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植被修复车

文档序号:35832882发布日期:2023-10-25 11:1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植被修复车

本技术属于种植车,具体涉及多功能植被修复车。


背景技术:

1、生态系统被破坏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需要通过保护现有植被、封山育林及营造人工林、灌、草植被,修复和重建被破坏的森林和其它自然生态系统,植被形成后具有保护表土、减少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功效,可大面积应用于矿山的复垦、重金属污染场地的植被与景观修复,进行自然生态系统和周围环境的保全,而且植物修复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我国北部地区干旱地区的植被修复,一般采用杨树作为修复树种,杨树具有耐干旱,生长迅速等特点,广泛种植。

2、现在我国个体种植及山林造树等方面主要依靠人工或植树机种植,人工种植需要多人配合或一人进行大量繁琐劳作、所需工具较多,存在不便于携带及运输、种植工序配合不同步,效率低等问题,而植树机是机械化植树的主要设备,多与拖拉机配套使用,主要适用于平原地区,但会破坏地表原有的植被,现有技术中也有生态植树机,对生态破坏较小,但其携带运输不方便,对于一些山林山地区域,少有适合的种植工具,因此山林树木的种植机械便成为了一种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多功能植被修复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植被修复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解决适合山林树木的种植机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植被修复车,包括供料车组件和挖坑器组件,可分别实现挖坑、回土、下苗和施肥;

3、所述挖坑器组件由横杆、弹土拉手、弹土拉线、挂钩、竖杆、弹簧、踏杆、手动退土手柄、弹土杆、环行铲组成,所述横杆固定在竖杆的顶端,方便对环行铲的下压,且环行铲固定在竖杆的底端,所述竖杆的内侧通过弹簧活动设置有弹土杆,弹土杆上移后会在弹簧的推动下复位,且弹土杆的底端延伸至环行铲内,下移复位后可实现回土,所述踏杆固定在竖杆的一侧,方便用脚将竖杆下压,所述挂钩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竖杆的一侧,并处于踏杆的上方,所述竖杆的一侧开设有侧缺口,供挂钩的底端旋入,所述挂钩的底端通过侧缺口旋入至竖杆的内侧,所述弹土杆的顶端表面设有倾斜面朝上的三角凸块,且三角凸块位置与挂钩的底端位置相对应,三角凸块用于弹土杆上移后的限位,所述横杆的一侧底部通过转轴和扭簧转动安装有弹土拉手,且弹土拉手与挂钩之间连接有弹土拉线,用于后续解除对弹土杆的限位;

4、所述供料车组件由供料车、车轮、施肥桶、落苗桶、料仓底板、施肥拉线、施肥挡板、落苗板、开口挡板、落苗拉线和落苗拉手组成,所述供料车的前端设有一体式的出苗端,用于出苗,且所述供料车的前端表面开设有与出苗端相通的前缺口,使得车内直苗可滑入出苗端,所述供料车的前端表面相对于前缺口的上方滑动设置有两个开合度可调的开口挡板,所述出苗端前端的底部表面开设有出料口,用于落苗,所述出苗端的底部表面相对于出料口的下方旋转安装有两个落苗板,后续可将落苗板旋转打开,实现络面,所述供料车的内侧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两个料仓底板,可将供料车内隔离为上下两层,所述料仓底板呈倾斜状,方便直条状树苗滚出至落苗板上,所述落苗拉手通过转轴和扭簧转动安装在横杆的另一侧底部,所述落苗拉手和落苗板之间通过落苗拉线连接,用于后续将落苗板下拉打开,所述落苗桶安装在出苗端的正下方,用于引导下苗,所述供料车的底部表面安装有施肥桶,用于施肥,且供料车的底端内壁开设有与施肥桶相通的底缺口,供肥料的流出,所述供料车的底端内壁相对于底缺口的上方通过转轴和扭簧转动安装有施肥挡板,所述施肥拉线的一端与施肥挡板连接,所述施肥拉线的另一端延伸至横杆上,可将施肥挡板拉开,实现肥料的下落;

5、所述横杆的两端表面均转动安装有侧连杆,且侧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供料车的表面,实现供料车组件和挖坑器组件之间的组装和拆分,二者可组合使用,也可单独将挖坑器组件拆下使用。

6、优选的,所述供料车的两侧表面均安装有车轮,且两个车轮对称设置,可以适应于各种地形地貌,所述供料车的底部表面对称固定有两个底块,且两个底块之间转动装设有底轴,所述底轴的两端分别贯穿至两个底块的外侧,所述车轮安装在底轴的端部。

7、优选的,所述竖杆的一侧表面对称固定有两个侧板,且两个侧板之间固定有内轴,所述挂钩的顶端嵌入至两个侧板之间,并转动套设在内轴上,保证挂钩可顺利侧旋。

8、优选的,所述开口挡板的表面开设有条形滑道,所述供料车的前端表面对称固定有两个螺杆,所述螺杆的前端通过条形滑道贯穿至开口挡板的前表面,所述螺杆的前端表面套设有螺纹圈,且螺纹圈与开口挡板紧贴,实现开口挡板上移后的限位,所述螺纹圈内壁的螺纹与螺杆表面的螺纹相匹配,所述螺纹圈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条形防滑槽,便于对螺纹圈的旋转拧动。

9、优选的,所述弹土杆的一侧表面固定有手动退土手柄,且手动退土手柄位于环行铲的上方,用于手动推土,所述竖杆的底端表面开设有条形缺口,且条形缺口与手动退土手柄相对应,确保手动退土手柄不影响弹土杆上移。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多功能植被修复车可由单人操作一次性完成挖坑、下苗、施肥、回土四个步骤,快捷、方便,改变了现有的杨树等树木人工植苗时步骤多,所需人工多,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的现状,且车轮采用了大直径宽胎面的车轮,使其可以适应于各种地形地貌,可在山林山地区域种植,机械小巧,可到达大型机械难以到达的地方,且可将挖坑器单独拆下使用,同时为纯机械装置,不用考虑能源问题。



技术特征:

1.多功能植被修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车组件和挖坑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植被修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车(17)的两侧表面均安装有车轮(21),且两个车轮(21)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植被修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车(17)的底部表面对称固定有两个底块,且两个底块之间转动装设有底轴,所述底轴的两端分别贯穿至两个底块的外侧,所述车轮(21)安装在底轴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植被修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5)的一侧表面对称固定有两个侧板,且两个侧板之间固定有内轴,所述挂钩(4)的顶端嵌入至两个侧板之间,并转动套设在内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植被修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挡板(13)的表面开设有条形滑道,所述供料车(17)的前端表面对称固定有两个螺杆,所述螺杆的前端通过条形滑道贯穿至开口挡板(13)的前表面,所述螺杆的前端表面套设有螺纹圈,且螺纹圈与开口挡板(13)紧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植被修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圈内壁的螺纹与螺杆表面的螺纹相匹配,所述螺纹圈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条形防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植被修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土杆(9)的一侧表面固定有手动退土手柄(8),且手动退土手柄(8)位于环行铲(10)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植被修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5)的底端表面开设有条形缺口,且条形缺口与手动退土手柄(8)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多功能植被修复车,包括供料车组件和挖坑器组件,可分别实现挖坑、回土、下苗和施肥;所述挖坑器组件由横杆、弹土拉手、弹土拉线、挂钩、竖杆、弹簧、踏杆、手动退土手柄、弹土杆、环行铲组成,所述横杆固定在竖杆的顶端,方便对环行铲的下压,且环行铲固定在竖杆的底端;本多功能植被修复车可由单人操作一次性完成挖坑、下苗、施肥、回土四个步骤,快捷、方便,改变了现有的杨树等树木人工植苗时步骤多,所需人工多,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的现状,且车轮采用了大直径宽胎面的车轮,使其可以适应于各种地形地貌,可在山林山地区域种植,机械小巧,可到达大型机械难以到达的地方。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哲,王禹程,张瑞,彭泽,李国栋,罗皓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