置有混凝土垫层(4),所述混凝土垫层(4)底部固定设置有三七灰土基座(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笼(3)包括角钢(7)和金属网片(8),所述角钢笼(3)边缘框架由角钢(7)焊接而成,所述金属网片(8)焊接固定在角钢笼(3)的外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片(8)的孔格为8cm*8cm,金属网片(8)的丝径为4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笼(3)侧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加强筋(9),所述加强筋(9)水平设置,加强筋(9)两端与角钢(7)焊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4)厚200m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七灰土基座(5)厚200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角钢笼(3)长6000mm,高度为2000mm,厚度为500mm。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的大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7)采用50*50*4mm的镀锌钢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大棚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的大棚结构。包括蓄热石墙和棚顶结构,所述蓄热石墙设置有若干组,若干蓄热石墙并排连接设置,作为大棚结构的竖直墙面,蓄热石墙顶部与棚顶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蓄热石墙面向赤道方向设置,所述蓄热石墙包括角钢笼和填充在角钢笼内的岩石所述岩石在角钢笼内紧密填充。蓄热石墙增温作用是依靠岩石内部蓄热,与传统多层覆盖膜是相比,节省了农膜材料的投入,而且不降低棚内的光照,有利于冬季作物的生长。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方面。要应用于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方面。要应用于提高温室增温保温效果方面。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华 顾必竖 王斌 许飞 郑文栋 冯毅 郑晓龙 崔聪 韩田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0
技术公布日:2022/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